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牛顿力学与狭义相对论陕西省轻工业学校刘立平牛顿和爱因斯坦是两位划时代的物理学家.牛顿在17世纪建立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爱因斯坦在本世纪初建立了相对论,他们对物理学以至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典力学和狭义相对论,都是研究物体在时空间...  相似文献   

2.
2005年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物理年”,也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同时也是爱因斯坦发表他的著名理论——狭义相对论100周年,狭义相对论深化了牛顿所奠定的牛顿力学,深化了牛顿所提出的时空观,从而影响到当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人们公认为这是物理学领域里的大突破,亦即由宏观低速运动领域到宏观高速运动领域的突破,这一突破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爱因斯坦首先发现了质量一能量等价的公式E=mc2,并为人类利用原子能指明了方向.在“国际物理年”纪念爱因斯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相对论"一词在现代社会中可以说知道者甚广,但能正确理解"相对论"这个概念的人数就要大打折扣了.很多人都认为相对论以前的物理学是绝对论的,相对论与绝对论是完全背道而驰的.这一现象应该是爱因斯坦也不愿意看到的.二、相对与绝对相对与绝对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两个概念,也是人类在描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始终争论不休的话题.牛顿力学的建立是从否定亚里士多德的时空观开始的,否定"地心说"首先否定了空间位置的绝对性,进而使人们认识到了运动的相对性.可以说牛顿力学是在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绝对时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绝对时空.那么人们为什么总是"喜欢"绝对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4.
难点辨析1.相对论与牛顿力学体系的关系①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这些定律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即物体运动是在低速情况下,这些定律才适用。②1905年和1916年,爱因斯坦相继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绝对的时空观,指出了...  相似文献   

5.
超光速之谜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揭开了人类物理学史的新篇章,成为继牛顿力学之后的对世界认识的又一次大发展。狭义相对论建立在两条基本原理之上:(1)狭义相对性原理:即对于做相对匀速运动的不同的观察者,观察到的物理定律的形式保持一致;(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6.
虽然爱因斯坦本人始终没有接受量子场论,但是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对量子场论的影响还是决定性的。站到哲学的高度,不论是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对于量子场论而言,类似于牛顿力学中运动学对机械运动的作用,因为量子场的实质应当是指场量子,是场的量子化,而场的概念在还没有被量子化之前,一直是时空坐标的连续函数,和牛顿力学中的运动学一样体现出一种量的规定性,同时像运动学是力学的基础一样,相对论是量子场论的基础和平台。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狭义相对论力学中的能量定义。对狭义相对论力学中的能量与牛顿力学中的动能作了比较、指出狭义相对论力学中的能量是系统的总能量。它包括普通物理学中各种形式的能量。并建议在狭义相对论力学中定义系统的机械能。  相似文献   

8.
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在一次演讲中,谈到时间与空间的概念是建立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上的。此时,听众中有一个小姑娘突然提问道:要是爱因斯坦错了怎么办?吴健雄被难住了,苦苦思索数天之后,她给小姑娘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先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谈起,向她充分阐述牛顿力学的正确性,继而告诉她相对论是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牛顿的万有引力没有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不会错。并勉励小姑娘努力学习,认真思考,在科学的道路上踩在前辈的肩上不断递进。小姑娘的聪颖和悟性令人惊羡,吴健雄诲人不倦的这种精神更令人钦佩。科学是严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的成就都离不开前人的研究成果。如牛顿运动三定律,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研究为基础,根据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天才的发现,总结出来的。他能登上科学高峰,正如他自己所讲的“那是由于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的缘故。”事情很凑巧,牛顿生于伽利略死的那年(1642年),牛顿完成了伽利略开创的力学体系。麦克斯韦生于法拉第发现感生电流的那一年(1831年),麦克斯韦完成了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1879年是麦克斯韦逝世的一年,又是爱因斯坦诞生的一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恰恰也  相似文献   

10.
根据动量定理在牛顿力学和相对论中都适用的特点,分别对牛顿力学与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动力学量进行推导,得出相对论的动力学量力和动能近似等价于牛顿力学中的力和动能,由此讨论相对论力学与牛顿力学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部分知识线索:1.19世纪未物理学三大发现证明原子是可分可变的,促使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向原子内部深入。对理想黑体辐射等问题的研究迫使人们放弃经典物理传统观念,提出量子论(核心思想是什么?)。本世纪20年代,实验证实了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承认实物粒子也象光那样具有波粒二象性,促使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建立起来。同时,电子质量随速度增大的实验发现,经典电磁理论与迈克尔逊一莫雷实验(以太风零结果)的矛盾,迫使人们重新认识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关系。爱因斯坦从怀疑"同时"的绝对性入手,揭露了前人不敢想的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之间的本质联系,提出了有革命意义的相对论时空观,建立起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狭义相对论的质能关系(E=mc~2)被核实验反复证实,同时也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与运  相似文献   

