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学自 1 750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 ,事实上只是一种以欧洲审美文化为依托的美学理论。尽管它有无可争辩的优点 ,但是由于它完全撇开了东方古老而灿烂的审美思想而无法使自身具有世界性的意义。著名美学家托马斯·门罗说过 :东方艺术包含了西方艺术所没有的重要价值 ,这就可能在东方美学中发现可适用于任何地方的艺术与审美经验的重要悟性。事实确实如此 ,东方美学与艺术是不同于西方美学与艺术的另一种美学理论和艺术形态。面对东方美学的神秘性、象征性、直觉体验性、强烈的主体性和“生命一体化”的生命观、诗性的理论形态等等特点 ,…  相似文献   

2.
东方美学和艺术是不同于西方美学和艺术的另一种美学体系和艺术形态。长期以来,我们以西方美学原理来阐释中国书法,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而以东方美学来观照中国书法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本文将中国书法置于东方美学的语境中,试图从中国书法的审美取向、书法的语言、书法创作、书法接受、书论的言说方式等入手,具体分析东方审美观和东方美学的象征性、强烈的主体性和情感性、直觉体验性、诗性的理论言说等特点在中国书法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与西方美学相比较,中国传统美学没有形成一套学科性的知识体系,而是以一种宽泛的审美文化形态而存在;与之相应,它的表述方式也不同于西方美学使用的概念清晰、逻辑严密的理论话语,而是以诗性话语为主。文化形态与诗性话语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两大特征,不仅具有突出的民族性,而且使审美认知与实际的艺术体验达到了高度吻合,对今天的文学艺术批评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东方审美思维是诗性的、想象的思维,与传统的西方美学所运用的理性的、逻辑的分析思维不同。东方民族的诗性的思维用想象的方式创造了大量的富有情感的意象,这些大量的意象经过大脑的分类和秩序化处理后,形成了"想象的类概念"。因此,东方艺术是意象性的艺术,东方的艺术理论是诗性的理论。东方意象艺术有三个特点:它是非理性的象征性艺术;东方艺术具有明确的非科学性;古代东方艺术所表现的时空观念是原始思维的诗性的时空观念,与西方科学的时空观制约下的艺术有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马尔库塞的艺术形式论是其美学思想的重要构成维度,它从"审美之维"与社会理性之维关系角度来审视艺术形式,把艺术形式视为艺术的政治、革命功能的实现介体,并揭示了艺术形式与作品内容、艺术形式与感性解放、艺术形式与美学规律的关系.这一艺术形式论以其自身鲜明特色而殊异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式理论和现代西方形式主义美学流派.  相似文献   

6.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几位重要代表人物关于艺术与现实命题的理论,上承西方传统美学,又有其别具一格的新意,这些理论在人类审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油画作为异质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传播与移植在与东方化的碰撞与冲突的同时,也开始经受中国传统化与民族审美心理的整合。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和整体地被评价的,否则就有可能失去其原有的价值或发生质的变化。中国油画如果脱离了中国化情境和民族审美心理,就只能永远步西方油画之后尘。确立中国传统化地位,深入研究与了解东西方艺术的本质特性,建立具有民族审美心理的美学思想体系,是中国油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8.
东西方绘画艺术具有不同的文化精神、不同的审美理念、不同的艺术形式,一句话它们是具有不同特质的“有意味的形式”。当代绘画艺术审美理念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向,面对西方美学体系采取“拿来主义”、立足本土学习东方的美学体系同样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体验,都是艺术家综合艺术思想知识体系的宝贵收藏。对比审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绘画艺术风格特征,力求创造“有意味的形式”特征的艺术“混血”个体。  相似文献   

9.
美国自然主义美学强调审美经验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在主张审美自律的西方现代美学占主潮的时期,它是被遮蔽的。新世纪西方美学出现了重新建构之势,而美国自然主义美学则成为了它们重要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0.
艺术自律是一个重要的现代美学理念,它是伴随着美学学科的出现而诞生的。从审美自律发展到艺术自律,艺术自律论经历了产生、发展、高峰的一系列过程,甚至一度成为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普遍准则,并对中国的当代艺术产生广泛影响。因此,对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东西方绘画艺术具有不同的文化精神、不同的审美理念、不同的艺术形式,一句话它们是具有不同特质的“有意味的形式”。当代绘画艺术审美理念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向,面对西方美学体系采取“拿来主义”、立足本土学习东方的美学体系同样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体验,都是艺术家综合艺术思想知识体系的宝贵收藏。对比审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绘画艺术风格特征,力求创造“有意味的形式”特征的艺术“混血”个体。  相似文献   

