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并分析了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90例,其中包括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34例,了解胺碘酮治疗本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胺碘酮150mg溶于5%葡萄糖20ml中,于10min内缓慢静脉推注,首剂后15-20min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再给予75-150mg静注,继之以0.5-3mg/min持续静脉滴注24h(24h总量少于1500mg)。结果:60例患者中有49例转复为窦性心律,有效率81.7%,心功能平均提高(1.6±0.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无1例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结论:静脉用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3.
对房颤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洋地黄是首选药物。但单用洋地黄对部分患者的心室率控制并不满意,因此我们以胺碘酮与地高辛联用治疗房颤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病例选择 房颤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40-49岁9例,50-59岁11例,60-65岁3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扩张型心肌病9例,冠心病8例,风湿性瓣膜病6例。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入院后均给予利  相似文献   

4.
胺碘酮作为一种高效、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 ,自六十年代问世后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由于其半衰期长、排泄缓慢 ,长期使用毒副反应大 ,临床应用受到较大限制。近年来 ,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 ,毒副反应轻微 ,患者耐受性良好 ,其应用重新受到重视[1] 。本文就胺碘酮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 小剂量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1]对 5 2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经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 ,用小剂量胺碘酮口服治疗结果显示 ,平均 5~ 7d起效 ,2周有效率达 84 .6 % ,1个月有效率为 86 .5 %。治疗 2周后 ,QT间期明显延长 ,QT离散度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5.
胺碘酮又名乙胺碘呋酮(Amiodarone),原为抗心绞痛药物,近十余年来,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它对多种快速型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有确切疗效,但就其二者疗效对比国内外各文献报导不一,现就近年来,经本院治疗的51例心律失常患者,服用胺碘酮后的临床效果,将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用药疗效作一对比总结。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8.1~2000.3月使用日本产Olympus P-20型纤维胆道镜做术中检查58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性14例,女性44例。其中<30岁5例,31~40岁3例,41~50岁7例,51~60岁15例,61~70岁25例,>71岁3例。 2 术中胆道镜检结果  相似文献   

7.
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的急症。不明病因而漏诊误治会带来不良后果。现就我科1986~1987年期间住院的小儿惊厥100例分析如下。一般资料一、男女比例:本组100例中男62例,女38例,男女之比为1.67:1。患儿居住区:城市40例,其中高热惊厥20例,低血钙16例;农村60例,其中低血钙33例,高热惊厥20例。惊厥首发年龄:新生儿8例,1个月~6个月36例,6个月~3岁37例,3岁~7岁18例,7岁1例。病因的年龄分布:低血钙:新生儿期~6个月35例,6个月~12个月14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阵发性房颤发生机制及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作用机理。方法 :利用食道心房调搏测定心房参数 ,观察阵发性房颤患者服用胺碘酮 ,心房有效不应期 (ERPA)及心房相对不应期 (RRPA)用药前后变化。结果 :阵发房颤 36例 ,服用胺碘酮后显效 2 3例 ,有效 7例 ,显效 6例 ,显效组与有效组ERPA无显著差异P >0 .0 5 ,两组与无效组ERPA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RRPA变化三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ERPA缩短是发生阵发性房颤的基础 ,胺碘酮有效控制阵发性房颤作用机理之一是延长ERPA ,胺碘酮无明显缩短RRPA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 0~10岁:被迫学习各项课外技能,不断考级,多数是为了父母的面子和期望; 10~20岁:死啃如山的书籍,应付如海的考试; 20~30岁:到处投简历,着急自己找不到工作; 30~40岁:成为房奴、车奴; 40~50岁:为孩子的未来操心,省吃俭用,努力存钱; 50~60岁:终于有了自己的生活,却发现马上要退休,又开始担忧退休后怎么办; 60~70岁:花费大部分精力养生,却发现还要养孙子; 70~80岁:终于安定下来度晚年:  相似文献   

10.
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充血心力衰竭在不断探索中,我们通过对照观察胺碘酮治疗50例严重充血性心衰的情况。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和分组 1995年1月-1997年6月住院心衰患者62例,年龄45-94岁,心功能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心功能Ⅱ—Ⅳ级且同时有心脏扩大或射血分数<0.35的病人做为观察对象。有甲状腺机能低下,严重并发症,瓣膜性心脏病、肥厚或梗阻性心肌病、心绞痛、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者除外。入选对象随机分为两组、32例口服胺碘酮治疗,其余30例做为对照。  相似文献   