12.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物理量之一.在经典的牛顿力学中,它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一方面描述物体惯性的大小(即惯性质量).另一方面又是物体之间万有引力作用的引力荷(即引力质量),且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是相等的.牛顿力学描述的是有质量的物体或物体系的动力学问题,而对于无质量的体系则无能为力.在牛顿力学中,质量与时间、空间一样是绝对的,不依参照系改变的基本物理量.本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彻底推翻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质量也不再是绝对不变的基本物理量,只是从能量和动量导出的非基本的概念.在量子力学中,描述微观粒子的质量概念也不再具有惯性的含义,而是与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λ=h/p=h/mv相联系的一个系数.在本质上决定粒子波长λ大小的是粒子的动量P而非其质量,所以动量才是描述微观粒子的一个基本物理量.尽管如此,物质体系的静质量在当代物理学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质量这个人们既熟悉而又了解不深的物理量与现代科学的前沿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就这方面的情况作一简要的介绍.一、微观粒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许艳  樊兴桥 《保山师专学报》1999,18(4):33-37,40
从古至今,物理学走过了漫长和曲折的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物理学的不断向前发展,曾引起时空观的多次变革。到现在为止,已有三种不同的时空观出现,它们是亚里士多德时空观(空间方向的相对性,空间点的绝对性);牛顿绝对时空观(空间点的相对性,时空的绝对性);爱因斯坦相对时空观(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即时空与运动的关系,和广义相对论时空观即时空与物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1905年,年仅26岁的德国天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相继在德国《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了有关量子理论、狭义相对论和布朗运动等方面的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物理学的面貌.按其成就来讲,每一篇都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但由于历史原因,直到1921年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后才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周年和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其中在《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论文中,爱因斯坦放弃了…  相似文献   

15.
刘亚娟 《考试周刊》2013,(33):141-142
狭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在洛仑兹和庞加莱等人的工作基础上创立的时空理论,是对牛顿时空观的拓展和修正。爱因斯坦从光速不变原理出发,重新看待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伽利略变换所蕴含的绝对时空观,建立了崭新的相对论的时空观。  相似文献   

16.
1905年,爱因斯坦以惊人的胆识和创新精神提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并在这两个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狭义相对论。随后,爱因斯坦又经过了十年的艰苦努力,于1916年建立了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变革了从牛顿以来形成的绝对时空概念,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性和相对性,建立了新的时空观。狭义相对论中的质能关系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广义相对论把相对论原理推广到非惯性参考系和弯曲空间,从而建立了新的引力理论,并为科学地研究宇宙结构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到目前为止,现代天文学观测到的超光速现象和3°K幅射背景,都被人们误认为是相对论无法解释的疑难问题。试图解释这些疑难的各种理论,都是以牛顿与爱因斯坦时空观的矛盾和对立为前提的。本文运用笔者本人在1984—1987年完成的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等效的牛顿修正定律,加上唯物辩证的分析,第一次把隐含在相对论之中与亚光速运动和相对惯性系相对称的、长期被人们忽视的另一半——超光速运动和绝对惯性系发掘出来了,并进一步提出了反粒子“负”质能的新解释,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相对称的万有斥力定律,以及河外红移、宇宙“膨胀”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对人类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每一项贡献都带有革命的创造性 ,给人类的思想带来了伟大的变革 ,而且许多成就已经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狭义相对论的建立是经典物理学向现代物理学发展中的一次伟大变革 ,然而在 190 7年前后 ,爱因斯坦逐渐发现狭义相对论理论上的局限性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 ,爱因斯坦考虑推广狭义相对论 ,使之成为更具普遍意义的理论 .分析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创建广义相对论的思路 ,对我们学习爱因斯坦的思想方法大有裨益 .一、广义相对论创立的背景 :狭义相对论的困惑爱因斯坦于 190 5…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相对论理论的创立用了什么样的哲学思想?本文认为实际上用的是怀疑和经验的哲学观点。(一) 在关节点上认识哲学观点的作用众听周知,创立狭义相对论的关节点在于确立同时性的相对性。爱因斯坦自己说,他十六岁时就有了狭义相对论思想的萌芽,他已无意中想到了:如果我以光速C追随一条光线运动,那末我应当看到,这条光线就象一个在空间里振荡而停滞不前的电磁波。这一设想为他后来确立同时性的相对性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到1905年他二十六岁创立相对论经过了十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改革中,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和人教版《物理选修3—4》均增了相对论的内容,并成为新课程的一大特色,体现了新课程与学科前沿知识接轨的要求.但是相对论原本是大学物理专业学习的内容,现在放到高中来学习,这对于牛顿力学都学得不是很明白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更是增加了难度;同样.对于从来没有讲授过相对论的中学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对狭义相对论理解错误,将错误的观点传授给学生,可能就违背了编教材的专家们的初衷。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老师在讲授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相对论动能等知识内容时出现了偏差,甚至在中央电教馆的一段介绍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一爱因斯坦的视频录像中也有这样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