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曾经建立了商朝的商族,其始祖契的始封地究在何处?商洛历代地方志一致认定在陕西商洛。本文对其观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夏、商、西周之时,极重“养老”。这里所说的“老”,当然不排除民间普通老人,但主要还是指那些在朝廷任职或已经致仕的贤德之“老”,他们多被安置在各级学校为“师”。由于当时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师”也就是官,尤其是天子之学——太学里的“师”,其实就是帝王的高级参谋,其官职更高、地位更尊。所以“养老”在很大程度上即意味着“尊贤”,这就是伯夷、叔齐、太公等听说“西伯善养老”即欣然前往归依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3.
曾经建立了商朝的商族,其始祖契的始封地究在何处?商洛历代地方志一致认定在陕西商洛.本文对其观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姚怀亮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1):12-18,42
明末兵劫之后,清初康、乾年间在“招垦”政策的鼓励下,大量的东南客籍流民将商洛作为自己家族心目中理想的迁居之地,历史上民间流传的“湖广填陕西”的说法由此可窥全豹。本文根据地方志资料和迄今仍然保留于商洛各地移民先祖们的墓碑铭文,可以清楚地看到“下户人”当年的移民史实,旨在考察明、清交替之际,地方经济和社会恢复与发展的历史与轨迹,及民俗文化中的地缘结构因素的变动、异化和融合。  相似文献   

5.
清代迁安县城是当时上千县级城市之一,其城市建制既遵守了“营国制度”的基本原则,又有一定的变异,充分体现了古建筑“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统一。建筑承载着文化,衙署建筑自有其特有的官文化内涵,迁安县署即曾建有“菜根轩”。这种“咬菜根”精神既是古代为官知识分子人生修养、人生态度的追求,又是克勤克俭、尽职为民的为官之道,对当世仍有极大的警示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举创制思想之一为赤县神州天子欲恢复三代之治,政教一体,官师不分,融道统与政统的复古之举。前人多以为古来别出心裁之举,实有其渊源与借鉴,而非凭空而出。如秦始皇之焚书事,古来多有诟病,实为其欲行三代官师一体之古制。自汉以至隋唐选举制科举尚存古意,学有所守,学从官出,宋以后则渐失其意。  相似文献   

7.
贾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所成立于1991年,是我校最早成立的科研机构,其前身是商洛师专贾平凹研究小组,2004年4月正式更名为贾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两周教育之特点:官师合一、文武兼备、礼教为本、慎始敬终。联想:周代施教的科学性与现代施教的情况;周代教育的适应性与现代教育的适应情况;周代对师的要求与殃代对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贤家长与真善美──献给人民的市长李燕杰市长,一市之长。过去被称为父母官,今日又被称为市民公仆。官与仆,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却在你们的身上得到了统一。“为官一场,就要造福一方。”这是许许多多人民的好市长对“官”字的理解。“既为‘公仆’,就应扑下身子为上...  相似文献   

10.
商洛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极其优秀的人文文化。本文对商洛有形的优秀人文文化资源和无形的优秀人文文化资源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探讨了这些优秀人文文化对商洛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北京西城曾蕴蓄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巨大变局。从清末到民国初期,许多对近代中国文坛以及政坛产生极大影响的著名诗人和思想家都曾在西城区驻足停留,他们的著述反映了清末和民国初期中国文化与政治思潮的轨迹。可以说,"变局文化"之西城是中国微观文化地理方面的一大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12.
艾晶  黄小彤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1):103-106,125
文化旅游是当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人们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多有著述,而对发展文化旅游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则少有关注。郴州是全国旅游城市,因地处偏远而积存了许多较为古老的文化旅游资源,又因位于湘、粤、赣三地交界处,因此其历史文化具有边缘性的特征。发展郴州的文化旅游业,应立足本土文化,坚持求异导向,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从当地的文脉中提取有差异性的主题以进行形象定位;在打造旅游产品时对文化事象施以巧妙的嫁接;塑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接待风格。  相似文献   

13.
徽州民间歌谣的押韵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徽州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的区域,民间流传着大量的歌谣,生动地反映了徽州地区的民情风俗,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值得深入研究。从语言学角度对徽州民间歌谣的押韵特征做一番描述,以期推动徽州文化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明清以来,随着政府禁山政策的逐步松动和撤消,大量外省籍移民迁入陕西境内。他们来陕后多选择陕南山地。商洛市镇安县以其独特的山川地貌,成为迁入户的优先选择地。大量墓志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不仅给镇安带来了大量人口,增加了劳动力,也将他们原籍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传播开来。他们的开拓精神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商洛市境内戏剧文化生存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探究戏剧文化陷入困境的原因,提出"文化立市"的文化发展策略和戏剧文化保护、传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商洛市境内戏剧文化生存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探究戏剧文化陷入困境的原因,提出“文化立市”的文化发展策略和戏剧文化保护、传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商洛地区鞣料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现有揉料植物34科72种.分析了该区鞣料植物的类别,有效成份,总结了采收及加工方法.首次对商洛地区鞣料植物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8.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和方志学家,被梁启超誉我国方志学的奠基人。章学诚对方志的性质、内容、体例、材料收集、修志机构的设立、修志组织者与修志者之间的关系与职责分工等方面阐发了前人未及之论,使方志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方志学存立于世。章学诚在方志学方面既有理论的创新,又有实践成果,他主修或参修了十多部省、州、县志的编撰工作,提出了"志乃史体"、"志立三书"、议立"志科"主张,为我国方志学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彰显地域特色是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魅力所在。文章以云南省普洱市北部新城区规划建设为例,从四个方面对新城区规划建设进行了分析:保留自然元素,彰显景观特征;延续历史文脉,彰显文化印记;融入科学理念,彰显空间特质;塑造城市品牌,实现规划蓝图。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语际交流活动,翻译是跨文化传播的活性转换器。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来探讨安徽省政府网旅游版的英译问题,主要以黄山市和芜湖市政府网旅游版英译为例。语料分析表明政府网旅游版的英译不仅要关注中西语言表达方面的差异,而且还必须从跨文化角度出发注重译语读者的思维逻辑习惯、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以便英译文本能在译入语文化中完美再现其语篇功能,在文化交流的层面实现意义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