11.
我院从1996年以来,采用雾化吸入以及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炎128例,与常规西药组对照,疗效满意,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病例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儿共23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28例,男63例,女65例;年龄≤3岁30例,7岁98例;病程1~3d27例,3~6d51例;体温≥38.5℃105例,37.5℃~38.4℃23例;咽部疱疹为主88例,疱疹溃疡并见40例,对照组110例,男60例,女50例;年龄≤3岁35例,>3岁75例;病程1~3d68例,3~6d42例;体温≥38.5℃96例,37.5℃~38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8.6~11月开展依托咪酯、芬太尼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16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60例受术者均无高血压病、心脏病、癫痫及过敏等病史。年龄18~42岁,24~28岁为多数。体重40~80Kg,50~60Kg为多。妊娠40~59d86例;60~79d58例;80~100d16例。人流次数,最多者4次4例;3次20例;2次56例。经产妇80例。1.2 方法术前禁食水6h,上手术台后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先静注芬太尼0.05mg~0.1mg,之后缓慢静注依托咪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上治疗急性心梗并室性心律失常,其在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聚集及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76年1月至1984年12月应用引线扩张的方法治疗食管烧伤后狭窄20例,均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本组20例,男7例、女13例,年令:10岁以下2例、11~20岁3例、21~30岁9例、31~40岁3例、41~50岁2例、50岁以上的1例。除1例盐酸烧伤外均为火碱烧伤。有意口服的11例、误服的9例。绝大部分伤后不能进食,但6~7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通过电镜和酶的组织化学等研究,发现胆汁淤滞型肝炎是肝细胞器一胆汁分泌器的代谢性损害,并证明原发损害在微胆管及其附近,是一种肝内胆汁淤滞症。由于临床表现酷似阻塞性黄疸,故易误诊。本文将我院收治的42例淤胆型肝炎进行探讨。一、一般资料:我科从1978~198(?)年底共收治急性黄疸型肝炎1182例,其中确诊为淤胆型肝炎42例占3.72%。经治疗全愈。42例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小于20岁2例、20~40岁14例,41~50岁12例、51~60岁12例、大于60岁2例。二、诊断依据:1、以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病,但自觉症状较轻,黄疸进行性加深且持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1988~1998年,共收治原发性腹膜炎80例,其中成年妇女76例(95%),误诊48例(63.2%),误诊手术46例(60.5%).其发病率高、误诊误治率较高,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15岁,年龄分布:<20岁6例,21~40岁56例,41~60岁10例,>61岁4例。已婚64例,未婚12例中5例有性生活史。28例明确诊断,48例误诊病例中,误诊为急性附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近年来,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收治慢性肾炎3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年龄与性别:男24例,女8例,20岁以下4例,21~30岁14例,31~40岁11例,40岁以上3例。职业:干部10例,工人18例,学生4例。  相似文献   

18.
膀胱破裂约占泌尿系损伤的11%,若能及时诊断,均可痊愈;反之,延误治疗,导致膀胱周围感染和腹膜炎的发生,死亡率明显增高。我院自1980—1998年共收治膀胱破裂13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中,男10例,女3例;20-40岁9例,41-60岁3例,61岁以上1例。平均36.8岁。1.2 破裂原因:车祸伤7例,坠落伤4例,刀扎  相似文献   

19.
从1991年至今,我科共收治脑囊虫病人40例,均采用吡喹酮,丙硫咪唑联合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20—56岁,病程1—15岁; 临床表现:有癫痫病史15例(38%);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36例(90%).其中5例伴皮肤囊虫结节,12例有食米猪肉史。  相似文献   

20.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V)是眼科常见的感染性眼病,因其反复发作,病情迁延,治疗困难,是目前发病率和致盲率很高的角膜病。本院1993.10~1999.10月住院治疗52例(56只眼)HSV,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5例,女17例;右眼27例,左眼21例,双眼4例,10~20岁的5例,21~30岁的19例,31~40岁的17例,41~50岁6例,51~60岁5例,平均年龄35.6岁。1.2 发病诱因感冒发热29例,紫外线照射3例,情绪激动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