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北方各族,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族源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中着重探讨了华夏族与北方各族的关系:(一)史前时期北方各族与华夏的关系;(二)夏商周时期北方各族与华夏的关系;(三)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各族与华夏的关系;(四)秦汉时期北方各族与汉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元明时期是土司制度确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王朝政治和土司统治的双重体制下,广西各族民众起事具有反抗王朝封建统治和土司世袭统治的双重属性.各族民众持续不断的起义与反抗带来了双重后果:一方面,沉重打击了中央王朝和地方土司的统治,迫使王朝中央对其统治策略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另一方面,王朝中央与地方土司为镇压各族民众起事而实施剿杀政策,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各族民众持续不断的起义与反抗,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土司制度统治的根基,使得盛极一时的广西土司制度走向衰落,为清代在广西开展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工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魏晋十六国时期,位于西北边疆地区的河西走廊诸河流域水草丰美,又因其地当丝路孔道,成为汉、匈奴、鲜卑、氐、羌、粟特等从事农、牧、商业的各族民众生活的基本场所。他们在绿洲之上择善处而居,或城或坞,或穹庐草屋,甚或洞窟。但城、坞、穹庐的居住者已不再单一,仅凭居住形式的不同已很难区分居住者的身份,如城内居有胡汉各族官员,高大的穹庐内也可能居住各族酋豪或政府属佐,这是民族大融合时期民众生存空间中出现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4.
一、各族间的斗争与融合讲述"宋辽夏金元"这段历史,首先碰到的就是各族间相互斗争与融合这个问题.在中国历史上,这个时期,是两晋南北朝以后我国各族迁徙混合的另一个重要时期.除了汉族以外,当其他各族崛起的时候,恰好是经济制度向着封建社会转化的阶段,这个落后的初期封建制度,给他们带残暴的掠夺性,而私有制度的发展,往往又刺激他们的统治阶级,发动一连串疯狂的侵略性战争.因此这几百年来,汉族和北方各族之间,掀起了许多次大规模的部族战争,此伏彼起,继续不已.北宋建立之前,由于中国陷入分裂混乱的局面,那时契丹是亚洲东部最强大的国家.石敬瑭出卖了中国的燕云十六州,使契丹领土扩张至长城一线以南,敞开北  相似文献   

5.
我国历代的服饰丰富、绚烂、多样,是中华民族物质文化的宝贵遗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族服饰相互吸引,彼此交流,使之渐趋富丽多姿,甚受各族人民的崇爱。古代新疆同祖国内地的联系由来已久,新疆古代各族人民对祖国服饰文化的繁荣兴盛,作出了杰出贡献。本文试就先秦时期新疆境内流行的主要服饰及其族属进行一些考订,以期对于了解先秦时期新疆各族的物质文化生活和衣饰习俗有所助益。一、先秦时期新疆早期服饰从考古发掘的材料看,约在距今七、八千年前中石器时期晚期,新疆地区就有了人类的活动。他们分布在看天山南北、塔里木盆地周缘和罗布泊地域。那么这些远古居民凭借  相似文献   

6.
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先秦时期,云南的土著民族与氐羌、百越、百濮等民族群体相融合,云南多民族分布格局已见端倪。秦汉至唐宋时期,随着汉族的不断迁入及与云南各族的融合,云南多民族分布格局形成。元明清时期,大量的汉族人民进入云南,汉族即成为云南的多数民族,其他民族则成为少数民族,云南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分布格局形成,这对云南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云南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地形复杂,与其它地区交通联系不便.在各族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吐蕃时期青藏高原与域外的交通联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主要对近二十年来关于吐蕃时期高原交通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将其分为国内和域外两大部分分别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8.
乌江流域地域宽阔,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奠定了各族人民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乌江流域各族土民在历代土司的管理下积极地进行经济开发,推广农经作物,掌握和运用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民族地区和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其复合型经济形态以农耕生产为主,还有渔猎采集等其他经济活动.乌江流域土司时期的各族人民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各种生产经验和生存智慧,民间艺术种类繁多而技艺精湛,为土司时期文人文学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表现题材.  相似文献   

