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闻客户端平台已经成为受众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渠道,传统媒体也面临向新媒体转型的严峻形势。本文以新华社客户端3.0版为例,以现场新闻为线索,从现场直播、虚拟现实技术、无人机技术等三方面阐述了新华社客户端3.0版现场新闻的呈现方式,并从技术层面对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现场新闻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袁侃 《今传媒》2016,(9):72-73
媒介框架理论为研究媒体与受众的关系确立了一种视角,本文选择国内电视媒体报道魏则西事件的个案作为研究对象,对深圳都市频道和法治频道的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以了解他们的新闻框架。同时,又通过电话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公众接收电视媒体报道事件的特殊框架。通过比较媒体框架与受众框架证实我们的预设:电视媒体在报道特定事件时只呈现此事件的一部分,受众在收看电视新闻报道时也会有一定的偏向,他们各自有自己特定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必然引发新闻和信息"大爆发",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党报新闻客户端,因为有着权威性和贴近性的优势,又有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做支撑,能够在信息"大爆发"中寻求到"突围路",成为权威新闻的传播平台、重要信息的发布平台、应急事件的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4.
梁伟 《中国记者》2018,(3):21-23
作者介绍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与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联合孵化的国内首款"聊天新闻"APP——下文客户端独特的新闻呈现和运作模式,并探讨了其对智能新闻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下产生的民生新闻,即通过运用多种媒介平台、带动各种新闻参与分子活跃运动,进而推动新闻事件不断发展并呈现在公众面前。本文通过对西安电视台《直播视线》栏目采、编、播等一体化机制的呈现,探究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生产机制的新特点。本文的研究特色主要从新闻生产的本源入手,着重分析媒体、记者以及新闻当事人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所产生的相互关系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如何运用媒介平台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这对客观性地展望媒介融合发展具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6.
林景 《视听》2016,(12):95-9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以往的传播模式,公众言论的自由化、便捷化以及传播平台的扩大,都使公众言论在网络舆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近几年来,新闻反转频频发生,不仅是公众言论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折射出新闻媒体公信力的缺失。新闻反转颠覆了我们以往对新闻事件的认识,舆论的引导经过新信息的曝光,有可能发生反转,从一方导向另外一方。本文将以"成都女司机遭暴打"事件为例,分析网民舆论与新闻反转之间的关系,以期对新闻反转现象的研究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5年是中国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爆发之年,众多新闻客户端上线。然而,与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客户端等相比,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存在众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下载量小、影响力相对较差、内容缺乏个性化、用户黏度差等。本文在对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平台化可以成为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的新路。通过平台化实践,将新闻客户端打造成信息交互平台,并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将有效弥补前述不足。  相似文献   

8.
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对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了较大影响。现实生活中,一些记者或制造虚假新闻或做有偿新闻,直接导致媒体的公众信任危机。新闻的真实性多次受到公众的拷问。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叙述者。他直接"参与"新闻事件,直接接触于新闻事件中的"新闻人物",是新闻事件、人物与传媒的衔接者。当  相似文献   

9.
从用户信息接收习惯以及媒体自有信息平台两个方面来看,新闻客户端逐渐成为传者和用户青睐的信息传播平台,也是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首选承载平台,蕴含着蓬勃的发展空间,本研究试图以用户体验要素为视角,分析"并读新闻"客户端的用户体验要素,为新闻客户端优化用户体验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地方传统纸媒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纷纷进行转型升级,掀起试水新闻客户端的浪潮。但如何使自办新闻客户端不致沦为"僵尸"级客户端,如何使自身在同类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等皆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新闻客户端激烈的竞争现状,通过对典型的地方纸媒新闻客户端"浙江新闻"、"交汇点新闻"、"并读新闻"进行分析,得出地方纸媒新闻客户端实现差异化竞争的策略在于,本土资讯的亲近感和与用户的粘合性是传播力之源;新生代网民是未来的核心用户,重构其高品质生活方式,则是其传播力的延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传媒的发展与变革,舆论环境更加复杂,网络时代的新闻标准也正在发生着嬗变,反转新闻频频出现.我们不难发现"反转新闻"具有共同的特征,即:引起公众关注的并非新闻事件本身,而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戏剧性反转和公众态度的转变.本文借助"反转新闻"对选择标准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新闻媒体在两难困境中的博弈与平衡,从而理性地看待反转背后的媒体责任和全民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2.
应急事件[1]中的新闻管理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笔者有幸赴美学习公共行政管理和应急管理[2],研习了美国应急事件新闻管理的具体做法。认为应急事件的新闻管理本身是一个技术层面的话题。从技术层面展开,应急事件的新闻管理旨在"正确的时间向正确的人群提供正确的信息",让公众知悉事件状况,在政府主导、社会帮助下有效自救减灾。其注重将事件作为全社会的共同担当,注重公众的知情参与,注重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关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希冀美国的做法对我们能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夏涛 《视听界》2013,(6):23-25
移动终端上的新闻客户端的竞争,近两年才兴起,却已引来各家媒体纷纷进场。用户体验是新闻客户端吸引用户、留住用户的重要竞争要素。本文通过对门户网站系新闻客户端以及广电系新闻客户端的研究,得出新闻客户端用户体验的关键词:海量资讯、图文呈现、全面互动以及原创内容。  相似文献   