12.
杜威美学的重要贡献首先在于颠覆了西方美学传统,确立了审美经验在美学中的重要地位,重建了艺术与生活经验在美学上的深刻联系。他对日常生活经验中的审美特质的细致观察以及基于经验与自然的连续性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重新界定,对当代美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世界美学的当代转向可以追溯到杜威在1934年撰写的《艺术即经验》(亦译《作为经验的艺术》)一书。虽然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有不少缺陷,但它在很多情况下能更有效地解释当今的艺术实践,甚至能为文物保护、城市建筑设计和自然景观保护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大慧宗杲"看话禅"的美学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慧宗杲“看话禅”关于般若探究(审美探究)的禅学思想,是一反禅宗美学的传统观念而提出的新的主张与观点,为宋代禅宗美学乃至宋代美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就审美态度的美学理论而言,不仅中国传统美学几乎全是静观的学说,就是西方传统美学也仍然如是,而大慧宗杲“看话禅”则强调一种积极主动的审美探究。其审美态度以及对于般若意志与审美意志的强调与论述,对今天的审美活动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14.
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现代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审美和艺术的功利性、审美形式理论、新感性、艺术自律等观点拓展了现代美学的思维空间和发展前景 ,规范和引导了现代美学思潮的多元走向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画当中 ,花鸟画作为一个重要的画种 ,从古到今 ,在艺术方面有着独特魅力和民族审美特色。从花鸟画发展来看 ,早在夏、商、周时期开始 ,隋、唐、五代发展成一种独立的学科 ,到宋、元、明、清前后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历史。曾一度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一套完整的艺术体系 ,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她有着完全区别于西方绘画的美学观点、指导理论、审美情趣和表现手段 ,在世界艺坛上闪烁着奇异而奇目的光辉 ,形成我们民族绘画领域里特有的学科。在当今现代艺术绘画中 ,随着东方科学文化的发展 ,仍然朝着它的现代化样式转变。一我国花…  相似文献   

16.
在经典艺术中,艺术家和审美主体在从事审美活动时大都能保持一种不同于日常态度的审美态度,审美态度的核心就是要求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超越自我和实际功利而达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静观,审美态度这一学说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图,而最早用“态度”一词的是夏夫兹博里,之后康德,叔本华等人又对此作了详细的阐述,经布洛的系统解释,它便成了现代美学的支柱,我们可从西方传统美学及现代美学有关审美态度的理论中归纳出一些共性的东西,即审美态度是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的,不同于实践,理智,道德的一种态度,它的总体特征可用“超越性”来概括。  相似文献   

17.
审美人类学作为一门美学与人类学相交叉的学科,它的一个重要理论视点就是把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引入到美学研究中来,从而揭示出民族艺术内在的生存机制.民歌艺术是一种集中表征少数民族族群生存机制、审美经验和生存环境的主要艺术形式和传统民族艺术的重要形态,探析其在前工业社会的生存机制,这是审美人类学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叔本华美学思想的基础是他的"审美直观"理论,而其艺术思想是基于他的理性和审美直观学说之上的。在分析了叔本华"审美直观"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叔本华以"观审"说为基础的艺术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中的天才说,及其在西方艺术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泰戈尔审美理想的人文价值,是以美的象征显示人对世界的征服,从而在美的形式中去追求自由,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因此,就他的美学理论的科学意义而言,乃是印度民族创造世界性文化高峰的重要精神动力。它将作为东方文明新的精神瑰宝,沟通人类审美文化的联系,成为东西方精神文明交流与融会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内审美"是王建疆先生提出的美学新新概念,它吸纳了西方之精华,探究了心理现象的纵深领域;揉汇了东方之神韵,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