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人们由于受教育年限和文化程度的不同,而出现文化素质的参差不齐。就人类整体而言,具有高等文化程度、具有中等文化程度、具有初等文化程度、很少有文化或没有文化的人是呈横断曲线分布的。我把很少有文化或没有文化的人群的存在称为人口文化素质的低谷现象。本文从人口文化素质低谷现象的现状出发,试图探寻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我区农民文化素质低,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是我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据自治区统计局1987年全区人口抽样调查材料,我区人口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56%,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19.7%,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8.57%,12岁及12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竟占35.41%。大批在乡的中学毕业生虽有文化,却不懂技术。1985年底统计,全区农业系统共有专业技术干部3610人,只占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的5.06%。到1986年底,全区  相似文献   

3.
人口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重要体现,文化素质是国际上常用来度量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人口文化素质是人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用科学的方法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通常用人口受教育程度来表征,主要指标有:人口的教育程度构成、在校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中小学入学率、文盲半文盲率、平均受教育年限、科技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足够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且需要大批中初级专门人才和亿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工人农民,没有一批高级尖端人才,我们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没有指望,同样没有亿万的思想和文化水平较高的劳动者,要实现四化也是不可能的。现在人们对缺乏高级人才比较焦急,可是对我国人民文化素质很低的现实,(据1957年人口调查,文盲半文盲的占在业人口28.26%,其中农业劳动者的文盲高达36.55%)却没有引起  相似文献   

5.
按照历史唯物论的观点,道德教育总是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从总体上讲,我国德育工作有着良好的社会条件。但是,并非所有的社会条件都是优越的。充分认识这些不利条件,对于了解德育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是有积极意义的。一国民文化素质的落后我国有11亿人口,其中8亿在农村。从总体上看,国民的文化素质是相当低的。据统计,目前世界上15岁以上的文盲有8.84亿人,其中我国占2.2亿。虽然旧文盲在不断扫除,但新文盲又在大量产生。从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看,要在全国真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较高比例的文盲和半文盲的社会状况,还将长  相似文献   

6.
人口文化素质,是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文化生活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它是由社会的文化、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状况决定的.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教育的发展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自建国以来,山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1982年与1964年相比,总人口增长了40.4%,有文化人口占总人口数由1964年的41.77%上升到1982年的68.74%,而文盲和半文盲由1964年的33.85%下降到1982年的18.06%.但是,应当看到目前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和文盲半文盲人口仍然占总人口  相似文献   

7.
我区开展农村妇女扫盲活动本报讯自治区妇联和教育厅去年底发出通知,要求全区各地、市、县在春节前后开展农村妇女“学文化、迎‘四大’扫盲竟赛活动”。我区目前妇女文化素质低的现象仍十分突出.全区1949年IC月1日后出生的人口中现有文盲16.9万,其中妇女文...  相似文献   

8.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下简称UNESCO)最近估计,世界15岁以上文肓达9.48亿,占成年人口的26.5%,其中近91%,即9.17亿在发展中国家,占这些国家成年人口的34.9%,这9.17亿文盲的大部分(7.05亿,占世界文盲总数的74.3%)集中分布在10个国家。按文盲绝对数排列是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日利亚、印尼、埃及、伊朗、苏丹、这10个国家文盲状况及变化,对世界人口文化程度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主要手段。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和科学技术的发达水平,而教育又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手段C由于我国是一个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只有提高了农村人口的素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标才有可能成为现实。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素质普遍低下,据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全国2.38亿文盲半文盲人口中有2.19亿在农村。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许多愚昧落后的东西不但没有扫除,而且还有蔓延之势。农村文化现代…  相似文献   

10.
一、我省文盲半文盲人口的现状 根据我省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我省的总人口为32882403人,6岁及6岁以上的人口为28319382人。其中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21863562人,它占全省总人口的66.49%,占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77.20%。这些数字表明:在全省总人口中,三分之一的人未达到小学文化程度;在6岁及6岁以上的应受教育人口中,五分之一的人未能完成或根本没有接受小学教育。  相似文献   

