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减”背景下,随着小学课后服务步入“常态化”发展阶段,持续优化小学课后服务需要追问三个问题: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对象是什么?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基准是什么?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方向是什么?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对象是课程、管理模式和政策。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基准是学生的参与率、家长的满意度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的方向是推进“课程化”,规范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合理“外包”,创新小学课后服务管理模式;助力“双减”,实现小学课后服务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2.
美国“放学后计划”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已经发展成为校内外协同推进的课后服务系统。多渠道资金来源、多样化人员结构、多主体信息互通和多机构协同评估运行质量的实施策略,保证了“放学后计划”为儿童提供优质的课后教育,体现了“放学后计划”凭借立法引领发展、强调协作提供资源、重视评估改进质量的特征。美国“放学后计划”协同育人的理念和措施在提升学生学业水平、改善学生学习行为、保持儿童身体健康等方面已经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也在持续性发展中面临需求量大、资金不足、师资水平参差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3.
陈飞 《天津教育》2022,(19):111-113
<正>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为了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教学效果,各个地方都做出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而一些农村地区,面对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无人辅导的现状,具有针对性地提供了课后服务,使学生能在课后服务工作中获得良好的引导,实现课余时间的科学利用。本文基于一些地区、一些学校对课后服务工作的内涵及意义的认知不足,进行了课后服务工作的进一步探究,并对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实践进行了有效的优化与改进。  相似文献   

4.
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解决基础教育阶段的“下午三点半”问题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以及保障儿童的安全,加州的“放学后计划”内容完备,包括学业辅导、STEM学科知识、社会情感能力学习、健康知识等主要活动内容。为了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联邦和加州政府通过立法以确保“放学后计划”的经费来源、加州教育部牵头组织的官方与民间组织通力协作以确保人力资源、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监管以保障教育质量。加州的“放学后计划”兼具公平性及人本性,既覆盖了处境差异化的学生家庭,又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加州“放学后计划”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后服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社会、学校及家长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要求日益提高,小学美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课堂时间有限,很难展开丰富多元的教育,课后服务应运而生,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延伸和补充。开展小学美术课后服务的美育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也为部分家长解决了学生放学后无人照顾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制定课后服务规划,明确课后服务教学目标等多方面出发,阐述了小学美术课后服务的美育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课后延时服务是为解决家长接孩子难问题、促进学生发展而产生的。如今,“双减”政策下的课后延时服务是推动“双减”落地的主要抓手之一。小学低段学生每天放学后没有书面作业,期末也没有纸笔考试,因而,优化课后服务尤为重要。通过设立A段延时和B段延时,让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更具“弹性”,在时间上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和兴趣培养双线发展,优化课后延时服务课程质量;通过建立学生档案袋、利用信息化工具等方式优化课后服务评价机制,让学生课后服务的效果更具体化、可视化。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课后服务起步较早,在发展过程中把不断创新治理与全整规划相结合,促进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美国课后服务治理的动因源自纾解工薪家庭学生放学后看管压力,降低学生自我照顾风险,缩小学生放学后成长差距,提升学生社会情感技能与社会责任感。其特点呈现出遵循递归原则、以“有效”与“协同”为价值取向、以实践证据为基础明晰质量指标等特点。美国课后服务运行的治理对我国以系统思维为导向,整体规划课后服务;以多中心治理为行动逻辑,构建课后服务新生态;以教育智库为依托,探索课后服务政策决策与实践的新出路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解决儿童课后服务现实困境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加拿大安大略省课后服务在解决父母平衡工作与儿童放学后教育、促进教育平等、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安大略省对服务主体、服务内容、资金来源、服务评估进行规范,整体呈现出政策法规趋于完善,注重服务监管评估;政府发挥积极作用,多方主体协同育人;课后项目灵活多样,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育机会均衡化,保障儿童教育平等的特征。鉴于此,我国开展课后服务应完善课后服务政策法规,制定课后服务指南;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缩小课后服务教育差距;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构建课后服务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9.
“双减”政策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做到教育质量和服务能力共同提升,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需求,保障其发展。对小学课后服务实际情况开展调研,并立足于“双减”政策对课后服务所提出的新要求,从提高质量、教师活力、家校合作、资源融合和完善机制五个方面对课后服务的开展提供策略分析,可以解决课后服务所存在的问题,使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提质增效,实现全面育人。  相似文献   