14.
2015年开始,国内手机新闻客户端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国1300多个新闻类客户端两极分化,有的已经达到亿级规模,有的下载量还在千级。在抢占互联网制高点的博弈中,地方新闻客户端只有沿着"本土特色+社交互动"的方向,在内容本土化、社交互动、用户体验和信息消费等方面深耕挖掘,才有可能在一片"红海"中突围。  相似文献   

15.
王敏 《今传媒》2020,28(5):16-18
当前重大灾难事件报道中,对新闻伦理失范的关注点很少触及以传播正能量为目的的"暖新闻"。因此,本文结合"新冠"肺炎期间具有争议的"暖新闻",发现其存在缺乏人文关怀、过度消费女性及忽视公众情绪的问题,这可能引发负面传播效应、报道框架僵化和假新闻泛滥等问题。"暖新闻"的伦理失范折射出当前社会的伦理困境,本文则为学界和业界的新闻伦理构建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闻客户端已成为传统媒介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和支点。纸媒纷纷试水新闻客户端,既有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直谋求转型的动力使然,也因为新闻客户端本身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纸媒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模式是从被动适用到平台再造的转换,实际上遵循着媒介转型的内在逻辑。但是,与以互联网企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闻客户端相比,传统纸媒的新闻客户端无论是在内容资源挖掘、用户开发,还是商业模式创新上,都存在着种种问题。新闻客户端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改进平台属性,实现从机制变革到思维创新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笔者对内蒙古移动新闻客户端研究中发现,其在"十九大"系列专题报道中,存在内容更新慢、缺乏移动优先思维、内容完整呈现性差、搜索功能有待改善、媒体融合度不高、平台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一些粗浅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我国传媒业发展迅速,已经进入了一个"传媒社会"的新时代;但我们也不难发现,随着新闻竞争的不断加剧,新闻职业道德水准有所下降,新闻行业管理呈现"滞后"状态,由此带来诸多问题:虚假新闻屡禁不止,新闻误读屡屡发生,新闻表述不准确更是比比皆是,以致新闻的可信度急剧滑坡,媒体的公信力频频遭到公众的质疑.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反转新闻"或舆情反转事件成为热词进入公众视野,不少人把"反转新闻"同假新闻、新闻失实直接混为一谈。通过对比分析"2015年虚假新闻典型案例"和"2015年舆情反转典型事件",可知三者在内涵和危害上存在较大区别,需要采取分类治理,进行源头的"疏"与"堵",以达到系统的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0.
刘雨花 《声屏世界》2016,(10):64-66
今年5月以来,"魏则西求医财尽人亡事件""医生陈仲伟被杀""雷洋死亡"等网络热点新闻频发,但大众和媒体的注意力都很短暂,许多重大新闻虽然轰动一时很快就在新的热点新闻出现时被淹没了.本文从记忆心理学理论出发,以百度和微博指数为分析数据,观测某热点事件从兴起到衰落的过程与公众记忆的关系,以此来分析网络热点新闻是如何在公众记忆中被遗忘,探究公众记忆中网络舆情的遗忘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