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现在小语界很重视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以课本为范例,进行课堂练笔。这种读写结合意识是好的,但是,蹩脚的练笔,常常像强行锲入的"钉子",让练笔显得牵强附会。我们应冷静审视目前课堂上的"练笔热"。一、对语文教学"练笔热"的反思1.脱离语境的"假练笔"。课堂练笔是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有些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的过程中,要么没有引领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要么没有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就让学生下  相似文献   

2.
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读写结合已成为共识。在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课堂练笔的形式,引导学生融入文本积极思考,搭建文本和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之间的桥,鼓励学生将  相似文献   

3.
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读写结合已成为共识。在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课堂练笔的形式,引导学生融入文本积极思考,搭建文本和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之间的"桥",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提出:“课内书面作业不少于8分钟。”“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感悟表达方法,经常随机地进行读写结合练习。”而小练笔是课堂读写结合练习最有效的方式。在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练笔的资源,教师应充分重视并挖掘教材文本资源,提高课堂小练笔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提出“:课内书面作业不少于8分钟。“”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感悟表达方法,经常随机地进行读写结合练习。”而小练笔是课堂读写结合练习最有效的方式。在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练笔的资源,教师应充分重视并挖掘教材文本资源,提高课堂小练笔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课堂随文练笔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化文本语言的好方法,也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为广大教师接受并采用。做好课堂练笔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  相似文献   

7.
<正>"随文练笔"作为新课程实施以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对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抒发个人的感受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很有帮助的。反思当下语文课堂的随文练笔,尽管语言训练点的捕捉与铺设表现形式多样,但很多时候并没有与文本内容、与文本语境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随文练笔已然成为与文本语境表达割裂,与文本言语表达失去关联的"另起炉灶"。再者,教师对于练笔的评价往往着眼于思想是否健康、审美是否有品位、语句是  相似文献   

8.
陆阳 《教师》2011,(9):18-18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巧妙利用文本的各种空白点要求学生写作的方式就是“随文练笔”。进行随文练笔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与聚焦随文练笔的切入点,这样才能提高随文练笔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表达能力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以从文本范例中提炼出有效的范例资源,习作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似乎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很多教师都将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随文练笔作为最后的救命稻草,但遗憾的是很多课堂中,教师的随文练笔呈现机械训练、随心而欲,似乎每节课不进行练笔实践就不能顺应教学理念的转变。本文提出要回归本源,随文练笔落在实处;依序而行,随文练笔凸显要点;参透文本,随文练笔设定焦点。  相似文献   

10.
刘伯伟 《新教师》2019,(10):22-22
嵌入式练笔指的是在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体验的同时,加强他们的写作练习。嵌入式练笔这一练笔方式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凸显,因此,教师要基于文本的情感点,引导学生进行嵌入式练笔。1.基于文本抒情点,引导嵌入式练笔。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抒情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文本抒情点,引导学生进行嵌入式练笔。  相似文献   

11.
“作文难教”是语文教师的共同心声。把写融入课堂,利用文本巧妙地对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是一种省时高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教师应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找写点,跳出文本悟写法。日积月累,学生就能文泉思涌,笔下生花。  相似文献   

12.
<正>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在阅读教学中,执教者要重视练笔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挖掘文本资源,找准文本的生成点,为学生开辟课堂练笔天地。一、弄清图意、再现形象——插图练笔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配有插图,作为特殊的对话成员——插图,不应该在阅读教学中被忽视\被遗忘。虽然有些插图只是一笔带过,但细致入微再现情境,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重要资源,引导学生在弄清图意的基础上,联  相似文献   

13.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就文取材的"小练笔",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小练笔"跻身于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语文教学独特的风景。让"小练笔"在有限的课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练得扎实有效,彰显其魅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开发文本空间,放飞学生想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也是能花开有声,芳香四溢的。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78):32-3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练笔能有效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要求。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在课堂随文练笔中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能反哺、深化教材文本理解,还利用文本丰富的题材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练笔空间,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不管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还是选读课文,每一篇总能寻找到一个小练笔的"抓手"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范文,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挖掘文本资源,开辟学生课堂练笔的天地呢?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与作者、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彼此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领悟作者思想感情,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可通过背景渲染、课堂表演、随文练笔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  相似文献   

17.
张兰 《江苏教育》2022,(67):70-71
<正>“随文练笔”是指挖掘和利用语文教材内容或写作方法,开展写作训练,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手段。随文练笔一般伴随着文本阅读进行,与学生课堂学习的感受贴得很近,能够引导学生将课上阅读和掌握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写作中,遵循了从模仿到发展,最后有所创造的写作规律。课堂的阅读和学习是为了吸收,写作是为了表达,随文练笔是阅读和写作的中介,是吸收和表达的桥梁。因此,随文练笔不论对阅读还是对写作都很重要。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源头。  相似文献   

18.
打开浏览器,在百度中随意输入“随文练笔”或“读写结合”这样的字眼,马上就会搜索出一系列有关的文字,有理论性的阐述,有自己实际的教学案例……总之,大家对怎样进行“随文练笔”都各有见解。然而,有一个问题却在笔者心头萦绕了好久,那就是作为教师,该如何有效地解读文本,去发现、开拓文本中读写结合的点,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随文练笔呢?下面,笔者就一个文本的两种不同设计来做个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课堂练笔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文为范文,读写结合,充分利用小练笔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基”。在课堂练笔中,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处理课堂练笔中的“预设”与“生成”的方法。一、充分预设,收获生成,课堂练笔“有的放矢”充分预设是开展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树铭 《新教师》2020,(3):44-45
在儿童文学的体裁中,童话是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方式来编写适合儿童阅读的故事。童话虽然描绘的是虚拟的故事,但反映的却是生活中的道理。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多难以理解的道理都可以用童话的形式来帮助理解。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讲解完童话文本后就把童话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要想办法用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自己意识到童话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以“童话体”进行练笔实践,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非常好的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体”练笔的意义,探究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更好地帮助低年级学生进行“童话体”练笔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