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框架与技术创新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文章对“十一五”以来的168项低碳领域政策文本进行了梳理分析,摸清了我国低碳政策的总体情况,以及政策的数量、效力、手段等特征,明确了当前低碳政策的缺口所在。在此基础上,围绕“双碳”目标实现的阶段性特征,绘制了未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框架。最后,重点分析了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社会发展路径从资源依赖向技术驱动转变面临的挑战,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实施“双碳”目标的总体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加速推进,我国工业领域绿色转型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铜有色金属是重要工业原材料,铜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之一,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本文立足新时代“双碳”战略目标背景,全面分析了鹰潭铜产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现状,以及铜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和低碳技术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鹰潭铜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实施路径进行了研判,提出了推动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再生铜产业、延伸产业链、强化技术创新等发展路径,以及建立绿色制造体系、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和配套设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正处于经济跃升的关键阶段,面临能源安全与“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双重挑战。虽然能源安全是“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石,但部分减排路径会对能源供应、电网负荷等与能源安全直接相关的要素产生约束,两者难以同时达到目标最优化。因此,如何理顺、优化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的关系,协同推进两者发展,成为我国必须应对的挑战。电动汽车兼具节能、储能、减排等多方面效益,是保障能源安全与实现“双碳”目标协同发展的有力手段之一。文章以弱化政策间矛盾为出发点,提出建立以政策网络为保障、储能技术为立足点的双边整合协调系统,发挥电动汽车产业在构建兼容性政策网络中的保障作用,强化电动汽车在当前阶段的储能作用,联合政策—技术建立双边整合协调系统。  相似文献   

4.
面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系统性认识和行动方案、数字化手段欠缺等挑战,需要从理论层面探究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如何协同推进数字中国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本文基于对数据要素驱动创新发展和数据基础设施赋能行业数智化的本质特征分析,建构“数据-机制-使能”过程视角下数据基础设施赋能“双碳”的动态整合理论框架,系统论述碳中和数据银行的系统架构和这一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多维价值创造的多层次动态过程机制;同时指出该机制面临数据基础设施运行成本高、区域行业数智化和低碳化高质量发展协同难度大,以及“双碳”多线程、多路径目标实现阻力大等现实挑战,并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打通碳达峰碳中和数据融通壁垒、健全和完善新时代数据基础设施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略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行动是一项涵盖全域国土空间、国家主导全民参与、长期持续实施的巨大系统工程,需要有明确且兼具韧性和适应性的行动方略。文章在梳理“双碳”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行动方略、技术途径与科技支撑等问题,认为中国“双碳”行动的基本方略应该是坚持“一个基本理念”、实现“两个宏观目标”、贯彻“三路综合”与“四举并进”的技术路径、落实全域国土空间管控和产业协同发展的“五个统筹”宏观布局,强化气候变化、地球系统碳循环科学研究及脱碳、低碳产业技术变革。面向国家“双碳”行动的全球变化和生态经济学研究需要长期持续关注的核心科学问题,构建地球系统碳循环过程、碳储量及通量的多要素-多过程-多界面-多尺度协同监测体系,系统认知和精细评估中国区域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及增汇潜力。当前的迫切任务是构建和完善科学基础、观测模拟、能源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生态保碳增汇、国家战略与路径选择、协同治理与管理政策7个方面的科技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力行业相关主体制定电力转型发展路径面临领域广、内容多、可比性弱、协同难度大等短板问题,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转型路径分析与标准化解决方案模型的理论支撑,以电力行业内外部主体的行动方案为依据,提出基于专家评判法的关键词聚类分析方法,从供给侧、电网侧、消费侧和体制机制全环节的多维度拆解分析,实现电力转型核心要素提取,基于此给出被动赋能体系向主动使能体系过渡的电力转型发展路径分析,构建“双碳”目标下电力低碳转型标准化模型,并根据分析给出打造梯度化赋能体系、推动能源互联网升级、建立多方协同互动机制和认证机制等建议,为推动我国实现“双碳”动态治理模式、确保如期完成“双碳”目标任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国家战略目标,不仅体现了我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担当,也符合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城市在我国人口、能源消耗、碳排放中均占据主导地位,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文章首先指出城市能源系统在推进国家“双碳”目标中的重要角色及其面临的重要挑战。