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悦荐     
时空穿越一直是人类的梦想,然而,眼下盛行的国产"穿越剧"好像是导演和编剧想象力"过剩"的结果,甚至直接颠倒了历史的黑白。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穿越剧"?精彩的"穿越"可以带给我们什么?本文的作者似乎给了我们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穿越剧的热映,不少中学生痴迷于穿越剧,改变了以往对历史学习的不屑一顾,开始主动查阅资料。这样的反差给历史教学带来的是促进还是冲击呢?现在的中学历史课堂为什么难以让中学生有兴趣呢?中学历史教学应该如何做才可以走出误区,让学生像迷穿越剧一样迷上历史学习呢?  相似文献   

3.
魏丹丹 《学周刊C版》2014,(3):119-119
随着穿越剧的热映,不少中学生痴迷于穿越剧,改变了以往对历史学习的不屑一顾,开始主动查阅资料。这样的反差给历史教学带来的是促进还是冲击呢?现在的中学历史课堂为什么难以让中学生有兴趣呢?中学历史教学应该如何做才可以走出误区,让学生像迷穿越剧一样迷上历史学习呢?  相似文献   

4.
在当下最红的历史穿越剧中,各种凌乱让人无语凝噎,在娱乐了观众的同时,也混淆了视听,严重影响到孩子们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态度,弊大于利。历史教师应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对当下历史穿越剧进行深度反思,让中学历史教学还"历史"清白,传播一种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近期,介于历史正剧和戏说之间的穿越剧引发收视热潮,2011年内地播放的《宫锁心玉》与《步步惊心》就取得了高收视率.穿越剧的热播显现引发了诸多评论,对于一个新鲜事物,批判大于褒奖. 若按发行年份,穿越剧在中国算不上新鲜事物.1989年张艺谋拍摄的《古今大战秦俑情》可以算得上是国内穿越剧鼻祖.但穿越剧真正商业化是到了21世纪,2001年TVB拍摄的《寻秦记》和2002年内地拍摄的《穿越时空的爱恋》,在当年也引发了不小的收视热潮.近几年的《不能说的秘密》《大话西游》实则也是穿越电影的得意之作.但是相对于成熟的好莱坞科幻类型片——经典的《终结者》系列、《纳尼亚传奇》系列等,内地穿越剧实属于不成熟的影视剧类型.  相似文献   

6.
近期,介于历史正剧和戏说之间的穿越剧引发收视热潮,2011年内地播放的《宫锁心玉》与《步步惊心》就取得了高收视率。穿越剧的热播显现引发了诸多评论,对于一个新鲜事物,批判大于褒奖。若按发行年份,穿越剧在中国算不上新鲜事物。1989年张艺谋拍摄的《古今大战秦俑情》可以算得上是国内穿越剧鼻祖。但穿越剧真正商业化是到了21世纪,2001年TVB拍摄的《寻秦记》和2002年内地拍摄的《穿越时空的爱恋》,在当年也引发了不小的收视热潮。近几年的《不能说的秘密》《大话西游》实则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育》2016,(5):14-21
虽然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实现统整以后的建构主义科学观,能够内在地符合科学教育的发展需要,但是,仍然需要在学生主体形成过程、主体身份确认、科学知识主观性来源以及科学探究的可能性等问题上进行深切的哲学关照。其实,学生的主体身份应该从过程中考察,不存在学生"已经具备主体身份"的时间点,亦不能据此确定开展科学教育的恰当年龄,相反,科学教育本身实际上成为学生主体身份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由此,雅克·拉康给定的主体形成过程的起点可以作为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起点的重要参考。科学知识的主观性源自学生日常生活世界的浓郁人文属性以及学生获取"经验"和认知能力(先天认知系统及其后天发展)的差异。科学探究的本质是学生作为研究者所进行的伟大的科学探险,而非为了验证已有科学知识的合理性,这种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教育中,是必要的,更是可能的,但绝不是万能的,应该谨慎而恰当地使用。只有在建构主义哲学科学观的指引下,科学教育才能够走出当下的困境,真正实现"每个人都具备科学素养"这一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8.
话题展示2011年4月1日,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在中国电视剧导演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发言表示,如今穿越剧有越来越热的趋势,总局不提倡对历史表现得太随意,而时下泛滥的穿越题材电视剧则需要冷静反思和讨论。李京盛还指出:‘穿越剧'最近一段时间渐多渐热,但题材内容和表现方式上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譬如作为‘穿越剧',怎么用正确的历史观表现历史?现在的‘穿越剧'很难用历史观去衡量,  相似文献   

