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为便于硬件实现,选择了一种块状结构的Block-LDPC码。编码算法采用与Block-LDPC码结构相对应的基于近似下三角矩阵的编码算法,这种算法无须改变矩阵结构,便可实现编码。高速移动下的信道模型是一类频率选择性信道现有的信道仿真模型,为便于硬件仿真采用频率选择性确定性信道模型中的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仿真模型。实验证明了该模型基本符合当前仿真需求。译码算法采用UMPBP_Based算法,不需要信道估计、复杂度较低,特别适合硬件实现。采用上述算法并通过Matlab编程实现了整个编译码平台的搭建。  相似文献   

2.
适于IR-HARQ协议的速率匹配删截IRA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非规则重复累加码(IRA)提出一种冗佘递增自动重传协议(IR-HARQ)且该自动重传协议的性能取决于速率匹配删截IRA码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用线性规划结合一维概率密度演化算法解决核心的速率匹配删截IRA码的设计问题,并给出了设计结果.仿真表明:相比于基于turbo码的相应方案,所提方案的性能在短帧(帧长1024)下大体相仿,而在长帧(帧长4096)下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相比于turbo和低密度校验码,基于IRA码的方案在解码的复杂性以及并行化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把无码率LT码和BCH码进行级联,构造了一类性能优异的级联码,并且提出了软判决迭代译码算法,应用在内外码的译码过程中,解决了错误平层问题。通过仿真可知,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二进制对称信道中,该级联码在很宽的信噪比下具有较好的性能,可以进行可靠的传输。  相似文献   

4.
对向下兼容DAMB系统中的信道编码进行了研究。在DAMB虚拟无线电Matlab仿真平台仿真时采用迭代多级译码方法,分别进行了一次和二次迭代;同时,采用二元Turbo编码,接收端采用串联迭代译码。在Matlab平台上针对DRM标准建议的多级删除卷积码(RCPC)和Turbo码的数字调幅广播系统两种编码方法,分别在AWGN信道和Rice衰落信道中进行了性能仿真。结果表明,Turbo码可获得比两次迭代多级译码更好的性能。在AWGN信道下,Turbo码经过10次迭代译码能获得近3dB增益;在Rice衰落信道下,Turbo码经10次迭代译码可以获得近2dB左右的增益。  相似文献   

5.
TD-SCDMA系统需要对基站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信道估计和联合检测.通过快速、准确地估计每个用户的信道冲激响应能够有效保障基带算法的实现.对低代价的Steiner估计器展开研究,利用midamble码,以简单且高效的信道估计算法,估计出了同一时隙内所有用户的信道冲激响应.最后基于在仿真链路中定义的4种信道响应,即原始信道响应、理想时延信道响应、后处理信道响应和最大值后处理信道响应进行了仿真和算法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Turbo码的编、译码原理和译码算法,重点对Turbo码在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瑞利衰落信道、莱斯衰落信道下的误码率进行了比较;通过Matlab仿真分析,探讨了Turbo码在不同信道中的优缺点及其适用环境。  相似文献   

7.
两边类型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two-edge type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TET-LDPC码)是一种高效的信道纠错码,其性能受到删余变量节点度( punctured variable node degree, PVN度)的影响。为了分析PVN度对TET-LDPC码纠错性能的影响,基于外信息转移图( extrinsic information transfer, EXIT图)估算了TET-LDPC码在不同PVN度情况下的门限值,利用门限值的好坏来分析纠错性能的优劣,进而通过选取门限值好的PVN度优化TET-LDPC码。仿真结果显示,经过EXIT图优化的TET-LDPC码具有更好的纠错性能。利用EXIT图优化分析TET-LDPC码的方法,比现有的仿真试值法更加简捷、直观。  相似文献   

8.
最早提出的线性疏散码是基于最大似然检测设计的, 当使用排序的串行干扰抵消(OSIC)检测时并没有好的性能.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线性疏散码传输方案, 来克服原先的线性疏散码在OSIC检测时的性能损失. 在线性疏散码编码器后, 在每个数据支路引入了一个交织器. 此外, 提出了新的线性疏散码传输矩阵计算机搜索准则. 新的搜索准则是最小化OSIC检测时的误符号率. 计算机仿真表明, 所提出的线性疏散码传输方案优于原来的线性疏散码.  相似文献   

