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潮州市部分初级中学超重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发现超重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及学习健康知识都较被动.部分超重青少年喜欢单一的、体能消耗较小的体育项目,并存在相对运动负荷较大的现象,部分超重青少年在体育锻炼时存在思想负担.通过对所发现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对超重青少年的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学生是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有伟人曾经说过:"我们只有拥有健康的青少年儿童,才能真正拥有未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让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使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具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能培养学生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特别是学生的爆发力、耐力素质以及肺活量等指标仍然持续下降.本文以民族地区的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我校学生健康状况和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摸清影响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探讨改善现状的对策,为改革学校体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卢球兰 《教师》2010,(3):120-1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家庭和社区重视青少年体育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把家庭体育活动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生闲暇时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避免学生闲暇时间呆在题海作业中,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周莲 《广西教育》2013,(14):93-93
当前,我国中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严重不足。体育教师应该积极探索适合青少年的体育教学形式与体育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将历史事件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在教学中笔者发现,长跑是多数学生比较惧怕的项目,它对学生的体能、耐力及意志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被很多学生视为"老大难"项目。笔者尝  相似文献   

5.
丁勇 《平原大学学报》2006,23(3):113-1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豫北地区大学生双休日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豫北地区大学生参加双休日体育锻炼的总体现状比较令人满意,女大学生对短时间的体育锻炼兴趣较浓,乒乓球、篮球和羽毛球是大学生双休日体育锻炼的热门项目,场地不足和学习负担重是制约学生参加双休日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专任教师英语综合技能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相互渗透、学生对英语学习重视的程度不够,并有一定的厌学心里,致使在少数民族地区英语的教学也比较困难,那么如何立足现实,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开发挖掘英语教学资源,更好更快地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素质。  相似文献   

7.
为了调查现阶段云南省高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以云南省6所大学的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体育锻炼时间、次数、强度、内容和形式等调查和分析了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结果表明,必须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指导,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改善体育场馆条件和增加器材设施等,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十分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2011年",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笔者认为,一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大大减少,而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当前广西,特别是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学生学习现状,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于2008年承担了世界银行/英国政府双边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的广西省级课题--"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转变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并于2009年对广西少数民族居住较集中的都安瑶族自治县和隆安县的四所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国际化交流语言的英语已经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来说英语学习还存在很多障碍。比如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疆或山区、交通和信息交流十分不便;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起步较晚并且步伐也比较缓慢;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重视程度也不够等。但随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走进了课堂,用图、文、声、像合一的方式让英语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和生动。本文将针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与优势,探讨如何将其与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学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大学生甲组运动员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显示其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不仅高于高师大学生,而且在“人际”、“抑郁”、“偏执”等项因子上亦高于全国常模水平。这与其较一般人更多地参加体育锻炼有一定的关系。体育锻炼运动量的研究亦表明其体育运动的总体水平是比较高的。且大运动量组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优于小运动量组的学生,说明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同时还能达到很好的健心效果,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可以对促进人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考体育加试,是我市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更好地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而作出的重要决策。意在告诫青少年要重视体育锻炼,不要为了学习牺牲身体健康,要让"快乐学习、健  相似文献   

13.
程荣华  林芝 《成人教育》2012,(11):96-97
由于高三学生置身于有着竞争因素的、繁重的学习环境之中,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因而造成体质下降、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现状。为了更好地让高三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中,文章对遂宁市高三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其有效途径分析有:体育锻炼的现状、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场所及活动内容、选择的项目情况、锻炼强度、锻炼动机等。最后,文章根据调查现状提出以下建议:加强体育锻炼目的性的教育、积极开展高三学生的球类比赛活动、组织成立兴趣小组、教师的监管和职责等。  相似文献   

14.
唐敏 《文教资料》2009,(20):61-62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为了把各民族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普通话的推广显得极为重要.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普通话难,难在民族学生以传统民族语言思维习惯来学习普通话,造成师难教、生难学的现象.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改变传统语言思维习惯是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教学的重中之重.另外,从新课改和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育实际而言,应提倡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和行为上的表现,通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感触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使教师在体育教学上抓住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教学,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达到锻炼身体、活跃身心的目的,让学生在课余时问充分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促使体育锻炼更好地为学习服务,发挥它在中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祖正 《教育》2013,(16):40-41
2012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颁发5周年。5年来,全国各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课间体育锻炼、课外体育训练都在有序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得到有效执行。学生在校时间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锻炼活动,学生体能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不在校的节假日时间能否参与体育锻炼?有待于我们的考证。本文通过对杭州市大关中学1000名学生节假日期间参与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实施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促进各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那么,我们初中学校应如何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呢?  相似文献   

18.
以无锡市滨湖区社区体育锻炼者为研究对象,对滨湖区社区体育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锡市滨湖区体育人口比例为50.5%,以中老年为主,其健身意识较强,健身习惯较为稳定;无锡市滨湖区社区体育消费情况与收入成正比,且居民普遍收入和消费水平不高;在社区体育锻炼时间的选择上以晨练和晚练为主,其它时间为辅,能够保证较为合适的运动量和强度;项目的选择上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主要以运动量适中、强度小的项目为主.  相似文献   

19.
浅析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显示,最近20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要阻止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首先就得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现行教育体制是造成青少年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根源;②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③体育课课时少,且课上运动量不足;④体育设施匮乏,学校体育场地不足,制约了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20.
体育强调人们亲自参加锻炼,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现代体育教学的改革,不只是为了学生能掌握课堂上的体育技能,而是应把所学的技能,灵活的应用到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而学生在校期间单靠每周二节的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故我们以课外体育活动为突破口展开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组成各自的"小协会",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或练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从而培养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习惯.进而为其终生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