9.
将科学的人才观纳入科学的发展观视野中,我们看到科学的人才观充满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以科学 的发展观指导人才能力建设和开展人才工作是科学发展观对科学人才观的最高关照与要求。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被视为"科学"学科之一而享有"历史科学"之名.历史研究中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是以证据为基础的逻辑论证,而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是逻辑论证和试验验证,二者缺一不可.历史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主要证据(文字记载)大多具有客观性的不完备和数量的不充分;研究者不能完全摆脱自身既定因素(个人经历、倾向性、情感等)的干预和影响;结论无法进行重复验证.这些特点使历史学区别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各学科.历史学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非仅仅取决于它含有部分科学因素(逻辑论证),更取决于它对人类生活价值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穿越剧"成为中国大陆电视剧的主流。"穿越剧"作为一种新的电视剧题材,大部分改编自网络穿越小说,在荧屏上红极一时,甚至出现"未播先火"的现象,受到观众的热捧。除了本身的娱乐元素和故事情节,穿越剧中"穿越"这一行为也迎合了观众一些新的心理需求,例如对现实的逃避。本文对"穿越剧"的兴起原因、流行的因素以及"穿越剧"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2.
"格物致知"在《礼记·大学》中被提出,汉唐对之进行注疏,宋明注重义理诠释。宋元时期,"格物致知"与自然科学逐渐关联。明清之时由于受到西学影响,格致之学受到关注,在晚清,"格致"成为西学science的译词,学校也开设格致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为科学技术。后又以"格致"与"科学"混用,最终,"科学"作为science的正式译词得到了公认和广泛使用,"格致"或"格物致知"与"科学"又分了手。对这一历史过程的梳理,可以明确"格物致知"涵义的演变历程,可以分辨它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格物致知"和科学及科学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我们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也都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12年,穿越剧火爆荧屏。剧中的人物会因某个事件忽然从A时空穿越到B时空,可以肆意连接并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剧中人物在古代文明与现代智慧的碰撞和摩擦中产生的各种冲突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穿越剧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我认为是因为以现代视角观察旧时历史,会多了更多的审视、批判、洞明与认同。  相似文献   

14.
如果对发展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认识不清,发展研究就容易偏离正确的学科目标和方向.目前,发展心理学通常被定位为实验科学,然而,这是对其学科性质的一种错误认识.从学科历史角度看,发展心理学有独立的历史,它并不发源于、也不依赖于实验心理学.实验法无法用于研究真正的发展问题,那些基于实验取向的心理学理论基本都秉持"非发展的"观点.基于此该文指出,发展心理学并非实验科学,而接近于历史科学,它更应该被视为独特的发展科学.  相似文献   

15.
"教育起跑线说"符合现实逻辑,不能对其简单否定。教育起跑线的实践理性包括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两个维度。其中,科学理性强调教育竞争具有适度性、儿童成长具有起点差异性和自然节律性;价值理性强调对儿童和人内在的关怀,重视童年期教育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对人的身体、心灵和灵魂的全面关照,并开展丰裕的教育。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一起论证了"教育起跑线说"的虚妄,但要一步到位地摆脱教育起跑线说负面的实践影响却难以达成。改革教育评价体系等制度供给,进行更有力的其他教育资源投入,可以为践行教育实践理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穿越剧以影像连结起梦想彼岸和当下此岸的时空,让各种真实的现实和美好的幻境违背事实常理或是科学原理结合在一起,提升观众的审美愉悦性。但这种穿越时空的旅行,使真实本身在超真实中陷落,幻觉与现实混淆起来。大众只有在当下的直接经验里,体验时间的断裂感和无深度感,实现日常生活的虚拟化。穿越剧存在随意虚构历史、过度戏说、正确历史观缺失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穿越剧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力避雷同化和盲目跟风,不断更新,推出符合社会发展和公众审美需要的新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正>有效教学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上半期西方兴起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教学不仅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而且可以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测量和评价。所谓"有效"不是看教师的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或是有没有认真完成,而是要看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学到了什么或教师教的内容学生容不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8.
"回到马克思"有着不可避免的解释学情境,我们应该且必须回到整体的马克思。回到整体的马克思的关键在于找到马克思全部思想中最高的、一元的基础范畴。根据马克思本人的论述,我们认为,其学说中最高的一元范畴就是历史,回到整体的马克思就是回到整体的历史科学。历史科学不仅具有整体性、前提性,而且具有后哲学和后科学的性质。历史、实践、人是历史科学的三个关键词。回到整体的历史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关于马克思的诸多解说,有利于我们在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中把握马克思学说的独特规定性,对具体科学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11年起,由《宫锁心玉》《步步惊心》领跑的穿越剧火爆荧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但在这阵穿越风中也夹杂着"恶搞历史"、"粗制滥造"、"误导青年价值观"等异样声音,而且各种质疑越来越占据上风,先是官方多次发"限播令"对其进行社会意识形态收编,而后在市场经济潮流下,市场对穿越剧也潜移默化地进行商业收编。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期,科学史领域出现了从传统的"内部史"研究向"外部史"研究的迅速转向.简言之,科学史的"内部史"研究只关注科学自身独立的发展,重视科学发展中的概念框架、方法程序、理论的阐述、实验的完成,以及理论与实验的关系等,关心科学事实在历史中的前后联系;而"外部史"的研究则更加关注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等环境对科学发展的影响,认为这些环境影响了科学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因此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