然后,以澳门为例分析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基本特征。最后,提出“推广需求侧管理为主、利用分布式清洁能源为辅、主动外购绿电为补充、发展智能化技术为支撑”的城市实现碳中和的技术路径,为推动我国城市碳中和进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下,化石能源利用面临新挑战。文章梳理总结了目前我国化石能源利用现状,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状况,提出了“双碳”约束下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思路,从煤炭高效燃烧与转化、石油天然气高效利用及煤化工“三废”处理方面提出技术发展建议,以期为“双碳”目标实现和新型能源系统构建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
“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实现安徽省低碳发展的关键环节。安徽省能源消耗以煤为主,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碳排放强度高于长三角区域平均水平,且既往碳减排政策执行成效偏低。为有效解决安徽碳排放基数大、与经济发展不匹配、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资源性产业占比过高、低碳产业发展滞后、技术创新水平不足等问题,应以“双碳”为目标从全方位加强顶层设计、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化转型、合理制定差异化产业政策、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方面推动安徽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如何充分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则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本计量方法测算上市公司的同行“双碳”政策感知,定量分析同行“双碳”政策感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对这种溢出效应机制进行探索。研究发现:同行的“双碳”政策感知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研发强度、专利申请量和专利获取量;该创新促进效应的重要渠道是“双碳”政策感知在行业与企业间的传递;外部环境、企业性质和行业特征是该创新促进效应的重要调节变量。本文研究结果验证了凝聚绿色低碳转型的行业共识,可以充分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并指出激励政策和给予特殊行业补贴的策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汪中华  成鹏飞 《资源科学》2016,38(5):909-917
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会出现碳锁定现象。中国处在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很有必要对碳锁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选用合适的指标来衡量碳锁定有助于理解碳锁定。本文通过测算1990-2014年中国碳汇量和碳排放量,用两者的差值作为碳超载量,用碳超载率(碳超载量/碳汇量)对碳锁定的程度以及变化趋势做出基本判断,然后利用ECM模型对碳锁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以2003年为界限,1990-2002年期间中国未出现碳超载,从2003年开始碳超载为正,以后逐年增加,碳锁定程度越来越严重;②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增加技术投入在长期和短期内对碳锁定都有抑制作用,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对碳锁定的影响在长期和短期内是相反的;③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中国碳汇量比2014年增加5%~15%的目标,以期在“十三五”结束时基本实现中国碳平衡。本研究以丰富中国碳锁定及碳解锁理论研究为侧重点,着重为中国碳锁定程度和碳锁定变化趋势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对中国碳锁定解锁路径提出借鉴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倩  高翠云 《资源科学》2018,40(10):2118-2131
当各地区减排成本增速高于经济增速时,单一碳排放效率指标已无法完整刻画减排情况。本文基于全局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Global NDDF)及其对偶原理测算得出2010—2015年中国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东部地区效率最高,而东北与西部地区效率最低;全国各地区总的碳减排成本增长率与经济增速比值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大部分地区总减排成本增速大于经济增速。这表明碳排放效率提升是以高于经济增速的减排成本投入实现的。数理推导结论表明,解决减排成本增速远超GDP增速的困境,需满足碳影子价格增速小于碳生产率增速。计量模型进一步证明,中国碳影子价格增长速度高于碳生产率增速导致了减排成本增速快于经济增速的困境。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以多元指标体系替代单一的碳排放效率指标,全面衡量减排能力;构建全国碳交易市场以缓解各地区碳影子价格异质性现象;持续推动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杨林  郝新亚  沈春蕾  安冬 《资源科学》2022,44(4):716-729
