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苗而不秀,秀而不实"这八个字,据说是孔老夫子叹惜他的学生颜回的。颜回英年早逝,几乎使孔子痛不欲生,连呼"天丧予,天丧予!"有跟随他的弟子问,老师你真的那么悲痛吗?孔夫子回答说,不为像颜回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不假思索地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他有怨气不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英年早逝,现在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夫子自己最喜欢  相似文献   

2.
“苗而不秀,秀而不实”这八个字,据说是孔老夫子叹惜他的学生颜回的。颜回英年早逝,几乎使孔子痛不欲生,连呼“天丧予,天丧予!”有跟随他的弟子问,老师你真的那么悲痛吗?孔夫子回答说,不为像颜回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不假思索地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他有怨气不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犯同样的过错,  相似文献   

3.
趣味谜语     
少年“谜”倒孔夫子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学识渊博,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但他也有被人难倒的时候。一年春节过后,孔子来到燕国,突然有一少年拦住马车,上前说道“:我叫项方,听说孔老先生很有学问,特拦路求教。”孔子笑着说“:你遇到什么难题啦?”项方问道“: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说根本没有这样的东西。项方摇头喊道:“不对!”接着得意地说出四物。孔夫子感慨地说:“后生可畏啊!”你知道项方说的是哪四物呢?谜底:井水萤火枯树雪花蒲松龄戏弄老财主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满怀抱负,只可惜…  相似文献   

4.
"老子和孔子有一天打架,你会帮助谁?" 这是清华大学2010年自主招生暨保送生冬令营面试题目.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至少要大致了解老子和孔子的基本思想,比如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经世济民……你认同哪种学说,就不妨帮助谁.当然,我也不妨直斥这是个典型的伪命题,因为老子主张无欲无为,奉行与人无争、与世无争的哲学,即使孔子缺乏涵养挑起事端,老子也根本不会接招,不可能闹出与孔子打架的"丑闻".  相似文献   

5.
如果老子和孔子有一天打架,你会帮助谁?这是清华大学2010年在上海自主招生的一道面试题。据报道,此题一出,很多考生立刻就懵了。帮助老子打孔子?不对。帮助孔子打老子?也不对。什么也不答,更不对。真让人左右为难,一头雾水。  相似文献   

6.
一、交流资料,质疑导入师:同学们,大家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生:孔子。师:(板书:孔子)课前同学们阅读了资料袋,谁来谈谈你对孔子的了解?(学生交流)师:孔子名丘,字仲尼,因为他学问高,品行好,所以人们称他为孔子。子是古代对学问高、品行好的男子的一种尊称。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生:像老子、孟子、庄子等。  相似文献   

7.
相传老子是先秦时期的著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老子是谁?这在司马迁《史记》中已不能肯定。司马迁举出三人:一是相传孔子曾问过“礼”的周守藏室之史老聃,(《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索隐本]记载:“老子者,楚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也,名耳,字聃,姓李氏。周守藏室之史也”)他比孔子年长;一是“老莱子,亦楚人也”,与孔子同时;一是“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或曰,儋即老子。”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老子是老聃。他见闻广博,相传为“博大真人”,过着隐居生活,《史记》说“老子,隐君子  相似文献   

8.
孔子从事教师工作,大约四十多年,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以《诗》、《书》、《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写道:“曲阜是孔夫子的故乡,他老人家在这里办过多年的学校,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这件事是很出名的。”可见孔子是中国古代很成功的一位教师。为什么孔子能有这样突出的成绩?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便可以知道孔子具有作为教师的优秀品质,也就是他能有这样突出成绩的原因所在。第一,进步的政治思想。“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所以教师自身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他的“仁”为核心的。他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论语·颜渊篇》),孔子还讲  相似文献   

9.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奠基人。多数学者认为老子即老聃,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传说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概括在《老子》这部书里,这是一部言简意奥、博大精深的著作,只有五千言。从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书甲、乙本来看,它没有分章。这说明是在西汉或西汉以后才分的章,共分为八十一章,章与章之间有的有衔接,有的并没有衔接。不分章有不分章的好处,便于对老子  相似文献   

