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话是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师是阅读教学活动的关键角色,应为阅读教学创设合理的情境。这是实现阅读课堂深层次对话,达到个性化鉴赏目的的重要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课文本身、问题设计、活动组织等几个方面着手,创设阅读对话情境,使学生深入文本、感悟文本。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是语文教学的新理念。阅读教学之重要,是广大教师的共识。作为语文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怎样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平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阅读中释放出个性灵动的真情对话?笔者认为,阅读是情感的有效载体,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3.
马玉靖 《宁夏教育》2012,(Z1):114-115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过程是一个探究与创新、共享与合作的过程,是一个激活师生个体生命、实现师生个体生命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亲  相似文献   

4.
蔡春 《学语文》2013,(2):33-34
阅读教学不仅是一种"告诉",而应当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以及作者之间进行反复、深层次"对话"的过程。"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对文本知识的加工、活化至关重要,因为文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情境存在一定距离,学生难以走进文本、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5.
正走进文本是指引领学生潜心会文,融入文本,与文本零距离对话;走出文本是指依据文本,提供学生语文实践的机缘,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如何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走出文本呢?一、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文本特点,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情  相似文献   

6.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引导学生品味文字,走进文本是语文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和解读,要和学生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与文本进行对话.在指导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的前提下,通过引导,使学生轻松走进文本,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借助情境教学能够调节课堂气氛,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背景情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链接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借助绘画情境,引领学生触摸文本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是读者与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根本。所以,课堂应该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为学生搭建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平台,让学生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呢...  相似文献   

10.
梁家玲 《广西教育》2023,(5):118-120+127
本文以《项脊轩志》教学为例,论述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创设情境助推文本细读,指出教师可通过创设“特写镜头”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情境、创设“古今对话”情境等,引导学生抚触文章的悲喜文脉、细探作者的坚忍情志、践行振兴家国的使命,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构筑有效的对话平台,形成有效的对话机制,让学生真正做到"潜心会文",才会使学生在对话性的言语实践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一、创设情境,在对话中走进文本1.创设探究情境,形成阅读期待。一位老师教学《小露珠》时,  相似文献   

12.
文本对话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充分与文本对话,可以让学生深度地接触文本,体悟文本,有效实现与文本的情感交流,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增强情操和趣味陶冶。在此,本文从设置悬念、创设情境、师生互动和自主质疑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此来实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文章结合阅读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更新阅读教学理念、创设阅读情境、注重语言积累等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针对本篇课文的特点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本设计重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担当角色、体验角色,带领学生从理解文本到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到最后寓意的阐述一气呵成,让学生的表达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针对本篇课文的特点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本设计重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担当角色、体验角色,带领学生从理解文本到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到最后寓意的阐述一气呵成,让学生的表达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6.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教师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的交流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过程,学生与学生之间围绕文本的互动对话过程,学生与文本、作者促膝谈心的对话过程。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关键是如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17.
寸芳芳 《陕西教育》2004,(12):40-40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心灵上的碰撞,通过文本、学生、师生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发现世界、发现自我、相互发现的目的。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这个对话过程中来呢?我认为应该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和热情,让学生在不断地倾听与言说中学会阅读,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创设情境、有效提问、巧用评价及读练结合等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9.
周晓英 《快乐阅读》2013,(11):25-2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创设情境、有效提问、巧用评价及读练结合等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思路,而在“多重对话”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对话的前提,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我们应抓住这一关键,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