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新闻报道中不该忽视的几个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红樱 《新闻界》2005,(1):113-113
只要细心地浏览每年订阅报刊的目录,就会清楚国内现有的与环境相关的报刊并不多,尤其是与文艺类报刊相比,显得更少。所以,我国现在的环境新闻大多是报道在其它的报刊及其它媒体的综合新闻里,这与环境问题的传播所应具有的地位极不相称。相应地,从事环境新闻报道与评论的专业记者也相对较少,除了几家全国性的环境报刊有自己的专门记者之外,从事其他领域报道的记者就很少注重环境新闻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实施精品战略培养跨世纪人才──关于新闻工作要“多出精品、快出人才”的综述刘保全去年以来,部分报刊上陆续发表了一些关于新闻工作要“多出精品、快出人才”的文章,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还提出开展新闻精品年活动,并把1996年定为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3.
美国出版教育概况魏龙泉美国是世界出版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现有2.7万多家图书出版社,每年出书5万多种,1992年图书销售180亿美元。再加上报刊出版,出版总产值约500亿美元。美国的印刷业属于十大产业部门之一,有4·5万家印刷厂,年产值达5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熊庆文 《新闻前哨》2001,(10):11-12
党报党刊理应成为报刊市场上的主导报刊,也就是说党报党刊发行量要高、社会影响力要大。然而,近年来不少党报订数下滑,发行量萎缩已成事实。据《新闻前哨》报道,全国326家地市级党报,2000年前发行5万份以上的80家,而2001年却不足50家。据襄樊市调查,党报在该市的发行量今年比去年下降30%左右。因此,一批党报呼吁:迅速遏制党报发行下滑局面。 党的新闻宣传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报应该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党报发行是报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宜昌日报社将报纸发行当作报社的基础工程来抓,面对仅有400万…  相似文献   

5.
努力促进出版物市场的繁荣李良仲一、我市出版物市场的基本概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我市出版物市场有了迅猛的发展。目前,全市区某有公开发行的报刊12种;内部发行报刊42种;新闻单位4家;驻丹东记者站5个;印...  相似文献   

6.
报刊之间竞争的本质就是报刊核心力的竞争,而报刊的新闻采编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又是构成报刊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报刊核心竞争力中,新闻记者个体的竞争力的作用是尤为:最要的,在报刊的品牌和竞争力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薛红霞 《视听界》2002,(5):40-40
今年5月23日至6月上旬,响水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在短短的十几天里,出尽风头,采编的“鲸鱼过灌河”的连续报道七上央视,几乎囊括了中央电视台的几个新闻时段,《人民日报)等20多家国内报刊进行了刊载,新闻专题片在中国江苏、中国盐城外宣类节目里连续播出。事后,我们采编人员分析了此次报道获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琴 《新闻窗》2007,(4):128-128
少儿报刊是一种以目标受众的年龄来界定的特定报刊,其特定服务对象是18岁以下的读者。据中国少儿报刊协会统计,2007年少儿报刊已达28家之多,分属教育、新闻、共青团和妇联等系统,大多数以学习辅导和综合性定位。在我国,少儿报刊竞争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在有限的服务区域内,其发展颇为艰难。少儿报刊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读者,就必须创新办刊理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1995,(4)
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马来西亚华文报纸齐连声作为赴东南亚的陕西省新闻考察团成员,所到之处,理所当然地要关注这里的华文报刊。马来西亚有近30家华文报刊,其中《南洋商报》、《星洲日报》、《光华日报》三大报业集团覆盖着马来西亚的华人聚居区,并辐射到东南亚及港澳...  相似文献   

10.
我从1980年开始业余写稿,至今已有16年了。这期间,我在部队、在邮电行业,先后写了近4000篇新闻、文学、言论以及知识性稿件。这些稿件剪贴在32开的日记本上,已有17本。仅保存完好的底稿,摞起来也有半米多厚,其中凝聚着辛勤的汗水。目前我已是4家报刊台的特约记者,是16家报刊台的特约通讯员、通讯员。每年最少也能收到六七本优秀通讯员和优秀特约记者证书,获奖的证书已放满了一箱子。多年来坚持不懈从事新闻写作,对我先后从事文秘和中层领导工作提高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练好必备的文字功底,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拓宽文献专业的培养面,为本省的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杭州大学决定,自1993年起,在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增设编校专门化,为新闻、出版、文化、教育部门培养编校人员和研究人员。杭州大学增设古典文献专业编校专门化是出于下列两点考虑:一是现有的编校人才不能满足浙江省已有的11家出版社和61家报刊的工作需要,而随着九十年代中晚期将有一大批富有经验的编校人员退休,更难免出现编校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二是随  相似文献   