通过海洋渔业固碳增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其中的关键在于科学、精准、系统测算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本文剔除经典“可移出碳汇”模型中部分不具有碳汇功能的碳,把贝藻通过释放POC和DOC形成的碳汇纳入测算模型,基于2006—2020年中国9个沿海省份贝藻养殖产量面板数据,评估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并基于LMDI分解方法解构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提升的贡献因素,预测不同情景下2030年中国海洋渔业的碳汇潜力。研究发现:①2020年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达302.63万t/年,区域差异显著;②包含不具有碳汇功能的碳会高估海洋渔业贝类碳汇24.24%,而不考虑贝藻通过释放POC和DOC形成的碳汇会低估海洋渔业碳汇50.70%;③在当前注重规模效应的发展模式下,到2030年海洋渔业碳汇能力为335.51万t/年~399.92万t/年,碳汇增长潜力有限。基于此,应推动中国海洋渔业碳汇的增长模式向技术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转变,不断提高中国沿海省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持续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02—2020年,全球野火每年约排放73.2亿吨二氧化碳(CO2),为化石燃料排放CO2的18.5%;其中,林火碳排放约占野火碳排放20%左右(15亿吨CO2)。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林火释放的CO2呈增加趋势。例如,2023年5月以来的加拿大林火,截至8月29日已累计排放12.68亿吨CO2。我国在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的背景下,自2010年以来林火发生次数和面积显著减小,为减少林火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鉴于林火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温室气体排放源,需要建立全面、客观、公正的碳排放监测与计量系统,兼顾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排放、工业排放)和自然林火碳排放;特别是通过采取减少林火发生频率、降低火灾强度等有效手段,降低林火碳排放。针对极端林火预测和防控的世界性难题,急需构建林火风险识别、预警-预测和防控技术体系,并加强林火过程碳排放研究,建立更加科学、全面、自主可控的碳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5.
碳交易机制下造林碳汇项目投资时机与投资期权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先磊 《资源科学》2020,42(5):825-839
碳交易试点机制可为造林碳汇项目投资提供额外资金支持。但是,在该机制下造林碳汇项目的顺利开展仍面临着较大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充分考虑上述特征,从投资者视角揭示造林碳汇项目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和投资的期权价值,可为造林碳汇项目投资者的最优决策和政府推动造林碳汇项目投资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为此,基于实物期权最优投资时机选择理论,利用Faustmann-Hartman模型测度造林碳汇项目价值,运用动态规划法求解造林碳汇项目在项目前期规划备案阶段和项目建设阶段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和投资期权价值的解析表达式,并以湿地松为例,对造林碳汇项目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及投资期权价值进行了实证与模拟分析。研究发现:①湿地松造林碳汇项目在项目前期规划备案阶段和项目建设阶段的投资期权价值分别为0.12万和0.59万元/hm2,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分别为79.23和57.33元/t,理性的投资者只有在大于临界阈值时,才会从事立即投资,否则选择延迟投资。②碳价格波动率、碳汇交易成本、劳动力价格变量对湿地松造林碳汇项目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和投资期权价值有显著的影响;上述因素提高增加了项目投资的期权价值和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但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提高却延迟了最优投资的时机;③木材价格上涨、项目备案成功率提高将使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下降,即上述因素提高可缩短投资者延迟投资的时机。基于此,为促进造林碳汇项目投资、发挥林业在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碳价格波动调控政策和项目备案管理政策,并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碳汇交易成本。此外,考虑到林业投资所具有的长期性、公益性等典型特征及中国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未来相关部门还需建立和实施林业碳汇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16.
