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逸  雷徽  徐贝 《文教资料》2020,(5):207-209
汉服融汇了中国特有的民族性、文化性、艺术性,是建设文化传承体系不容忽视的一环。小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阶段,开设汉服课程,可以使小学生初步掌握汉族传统服饰的含义与特点,重构民族传统文化,加强现代与过去的联结。如何合理设置汉服课堂则需要分析课程对象、教学环境、授课团体等诸多因素,在授课策略上应从课堂授课、课外实践两方面思考,构建高度规范性、系统性的汉服教育课程,探寻建设和弘扬以服饰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汉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能够在推动初中生文化自信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文化自信和汉服文化的浅析,认为将汉服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框架具有可行性,汉服文化是建立初中生文化自信的新平台。并提出了如何将汉服文化从课内及课外全方位的渗透进初中英语教学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汉服是对我国古代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总称。自2003年以来,汉服热在中国开始兴起。汉服作为一种古老文明的文化符号,其消失和重现隐含了服饰的话语权力与价值取向。汉服热的兴起体现了后殖民语境下本土民族意识的发现,也是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文化多元主义的直接呈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汉服社日渐出现在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汉服社在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学生参与率低、活动次数少等问题。通过开设汉文化必修课、对汉服社进行系统的教育等方式,可促进汉服社在当代高校的发展,同时也为复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5.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与华夏文明一样源远流长,承载着汉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通过阐述汉服的定义与特征,分析汉服的兴衰与现状,探讨汉服复兴的现象及积极意义,对汉服复兴的原因、思路和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旅游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传承而生产流通的物质类产品,如果在旅游线路和消费中能够很容易地被识别为地方的文化标志,那么它们就承担着旅游地物质文化传播载体的功能。促进南充市的旅游发展,需要有意识地借助汉服复兴的时尚潮流,发扬“中国绸都”的优势,促成汉服产业的形成,使旅游消费者建立“汉服一丝绸一中国绸都一南充”这样的思雏图式,提升旅游地的文化品格。汉服在南充旅游文化传播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如汉服的“丝绸”文化核心与质料的非统一性、推广汉服需培育和发展的二元消费市场、与其他旅游产品配套推出的市场布局以及经营模式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汉服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育人道理,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有重要作用,应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定的融合与应用。文章立足现实,分析了当前汉服文化发展现状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阐述了汉服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够促进汉服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同袍异路     
厉清雯 《大学生》2020,(2):30-30
16年过去,汉服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淘宝上,汉服销量持续走高;抖音上,穿汉服的网红视频不胜枚举;微博上,"汉服"超话论坛下更有三百多万的讨论和二十多亿的阅读。就连已经淡出的贴吧中,汉服吧仍保留百万关注和干万发帖。汉服更是走出国门,在南苏丹联合国曰庆祝活动中,中国维和女兵身穿汉服表演古典舞蹈《礼仪之邦》惊艳全场。  相似文献   

9.
肖寒 《广西教育》2022,(5):108-110+115
本文探讨汉服文化元素融入中职服装专业课程的现实意义,指出将汉服文化充分融入新时代中等职业服装专业课程建设过程,有利于提升服装专业教育教学的吸引力与实效性,提出学校可通过加强教学研究、加大教育培训、注重教学设计、开展主题活动、健全考核评价等,将汉服文化元素有效融入中职服装专业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10,(1):6-6
一些中,小学校为了追求背诵古诗词的效果,要求学生穿上汉服一类的古装。作家王蒙近日讲这样的做法是“有点走火入魔”。  相似文献   

11.
在简要阐述中国钢琴艺术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钢琴作品创作、中国钢琴曲演奏及教学的相互联系和地位,归纳总结了由此所延伸出来的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的研究,进而揭示当代中国钢琴艺术研究的概况和成果,并结合个人观点阐述了今后中国钢琴艺术研究领域有可能涉及和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意识形态,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中国“软实力”的视角,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软实力”的地位、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提高中国“软实力”意义、以提高中国“软实力”为目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途径等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为线索,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通过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比较分析,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丰富发展了的、被实践检验正确的、形成体系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成熟和理论自觉,内在地体现出中圆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和共同实践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单具有名称、概念的性质、属性,而且更加彰显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职教育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我国的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其某些发展环节仍很薄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探讨了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保障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的国际形象得到提高、大国地位得到全面重塑,具体表现在:中国战场的突出贡献和中华民族的巨大牺牲为中国大国地位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使中国成为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中国的大国地位开始转机;跻身世界“四强”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集中表现,标志着中国大国地位的正式确立;国共两党都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当然,中国大国地位在重塑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重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家利益是驱动中国对外关系最基本的因素,也是中国外交关系研究中的核心命题,如何解读中国国家利益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学者争论的焦点。从理论上阐释中国国家利益内涵、属性以及国际关系中实现的三分性,对中国在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活动中,坚持国家利益三分性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石油进口大幅增加。从目前中国原油进口的主要来源来看.中国石油进口过于依赖中东和非洲的状况依然存在.多元化战略还任重道远。从进口石油的运输方式来看.过分依赖单一的海上运输路线.使得中国石油进口安全的脆弱性凸现。  相似文献   

18.
入世:中国远程教育路在何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何认清中国远程教育的现状,了解中国与发达国家在远程教育方面存在的差距,明确入世后给中国远程教育带来的影响,这是中国远程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也是制订中国远程教育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战略要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远程教育的实际而定。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中国农村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为中国农村改革提供了正确的路线保证,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农村改革揭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即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为中国农村找到了基本的依靠力量,即强调了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愈益显示出鲜明的特色。以2008年复杂经济形势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转变,对于克服当前的经济困难和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