11.
保山地区统计处一九八七年对260户农民调查结果表明,文化水平高低与收入水平高低有直接联系:文盲或半文盲户人均年纯收入439元;小学程度户人均年纯收入为451元,比文盲或半文盲户多12元;初中文化程度户人均年纯收入1057元,比小学程度户多606元;高中文化程度户人均年纯收入1964元,比初中文化程度户多907元。保山市有一户人口3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2人,1987  相似文献   

12.
<正> 根据我们对全省28个市、县的2400农户连续五年的跟踪调查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户收入差距在拉大,文化素质低的农户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对2400个农户劳动力文化素质调查中,1987年家庭主要劳动力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含小学)的农户占28.5%。这部分农户自实行家庭承包以后,适应不了以户为单位发展商品生产,因此,家庭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其中家庭主要劳动力为文盲半文盲的农户实际收入水平在下降,他们与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户间的差距逐步拉大。1983年家庭主要劳力为文盲半文盲农户人均收入为371.89元,而主要劳力是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户人均收入为418.55  相似文献   

13.
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实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教育》2002,(25):3-5
年第期云南省位于祖国西南部,与老挝、越南、缅甸接壤,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边境线长4060公里,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全省人口428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6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4%。全省有8个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和自治州所辖县(市)78个。由于历史的原因,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表现为“四低四高”:即社会发育程度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程度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自然、半自然经济比重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比例高;人民生活水平低,贫困人口比重高。这种“四低四高”的特点,在我省边境和…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农业大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和教育的重点在农村。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口467亿,其中文盲和半文盲占225%,小学水平占451%,初中占2815%,高中仅为445%,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低,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中国农业进步发...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又给历史以巨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劳动力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与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比,仍然很不适应。 首先,从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壹结果来看,我国文盲、半文盲人数有1.8亿人。目前,全国还有2.6%的学龄儿童(248万人)没有入学。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现在我国总人口的文化结构仍然属于以低  相似文献   

16.
扫除青壮年文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两基”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因素,我国目前仍是世界上文盲人口大国。多年来,在历届政府的重视下,扫除文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文盲人口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据统计,全国15周岁以上人口中的文盲人数仍达1.45亿人,主要集中在边远地区、山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因此,扫盲及扫盲后继续教育的任务还很艰巨。在扫盲工作中,教材建设至关重要。原国家教委1992年在印发《扫盲教育教学大纲》和《实用语文》、《实用数学》教学大纲的同时,印发了《扫盲…  相似文献   

17.
凡是公民,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公民触犯刑律,在接受刑罚的过程中,有的重刑犯被剥夺了政治权利,当然就没有再享受教育的权利,对多数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服刑犯,从法律上讲,其受教育的权利并没有被剥夺,但实际上在高墙里服刑,这种权利已经不存在了。 从犯罪学的角度看,犯罪多发的人群与接受教育的程度是有直接关系的,特别是刑事案件,绝大多数罪犯不是文盲,就是接受正视教育很少,文化素质很低。从福建省监狱收押的人犯看,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3%;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这些人中,有…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所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大多在两省或数省交界的边缘山区,这些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贫困、文盲充斥。如1929年兴国县红色政权刚成立时,这个县的文盲竟达95%以上。在当时的苏区地方政府许多干部中,由于文化程度低,不理解上级命令和政策而贻误工作、贻误军情的屡有发生。这严重影响根据地的巩固和安全,制约苏区内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大力扫除文盲,发展教育事业,提高苏区干部群众的文化素质,就成为苏维埃政权的一件大事,成为和军事斗争、政治斗争、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科教兴农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口4.67亿,其中文盲和半文盲占22.5%,小学水平占45.1%,初中占28.15%,高中仅为4.45%,每万人中大学生只有0.87人。我国90%以上的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在初中和初中以下,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率只有35%左右。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低,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农业进步发展的需要。江总书记说:“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在人才。”而科教兴农,关键也在人才。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十分缺乏农业科技人才,许多农民还凭着传统的经验从事农业生产,而且这种传统经验对科技…  相似文献   

20.
人口的文化程度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人口质量的主要指标。随着扫盲工作和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人口文化程度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利用我国笫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及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我国人口的文化程度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文盲、半文盲人口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