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材特点 本章共三节。第一节“电流强度’主要讲述电流强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第二节“电流表”主要介绍电流表的表头、符号和使用方法;第三节“实验:用电流表测电流”,让学生实际练习使用电流表,学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大小。与原教材相比,本章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第三章 声现象 1 教材特点 本章是新增的内容.全章共有“声音的发生和传播”、“音调、响度和音色”、“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三节.第一节是本章的重点,讲述声音的发生、声音靠物质传播、声速、回声.第二、三节为介绍性内容,第二节讲述乐音的三个特征,第三节讲述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常识.  相似文献   

3.
第三章 光的反射 1 教材特点 本章共四节.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第二节“光的反射”;第三节“平面镜”;第四节“球面镜”为选学内容。 与现行教材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将光源作为本章前言,并用一幅图5—1介绍人造光源的发展历史,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第十章 生活用电 1 教材特点 本章共三节。第一节家庭电路;第二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三节安全用电。与原教材相比,本章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1 教材特点 本章共三节。第一节“电压”主要讲述电压的概念、单位;第二节“电压表”主要讲述电压表的作用、符号、表盘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第三节“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让学生练习使用电压表,学会测串并联电路的电压。  相似文献   

6.
第十三章 简单机械 1 教材特点 本章共四节,第一节杠杆:内容包括什么是杠杆,用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二节杠杆的应用,着重分析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的特点及应用。第三节滑轮,研究定、动滑轮的特点,分析滑轮的实质是杠杆的变形,并介绍滑轮组,第四节轮轴为选学内容。与原教材相比,本章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1 教材特点 本章共六节,第一节电功;第二节电功率;第三节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第四节关于电功率的计算;第五节焦耳定律;第六节电热的作用。与现行教材相比,本章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1 教材特点 本章共五节。第一节,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第二节,欧姆定律;第三节,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第四节,电阻的串联;第五节,电阻的并联;与原教材有关内容相比,本章具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1 教材特点 本章共四节。第一节、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第二节、变阻器;第三节、半导体为选学内容;第四节、超导体为选学内容。与原教材有关内容相比,本章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0.
第十一章 电和磁(一) 1教材特点:本章共六节,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第二节磁场和磁感线,第三节电流的磁场,  相似文献   

11.
第七章 质量和密度 1 教材特点 本章讲述质量和密度两个重要物理量.第一节介绍质量.第二节做“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质量”的实验.第三、四、五节是“密度”、“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密度知识的应用”.和原教材相应部分比较,本章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一、第十二章概述第十二章可以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节,分别介绍重力、弹力、摩擦力;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节,分别介绍杠杆和其他简单机械。本章教材的编排与老教材及原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相比,显著的特点是凸显了“科学探究”。教材每节都设计了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从  相似文献   

13.
华东地区初中物理教材编写协作组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试用教材《物理》(第二版)第一册中第11章第4节是“大气压强’,通过这一节的教学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大气压强是存在的,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掌握托里拆利实验、掌握1标准大气压强的值,掌握大气压强和高度及天气的简单关系、了解气压计的结构和原理,下边谈谈我对教好“大气压强”这一节内容的看法,供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 2 0 0 1年 3月第一版 )第一册第1 6 4面“大气压的变化”一节中 ,关于大气压随高度变化是这样叙述的 :“离地面越高的地方 ,空气越稀薄 ,那里的大气压强越小”,笔者认为这句话值得商榷 .教材中的表述除了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减小之外 ,还表明了这样一种因果关系 :离地面越高大气压越小 ,原因是因为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 .如果把原话稍做修改 ,则因果关系更加明显 :离地面越高的地方 ,因为空气越稀薄 ,所以那里的大气压强越小 .实际教学中 ,不少学生也都存在这样的认识 .那么 ,这种认识…  相似文献   

15.
设计思想“大气的压强”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之后 ,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 .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 ,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要求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 ,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 .由于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已知道压强以及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第二章 分子运动论内能 1 教材特点 本章共八节。第一节介绍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第二节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内部结构为选学内容。第三节内能提出内能的概念,讨论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第四节做功和内能的改变,第五节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热量,讲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及热量的定义。第六节比热容。第七节热量的计算。第八节能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7.
第四章 电路 1 教材特点 本章共七节。前四节为第一单元,介绍摩擦起电和电流;后三节为第二单元,介绍电路、电路图及其电路的连接。全章体系为电荷→电荷的流动(电流)→电路(电路图)及电路连接。与原教材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摩擦起电的基础上,给出了电量的概念和电量的单位;用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观察验电器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推知电荷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再从小灯泡、开关、电池串联的电路可产生持续电流,引出电源、电流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教材:人教版物理第一册课型:大气压测量探究课一、课程浅析“大气压的测量”是教学难点,教材以托里拆利实验展示给学生,由于水银有毒,只能用课件讲解.学生的经验甚少,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复习本章时,安排了这节探究课.二、学生学情分析通过本章学习,学生知道了不能直接利用P=FS和p=ρgh测定大气压,而托里拆利实验是让某一段液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进而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计算大气压的大小,但是学生对此的直接经验甚少.为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从生活中的器具寻找…  相似文献   

19.
人类生活在大气海洋的“洋底”,象深海动物适应海水压强一样,我们已经适应了大气压强.人类离不开大气压强,并且依靠大气压生存.下面介绍几个具体实例。1.呼吸与大气压我们在吸气时,胸腔和腹腔间的横膈肌肉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强变小,于是外界空气就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吸入体内.呼气时,情况正好相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体压强变大,由于比外界大气压高,气体就被呼出体外.可以说,没有大气压我们连最基本的呼吸都不能进行.  相似文献   

20.
高中一年级第六章分子运动论热和功一、概述本章在原教材中为上册第八章,与原教材比较,只是删去了原教材练习四的第(2)题和习题的第(4)题,这两道计算题都涉及热功当量的数值,现在,按国际单位制,热量和功的单位统一用焦耳,一般不再用卡为热量单位,没有必要强化热功当量的具体数值。本章内容包括两部分,一、三节介绍分子运动论、统计规律等统计力学的一些粗浅知识,四、七节介绍内能、功、热量概念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等热力学的一些初步知识,这些知识虽然是初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