祁慧博  龙飞 《资源科学》2018,40(9):1822-1830
研究控排企业的林业碳汇需求,对于引导企业科学选择减排路径与有效发挥林业碳汇抵消企业碳排放的作用而言至关重要。以控排企业为对象,将其对林业碳汇抵消碳排放机制的认知与响应统一纳入贝叶斯网络,从而揭示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机理,并从林业碳汇减排量、抵消比例、价格决定、风险承担等多个维度进行仿真。研究表明:林业碳汇需求是控排企业自身及环境因素复杂作用的动态过程;尽管在森林增汇与减排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认知与认可,但面对当前充裕的碳配额及不明确的林业碳汇市场预期,控排企业期望林业碳汇占CCER的比例及购买林业碳汇的意愿并不高,且倾向于林业碳汇的价格由政府主导,而风险由交易双方共担。因此,激发林业碳汇需求须在掌握控排企业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碳交易制度创新,推进排放配额管理及林业碳汇融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同时稳定企业购买林业碳汇的收益预期。  相似文献   

17.
在考虑碳税和消费者低碳意识下,从供应链之间合同关系的角度研究合同形式对制造商减排及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首先求出分散式供应链下制造商的最优碳排放量和批发价及零售商的边际利润,然后求出减排成本分担和成本分担下纳什讨价还价模型下零售商的最优分担比例,并对3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减排成本分担和成本分担下纳什讨价还价模型中制造商的最优碳排放量要低于分散式供应链下制造商最优碳排量,其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均衡利润也要高于分散式供应链。通过数值分析,分析减排成本对于制造商和零售商均衡利润及分担比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低碳农业与农作物碳足迹核算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丹  张卫峰 《资源科学》2016,38(7):1395-1405
持续提高农业产量、提高土壤生产力、降低环境污染的低碳农业是21世纪发展的主旋律,碳足迹评价方法是支撑低碳农业技术转型、碳交易、碳标签等管理措施的基础。本研究收集了水稻、小麦、玉米3种作物的22个研究结果,发现碳足迹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建立统一的碳足迹核算方法体系,导致同一作物碳足迹相差达十几倍,例如水稻碳足迹从1895 kgce/hm2(ce:CO2equal,即二氧化碳等当量),到11 811kgce/hm2,而小麦和玉米的净排放却出现相反的两个结果,即固碳(净碳排放为负值)和排放(净碳排放为正值)。分析表明,主要问题在于模型边界、温室气体种类、数据获取途径、量化单位等方面不一致,因此需要重构作物生产碳足迹研究方法。本文提出了用生命周期方法量化农作物生产碳足迹的理论模型,提出以农业投入品上游排放、农田生产排放、以及土壤固碳为边界的生命循环为边界,量化全生命链条中的CO2、CH4、N2O等直接排放因子以及NH3和NO3-等间接排放因子,通过大样本数据建立关键排放因子的量化模型,实现区域性碳足迹的定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钢铁行业碳排放效率,运用双重差分方法探讨碳交易政策对钢铁行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分别考察地区异质性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对钢铁行业碳减排具有显著且持续的促进作用,使得试点地区效率值平均提升12.6%.但这种作用具有地区异质性,东西部地区较为显著,中部地区则不明显.碳交易政策可以通...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曲周县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碳效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突出地位,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掌握地区碳收支情况,对挖掘农田多功能性、发展低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制定农业生态补偿提供依据。本文综合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正核算了碳排放系数,从碳输入、碳输出、固碳三个过程对曲周县农田生态系统碳源和碳汇以及碳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曲周县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值为-3.30万t,当年可固定碳17.61万t。土壤呼吸、农用机械以及氮肥、磷肥的使用是造成碳排的主要因素。各乡镇农田生态系统碳源和碳汇情况有所差异,曲周镇等乡镇由于高投入低产出导致当年系统为碳源,而候村镇、河南疃镇等乡镇由于低投入、高产出导致当年系统为碳汇。曲周县农田生态系统虽整体表现为碳源,但仍具有较强的碳汇能力以及较高的碳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碳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