12.
1985年,我被调到广东省江门市城建局搞宣传工作,采写新闻稿件的劲头也很高。据统计从1986年至1989年,我采写的稿件被市级报刊、电台、电视台和国家建设部、省建委办的报刊采用,每年达180篇以上。怎样才能多写一些有用的新闻稿件呢?通过近几年新闻采写的实践,我体会到首先要弄清楚新闻的源泉在哪里?找到了源泉,取得了新鲜生动的第一手材料,才能着手写新闻稿子。  相似文献   

13.
新闻要真实;做人要真诚、老实;新闻要快写快发,做人要勤奋、敏捷;新闻处处求新,人的思想、知识要时时更新;……新闻,难道是有生命的吗?否则,怎么会与人生有诸多的相同点?──金天恩日记摘抄因过去同在一个机关工作的缘故,我们太了解金天恩了。他没有搞过一天“专职”新闻,收获的新闻作品却剪贴了厚厚的4大本;他不是出身“科班”,也没有拜过名师,却有一大摞各级新闻单位颁发给他的新闻作品获奖证书;他连续10多年被新疆军区和几家省级报刊评为优秀通讯员,1993年,被兰州军区评为1991年至1993年度优秀新闻干部。这个新闻圈外…  相似文献   

14.
业余通讯员写稿,没人 给题目,全凭自己在生活的 海洋中捕捞,因而常常拉空 网。特别是初学写作的通讯 员,更是常为写稿难见报而 苦恼。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 究各家报刊的特点,根据各 家报刊的特殊要求和需要 写稿。下面结合个人实践, 谈谈通讯员采访写稿需要 注意的几点体会。 一是要善于发现“亮 点” 所谓亮点,就是通常所 说的“闪光点”。其实,基层 通讯员生活工作在第一线, 发现亮点的机会要比专职 记者多一些。关键问题是, 我们通讯员的新闻触角,也 就是新闻敏感性要特别强, 不能麻木不仁、视而不见, 更不能有所意识,而坐…  相似文献   

15.
周宁 《新闻传播》2006,(3):32-32,33-34
在高校新闻院系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新闻人才竞争异常澈烈的时代,现代报纸究竞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哪一类新闻人才更受报纸青睐?针对以上问题,如果作全国性的调查受各种限制,本身又力有不逮。同时,与其作全国性面上调查,还不如解剖几家有代表性的报纸,以小见大,或许能探讨得更为现实些,对学界、业界有一点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3月11日到14日,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率调研小组到上海,对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新华发行集团、贝塔斯曼读者俱乐部等10家新闻出版机构进行了调研。12日晚,柳斌杰就报刊淘汰机制、民间资本介入出版物经营、上海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等问题接受了文汇读书周报记者的独家采访。以下是柳斌杰谈话的主要内容。报刊结构将有较大调整现在要“生”一个报刊很难,要“死”一个报刊也很难。新闻出版总署准备推出报刊淘汰机制,使得报刊有“生”有“死”。这里具体问题其实有两个:第一是调整结构的问题。正…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新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美国新闻事业相当发达,全国除有几万份大小报刊,还有数千家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各种各样的公关、广告、媒体代理公司。这些机构每年对新生力量的需要,促进了美国新闻教育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美各地有几百家新闻院校和新闻系。  相似文献   

18.
谈谈亚太地区三家日报的电子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谈亚太地区三家日报的电子版闵大洪本文所说的电子报纸系指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传输、用户通过网络终端读取的定期连续的新闻出版物。目前的电子报刊可分为两类:专门在网上创办的电子报刊和现有报刊电子版。本文仅涉及上网的亚太地区三家大报的电子版,即日本的朝日新闻...  相似文献   

19.
黄团元 《新闻前哨》2009,(1):74-75,80
今年,是梁启超(1873--1929)逝世80周年。梁启超一生勤奋,各种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将近三十六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他每年平均写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又是一位报刊活动家、新闻理论家。在他56岁的人生中,就有27年的新闻实践。他亲自创办、协助和支持过的报刊就有29家。为此,本刊特发表此文,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基本是新闻工作者,为200多家报刊撰过稿.主编和参与编辑的报刊有12家。在他们的论著中.“新闻”的概念出现频率相当高,他们对新闻的把握是严谨而持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