10.
IT新传奇     
软件比硬件重要孔子问道于老子,老子不发一言,只是张开嘴,吐了吐舌头。孔子若有所悟,谢而归。弟子问:老子说什么了?孔子说:老子的意思是满齿不在,舌头尤存。你知道其中的奥义吗?弟子恍然:明白了,这说明软件比硬件更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所以,一个教师不能没有思想。”其实不光是教师,凡是人活着,都得有思想,思想是人的灵魂,没有思想,人活着与动物也就没有什么区别。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必须成为思想的先行者。也许有人会说,我既没有孔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也没有魏书生、李吉林的教育艺术,何来思想?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你的思想来自你的教育实践,来自你对教育的感悟、理解和创造!不一定非得成为教育家、特级教师才会有思想,也不一定非得拿出几本教育专著才能彰显你的思…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作为孔子弟子记述孔子言论、行事和孔子应答弟子 ,以及弟子互相议论孔门学术的一部书 ,不仅在历史上被纳入“十三经” ,而且成了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宝典。既然如此 ,作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孔老夫子在育人上有哪些思想政治原则值得我们后来的教育者汲取呢 ?己立立人 这是孔夫子对“仁”的一种界说。因为“仁”不仅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而且也是他育人的道德准则。当弟子子贡和他探讨什么是“仁”时 ,孔子说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相似文献   

13.
孔夫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智慧博大精深,超越时空,并成为人类世界永恒的精神财富。泰勒博士说:“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很多价值观念……”(1)泰勒这样说是因为在孔子的丰富的思想内容之中,“和而不同”的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的最根本的内容。孔夫子在论述理想人格——君子时,提出“和”思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味着,在人际关系上与思维方式上,要求人们不争利欲,严于责己,以和为贵。那么“和”与“和而不同”思想的详细内容,到底表现在哪个方面,对中国文…  相似文献   

14.
何为五谷     
正我们批评一个人好吃懒做时,常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句话最早见于《论语》。2400多年前,孔子带着学生出门远行,子路(孔子的弟子之一)掉队落在后面,遇见一位老农,就问:"你看见孔夫子了吗?"老农答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夫子?"在现代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们告别了土地,不再从事农业生产,面对"五谷不分"的指责,大概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认吧。  相似文献   

15.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奠基人.多数学者认为老子即老聃,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传说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概括在《老子》这部书里,这是一部言简意奥、博大精深的著作,只有五千言.从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书甲、乙本来看,它没有分章.这说明是在西汉或西汉以后才分的章,共分为八十一章,章与章之间有的有衔接,有的并没有衔接.不分章有不分章的好处,便于对老子的思想作整体的理解;但是分章也有分章的好处,即便于表述老子哲学思想的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16.
老子是谁     
小胡图上小学五年级了,各门功课成绩都很好。有一次市里举办知识竞赛,老师推荐他参加。竞赛题中有一个填空题,问"老子"是谁?是什么时候的人?小胡图想了半天,也答不上老子是谁。回到家后,他对爸爸说:"爸爸,今天竞赛其余的题  相似文献   

17.
<正> 老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在中国文化史上,老子的《道德经》与孔子的《论语》两部“圣经”并称于世;在世界文化史上,老子的思想与基督一样博大精深,彪炳东西。因此对老子的研究,意义重大。司马迁是最早为老子作传的人,他的《史记·老子传》至今仍是我们研究老子生平的重要的基本史料。但是这篇《老子传》仅有四百多字,语焉不详,以致两千多年来聚讼纷纭,且不说对老子其人、其书,就是对老子的出生地,也是众说不一。为弄清老子的生地问题,我们经过两年多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学的创始人,两人都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杰出人物。孔子和老子都生活在战事频繁的春秋时期,他们的传世著作或言论中不乏对战争和军事问题的探究。两人在战争观上有相同观点:反对暴力,拥护正义战争,主张““慎战““。但在方法论上侧重点有所不同: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提倡““教战““的思想;作为哲学家的老子通过对历史上兴亡更替的深刻考察,就军事辩证思维、战略战术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兵道““思想。  相似文献   

19.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中国人挂在嘴边的一句古语,那么,这句话里“不可貌相”的人是谁呢? 这个人复姓澹台,名灭明,是春秋末期的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一说在今山东武城)人.他天生异相,面貌丑陋,所以,当他去拜孔子为师时,孔子虽然为了信守自己“有教无类”的理念没有拒绝他,却总对他爱答不理.澹台灭明对孔夫子以貌取人的态度颇为失望,毅然决然离开孔子,开始了漫长刻苦的自学历程.  相似文献   

20.
和谐思想是中国先秦哲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孔子从人的心灵出发,强调人的修身自省在构建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中的重要性,他的和谐思想是由心及物的外推式和谐。而老子主张自然和谐是最好的和谐,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强作妄为”破坏了这种和谐,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回归到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内敛式和谐。孔子和老子和谐思想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不可或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