9.
BCH是纠错能力可控的纠错编码,是循环码的子类.介绍了BCH码的编码原理和设计方法,在特定信道和调制方式下对经过BCH编码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BCH码在特定信道下的编码增益,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Turbo乘积码是一类易于硬件实现高速迭代译码的分组码,本文对单校验码为子码的高维Turbo乘积码的软输入软输出迭代译码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将其与QAM调制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简化的、便于硬件实现的联合解调译码方案,充分利用了高维Turbo乘积码优越的纠错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简化方案在高斯和衰落信道下的译码性能很好。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Turbo译码器的FPGA实现方案.译码器采用了Log.MAP译码算法和基于滑动窗的实现方法,可以对不同的Turbo码长进行译码.在Xilinx公司的Ve6vlxl30t-2ff484上验证了其实现的有效性:当码长为1434时,5次迭代,译码延迟374弘s,数据吞吐量为8.6Mbits/s.并在高斯白噪声下测试了Turbo码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12.
Golomb编码压缩算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视频图像处理、测试数据压缩等众多领域。本文设计了一种有效的适合硬件实现的Golomb解码器,并且完成了解码器电路的硬件实现。本设计采用有限状态机(FSM)与计数器相结合的解码结构,并且对有限状态机的实现进行了优化,减少了有限状态机的状态数。电路综合实验结果表明,此解码器的电路门数大约为120门,关键路径延时为0.7ns。该设计可扩展性强、硬件开销少,可在较高的工作频率下工作,并且可以作为独立的IP核使用。  相似文献   

13.
在全息存储系统中,数据在二维‘页’的形式进行存储时,会引入大量的突发错误和随机错误。为了将大片的突发错误离散开,使其变为单个的随机错误,就需要使用数据交织技术。文中提出了循环移位交织技术,并在全息存储系统中对这种交织技术和格型交织技术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循环移位交织技术能更有效地克服全息存储系统中产生的大尺寸的突发错误。  相似文献   

14.
全息原理是基于全息现象抽象提炼的基本原理.全息现象是指整体上的任何一部分或母体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包含着整体或母体系统全部信息的现象.全息理论在社会学和教育学中也得到经验性的迁移和应用.核心素养的提出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全息认识论来看,核心素养就是人的全面素养的基本全息单元,这也意味着这种素养的全息单元可以结构性复制到教育的任何一个环节或结构中.课堂教学是核心素养落实的最后环节,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全息认识论特点,构建全息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全息课堂依据结构、发展、重演三大原理和思维为本、知识为体、迁移为法、实践为基、素养为核、智慧为重、整体建构、全息发展八大策略构建.依据全息课堂原理和策略构建全息课堂评价方案,以评价全息课堂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深测量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水中温度和深度参数测量,应用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了基于高性能单片机、数字集成温度传感器和扩频通信模块的温度深度同步测最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以及部分源代码.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使用方便、工作稳定可靠并可组网工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并对全息平台的防震要求与防震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利用迈克逊干涉法,对设计的三种全息平台的防震性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说明,我系自行设计的全息平台的防震性能介于两种常用全息平台之间,基本能够满足全息照相的要求,并且利用该平台拍摄的全息相片所再现的景物清晰逼真.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含有级联译码或级联均衡译码的接收机提出了一个新的软输出维特比算法,该算法克服了传统算法中系统性能、时延和运算量之间的矛盾,在获得运算量和时延有较大下降的同时,保证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8.
The mapping of sample stimuli onto comparison stimuli and the nature of trial outcomes were factorially manipulated in a delayed matching-to-sample procedure. In the many-to-one condition (MTO), responding to a particular comparison was correct following several sample stimuli, whereas in the one-to-many condition (OTM), responding to several comparison stimuli was correct following a particular sample. Probabilities of reinforcement for correct responding to comparison stimuli were either differential (DO) or nondifferential (NDO). Four groups of pigeons were trained under four combinations of mapping and outcome conditions, MTO-DO, MTO-NDO, OTM-DO, and OTM-NDO. Testing at delay intervals of 1, 2, 4, and 8 sec revealed significant effects due to both the mapping variable and the differential outcomes variable. It was argued that the poorer performance obtained in the OTM condition was due to the differential prospective coding requirements placed on reference and working memory by this mapping. In the OTM conditions, a greater number of response codes had to be retrieved from reference memory and multiple response codes may have overburdened working memory, which has a limited capa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