9.
十六国时期是我国民族融合的重要阶段。但传统观点认为这一时期民族矛盾尖锐、民族仇杀不断,是我国历史上异常黑暗的时期。本文认为,少数民族内迁并不是祸乱的根源。其间,所谓的民族矛盾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阶级矛盾;而民族仇杀也多是各族统治阶级为实现自己野心,人为造成的。正是这些野心家,给各族民众带来了苦难。在不断地冲突与整合中,民族界限逐渐消除,各族人民融入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中。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西藏统一战线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为爱国主义统一战线。20世纪80年代,西藏召开了两次工作座谈会,对西藏工作实行了特殊重要方针和政策措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加强对党外人士、爱国人士的合作及对国外藏胞的争归等工作,扩大了统一战线团结的范围,从而促进了各族各界人士投身改革开放与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一边疆各族之入塞魏晋时期,边疆各族,纷纷入塞,大量移居中原。其原因: (一)自战国秦汉以来,边疆各族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政治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经过两汉时期大漠南北与中原的统一,为北方各族南下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中原是当时经济、文化最先进的地区,吸引着我国北方各族。 (二)汉末魏晋之初中原汉族统治阶级的招引。因为自汉末以来,中原地区战乱频仍,人民大量死亡、流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诗》),土地荒芜,无人耕种达二十年之久。政府领户仅及汉代全盛时人口总数的七分之一。故中原汉  相似文献   

12.
两宋时期,西南彝族地区处于大理国政权统治范围。大理国政权与宋朝以及周边各族联系密切,它们之间的互动与联系,对西南彝族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探析了两宋与大理国之间的不同阶段的关系,并分析了其成因,同时对两宋与大理国的关系变迁对彝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培养各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在迎接建党90周年之际,新疆尉犁县第二中学德育处于6月16日~17日组织全校1400余名各族青少年观看红色电影《我的长征》《冲出亚马逊》。由于目前正值学生考前复习的紧张时期,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德育处采取分年级、分时间段的方  相似文献   

14.
槃瓠见疑     
自《山海经》郭璞注起,历代史籍都以神话形式把槃瓠当成一条真犬来描写,并煞有介事地赋予他以奇勋奇德,使南蛮各族(尤其是畲族)于汉至南北朝数百年间都先后奉之为图腾。这当然是南蛮各族当时还处于牧猎时期的需要,但流传这么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西藏民族大学引起强烈反响,极大地激发了全校各族干部、师生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调整结构、转型发展的工作热情与动力。在西藏民族大学继承传统、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再创辉煌的重要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入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建设高水平民族大学,注入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魏晋时期北方各族的融合是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今试加说明,以就教于读者和历史教师.一魏晋时期的北方各族,除汉族外,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鲜卑和乌桓等少数族.他们原来大都散居在我国传统疆域范围内的西北部和东北部边境,过着比较落后的游牧部落生活.秦汉以前,各少数族开始向着农业比较发送的祖国内地迁移.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皇权衰落,地主豪强拥兵自卫,各霸一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封建军事集团.他们之间连年混战,使原来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遭到严重的破坏.各地封建军阀为了弥补兵源的不足和劳动人手的  相似文献   

17.
孔子政治伦理思想即德(礼)治学说,是构成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对边疆民族羁縻政策的核心,是历代开明的统治者追求的境界和目标,又是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纽带。在云南,汉代即开始传入儒家思想,但各族对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宋、元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云南各族开始自觉地接受孔子思想,从而缩短了边疆与内地的距离,孔子德治思想能使封建王朝产生内聚力,使边疆各族产生向心力。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而且把全国各族各派人士凝聚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9.
新疆工学院创建于1953年。42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学院各族教职员工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一步一个脚印,使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一所门类比较齐全、初具规模的综合性工科高等院校。 在过去的岁月中,新疆工学院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了一万七千余名各族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第一代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地质、机械、电气、电力、建筑、化工、纺织等专业的毕业生,已成为新疆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和技术骨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针对新疆各族中学教师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新疆中学教师亚健康的现患率为69.57%.各族教师亚健康现患率依次为: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锡伯族.各族教师心理、躯体,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现患率均有不同.并根据教师健康情况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