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全省农村人口1800多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939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460万人。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近几年来,我们把为农民工建立转移就业档案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在全省范围内为900余万农村劳动力建立了反映农民工就业状况的专业档案,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245万人,其中有组织转移59万  相似文献   

2.
赵国强 《大观周刊》2011,(23):74-74
我国的农村发展模式,有其一般性,也有着与我国制度相适应的特殊性。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以国家制度为依靠的,从土地改革到劳动力转移制度,从农村金融改革制度到提倡科学技术与农业相结合,这一些列的变化,都显示农业的发展与进步。但同时也要意识到,现阶段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还不很完善,本文分析了当今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正准确把握县域城镇化人口的来源特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抓住这个核心要素,对城镇化人口来源做出具体的详细的分析。作为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农民工二代逐步进入打工潮,也就是说90后的年轻农民工,不仅进入劳动力市场,还要定居在县城。这些人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人员来源主要在本县各乡镇。通过调查,进城人口主要以本县各乡镇人员为主,来源于城中村、城边村和乡下的人员,他们对本县乡情难舍,大多愿意在本县发展生产、生活。(二)经济情况属于本县经济中等偏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和乡镇企业就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就是被称为农民工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工给予高度关切,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丈件。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农民工的报道问题,已成为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5.
《信息系统工程》2013,(2):12-12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在经历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转型,在趋缓的局势下,突显出多个亮点,通过机构调整,未来,经济将拥有五大增长机遇。第一,城乡结构,通过城镇化建设,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调查显示2012年城镇化率为52.6%,但实际为35%,数据表明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却不能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权利,若能提高农民工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伴随着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已经成为一种突出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8.
《工程建设与档案》2013,(3):429-429
作为城镇化的题中之义,农业人口的减少必然导致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谋生,而由此催生的"城中村"、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成为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中不能回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工程建设与档案》2013,(5):647-647
作为城镇化的题中之义,农业人口的减少必然导致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谋生,而由此催生的“城中村”、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成为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中不能回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日益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据统计,中国农民工的数量,已超过了传统上由城镇居民构成的产业工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已占企业员工总数的近60%。目前全国流动外来务工人员总数已经超过一亿,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必然会带来非农产业对这类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进而表现为对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伴随着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劳动  相似文献   

12.
一、农业劳动力的基本状况 改革20多年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不断地向非农行业转移,对我国社会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对农技书的消费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1978年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全部劳动力的90%,如今这一比重持续下降,至今已不足50%,其绝对人数已下降到800多万.  相似文献   

13.
王盛 《黑龙江档案》2012,(1):114-114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机械化在夯实农业农村基础中的物质支撑作用愈加突出,  相似文献   

14.
和福玉 《大观周刊》2012,(29):83-83
农村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并且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它的总量、整体素质、行业配置,都是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伴随着云南怒江耕地面积的日益减少以及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仍然会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在这种形势下,怒江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不能合理有效的转移,那么,一方面不利于怒江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和整个社会结构的调整。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怒江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吉林省的城乡富余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劳务输出日趋活跃,已经成为全省增加农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农村强乡富民“双赢”的经济发展战略。如何规范劳动力资源管理的建档工作,有效地发挥档案在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服务作用。近期,吉林省档案局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研究课题组对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建档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在不断推进,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四川是农业大省,而渠县则是川东地区的农业大县,也是“全国劳务输出基地县”,2007年,渠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39.8万人次。创劳务收入22.6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948元,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劳务输出档案既是乡镇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农村劳动力输出的宝贵财富。档案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搞好农村劳动力建档工作,为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民工权益服好务。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何对待农民工,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大  相似文献   

18.
董宽 《新闻三昧》2006,(12):4-7,32
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出现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分化与重新整合,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完成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外出进城务工农民约为1.2亿人,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人。然而,在为社会发展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却始终处于社会地位引致权益剥夺的尴尬状态。自孕育形成之日起,这些离开土地、走入城市的流动劳动力便挣扎徘徊在城市生活的底层,个人权益及群体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相…  相似文献   

19.
某周刊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一文中称:“我国10亿人口,8亿农民,农村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劳动力不转移,农业要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是不可能的”。文中显然将“农业劳动力”与“农民”当成“农村人口”的同义语。这种说法不少报刊也有,值得商榷。一、我国农业劳动力没有8亿。据统计,1983年我国农村集体和个体劳动者的人数总计为34258万人(中国统计出版社《光辉的三十五年》第152页)。说“8亿农民”或“8亿人搞饭吃”,都  相似文献   

20.
潘文芬 《大观周刊》2011,(39):51-51
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故土进城务工,在农民工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主力军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江西省为例概括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情况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