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它规定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达到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的要求。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要使学生有兴趣进行课外阅读,并逐步养成读书的习惯,教师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从注重阅读个性,留足阅读空间,扩大阅读范围几方面入手去创设学生喜爱阅读的氛围;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以巩固和延展阅读成果,从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4.
多元智能理论为开发、光大每个孩子的智能特长提供了依据,而"主题性阅读"则以阅读的方式将这种理论演绎成真实的校园风景.建设北大街小学的"主题性阅读"活动,根据学生的智能特长,选择阅读的主题,进行指向性阅读,学生通过读书以及参加系列读书延伸活动.将自己的特长智能打造的更加出色."主题性阅读"和系列读书所创设的读书氛围使学生爱上阅读,从而将阅读欣然悦纳为自己美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快乐读书屋"是围绕主题单元设计的独立或半独立的阅读园地,是对主体课文的补充、丰富和拓展.近年来,我利用"快乐读书屋"引领学生快乐阅读,使学生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其中“阅读期待”为以往教学未曾涉及的新概念。这就需要教师予以关注并加以研究。一、“阅读期待”的内涵及特征所谓“阅读期待”,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就已存在的追求知识的愿望。具有积极的“阅读期待”的学生,读书往往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并能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缺少积极的“阅读期待”的学生,则表现为读书被动,视读书为负担、任务,思维受抑制,一般不…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自主学习体  相似文献   

8.
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热爱读书,便会感到读书不苦,其乐无穷.书香不仅要弥漫在孩子们的心里,更要弥漫在整个校园,让书香在校园里慢慢地充盈开来……让这样的理念指引我们将"悦"读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9.
"快乐读书吧"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特别编写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目的是让"读书为要"的理念深入人心,确保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落到实处,从而为学生的大量阅读和高质量阅读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不能说我们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训练没有下功夫,但现在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经过了非常严格而且密集的"高考阅读模拟训练",但相当多的高中毕业生进了大学或走入社会却不会读书,甚至根本没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是中学阅读教学的最大失败!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每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或按"考点"对学生进行各种阅读模拟训练时,阅读过程中应有的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却消失了--一句话,作为阅读主体的"人"失落了!  相似文献   

1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青少年精神空虚就是缺乏真正的阅读,这种阅读应当占据人的整个理智和心灵,引起人的灵魂的复杂性,迫使他去考虑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书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书香渗入到学生的言谈举止中去。  相似文献   

12.
自能读书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 ,灵活而有效地选择各种阅读方法 ,从而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能力、目标、任务等以及对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自能读书的关键是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四环节教学方法是 :一、传授必要阅读方法的知识。二、进行自我诊断、制订阅读治疗方案。三、交流认知体验 ,发挥“范型”作用。四、广泛阅读、大量实践、扩大认知领域。  相似文献   

13.
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及阅读习惯如何培养?当然要靠读书训练.通过阅读实践来学会阅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必由途径.所以大纲又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但是,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还严重地存在着"内容分析多,读书训练少"的问题.老师们教一篇课文,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思想内容、疏通故事情节上.  相似文献   

14.
一、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已被教师接受,我以为"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不能为读书而读书,使读停留在读通、读懂的表面层次上,而要扎扎实实地落实读,注重读的实效性.落实"读"要做到"三要",要有目的性、层次性,要有教师的指导,要积累并内化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讲、学生答”为主线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基本销声匿迹,但以“教师问,学生答”为主线,一问一答教学模式还占相当大的空间,尤其是在农村。这种教学模式,看似课堂活跃,但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何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学习、探讨、交流、实践,达到“多读书、读好书、能读书”的目的?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始终定位在“点拨”上,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最大限度地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要充分地给学生读书、思考、质疑、查阅、交流、评价、演练等七种机会。一、读书的机会 阅读,是对知识信息的吸收过程。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读书、读好书,以便获得最佳的阅读效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不仅关系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认识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实验,就是要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挣脱"先识字,后读书"的束缚,重视发展儿童语言,充分调动儿童阅读的积极性,满足他们对阅读、写作的渴求。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即他的阅读史。在人类的智慧长河中,唯有书籍,千年如斯地载人悠游,上下求索。历史的伟大经验创始于实践,浓缩于书中,阅读的心情、态度,要来自读者。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但是当前农村小学师生阅读意识淡薄,学生的课外时间缺失,缺少活动引领,情况不容乐观。文章介绍了农村小学阅读的现状及对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从方法到范围再到视野,综合起来,都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要求。那么,对已经有了一定阅读能力基础的小学高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想要达成这个阅读总量,就要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想要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从第一学段开始抓起。在第一学段教学中,可以借助讲故事诱导学生多读书,读书交流引导学生多读书,开展比赛促进学生多读书,做游戏激励学生多读书,家长督促学生多读书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读书,确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