10.
张蕊 《亚太教育》2023,(23):13-15
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实践的重要内容,它有效破解了家长因工作无法接孩子而将孩子交给课外辅导班的困境,赋予了学生自由学习和成长探索的空间。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语文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要打破简单的课堂讲授模式,避免将课后服务异化为“语文课堂”。为此,从“双减”政策角度切入,剖析小学语文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形式单一、作业枯燥、活动局限等问题,提出了构建个性化课后服务、设置高质量课后作业、积极开展拓展活动等对策,以期助力小学语文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双减”政策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11.
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建设是学校课后服务的中心工作,对落实“双减”要求、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可在农村小学开发“五育并举”的课后服务校本课程:感悟乡土文化,培育乡土情怀;探究二十四节气文化,提升实践能力;融合乡土游戏,提高身体素质;赏析民间艺术,提高美术素养;体验“农耕文化”,养成劳动观念,以此破解农村小学课后服务课程难题,实现农村学校教育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所一体化学校,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怀柔分校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服务家长需求,构建课后服务体系,不仅实现了课后服务“5+2”,更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葵园方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双减”教育政策地实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了小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小学阶段学校开课时间较短,加上“双减”政策要求学生远离课后辅导班,学生早放学之后的看护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课后延时服务政策出台.课后延时服务课程的开设方式,成为了当前最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为例,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开设实际,提出了几种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后延时服务的有效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课后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问卷法与访谈法对云南省H市小学生课后服务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发现H市课后服务已覆盖全市小学,教师群体普遍知晓相关政策;课后服务教育内容丰富,满足不同年级学生异质需求;课后服务校内组织完善,参与成员的来源广泛且多元;课后服务教育成效显著,“双减”政策正向效应凸显。调查结果也呈现出小学课后服务中的一些问题,即课后服务意识不充分、课后服务机会不均等、课后服务支持力度弱、课后服务评价机制待优化、服务主体权责难落实等。基于此,课后服务多方主体应从增进家长群体认知、拓展资源获取渠道、完善政策保障措施、构建常态督导机制来破除课后服务推进的观念障碍、扩大课后服务有效的覆盖范围、凝聚课后服务运作的多方合力、增强课后服务工作的实际成效,全面推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帮助家长解决接送学生困难,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开始实施课后服务工作。在学前教育阶段,家长也面临因下班时间和幼儿离园时间冲突而导致的接送难题,其中“双职工”家庭接送矛盾尤其突出。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开始探索实施幼儿园的延时服务工作,如北京大兴区于2018年发布了《关于大兴区小学、幼儿园开展低龄学生、幼儿“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将按照家长自愿、学生自愿、服务教师自愿原则开展免费的“课后延时服务”直至晚上6点半。  相似文献   

16.
“教—学—评”一体化是当前教育阶段大力提倡的指导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起到凸显学生本位、提升课程品质、聚合教学目标等重要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连贯性、有效性和精准性,将“教—学—评”一体化贯彻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时段,重视教学、教评、学评的层次性设计.基于此,文章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目标,深度探究了“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要求和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双减”后小学课后服务从发展走向繁荣,但至今为止课后服务仍面临着课程设置困境、教师工作边界与学科学习边界模糊化等问题;教育部“新课标”的发出及全面实施指明跨学科式的融合发展成为当下所需,而课后服务作为学校的延伸课程与自愿选修课程有更强的时空自主性,跨学科教学的引入在解决课后服务现存困境的同时,能有效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本文从探究课后服务如何实现跨学科出发,提出小学跨学科课后服务的教育生态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本文简称《指导意见》),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自此展开。课后服务是依据家长和学生的现实需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为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放学后校内教育。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本文简称为“双减”政策)提出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19.
伴随知识社会的到来,发达国家和地区陆续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进入到继普及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后普及教育时代”。“后普及教育时代”的教育功能、地位、作用和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正在发生着全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研究日本小学教育的美国专家发现,日本小学是一个充满生气、洋溢着友爱精神的儿童伊甸园。这一点突出体现在日本小学阶段教育的基础:三个“C”之中。本文即对三个“C”作一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