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良义 《收藏》2021,(3):132-133
钱局铸制新钱时,为了省工省时,对原来的旧钱楔加工改造,再用来铸制新钱,一般是仓促而为,权宜之计,所铸之钱还带有旧钱的痕迹,叫做改模钱。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清廷在山西大同设立大同钱局,铸造顺治通宝钱,背右铸“同”字记局(图1)。  相似文献   

2.
汪洋 《收藏》2015,(10):72-74
由于受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战争等影响,清政府出现大规模财政危机,军饷严重不足。成丰三年(1853年),为筹措浩大的军费开支,清廷开始发行纸币“钞、票”,同时又令各省陆续铸造纪值大钱,由当十至当干不等。作为江南第一大钱局的江苏宝苏局,于咸丰四年初开铸当五十、当百大钱,至咸丰五年停铸,  相似文献   

3.
贾晖  刘伟 《收藏》2013,(5):88-90
清代早、中期的铸钱基本延续了明代沉闷的风格,匠气颇浓,格式单调。到了咸丰年间开铸大钱后,钱文才逐渐改由名家书写,且各地方局铸钱风格不再受京局严格束缚,遂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咸丰铸钱与早期铸钱相比有如下不同:1.开铸钱局甚多,除正在铸行的钱局外,不少已停铸的钱局又重新恢复鼓铸,另外又新开了几处钱局,合计达30局(这还不包括个别钱局在不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6,(13)
正咸丰是清文宗奕詝的年号。咸丰年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的高潮时期,民怨沸腾,清政府为了苟延残喘,在钱币铸行上大做文章,将财政危机转嫁到老百姓身上,相继推出咸丰通宝、重宝、元宝等种类繁多的钱币。咸丰元年(1851年)首先准备开铸咸丰通宝制钱。由于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钱局铸造制钱已很难正常进行,有些省钱局实际上处于停顿状态,即使开铸也是偷工  相似文献   

5.
《收藏》2020,(6)
正顺治通宝系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并有五种形式的铸钱,史称"顺治五式",即一式仿古钱(含光背、纪值、背圈星纹饰),二式背单字纪局,三式背"一厘",四式背"满汉文",五式背"满文"。最终,背满文钱确立了清代货币体系,获得了极大成功,直至1911年清朝覆灭才最终结束,其影响意义深远。是时,全国先后有近30个钱局开炉鼓铸顺治通宝钱。从顺治元年由京畿地区开始,伴随着清朝铁骑的南下征战,从北向南逐步推进,开始设局铸造光背或单字纪局的顺治钱。据《清世祖实录》载,浙江钱局于顺治六年(1649年)三  相似文献   

6.
倪清华 《收藏》2013,(3):88-90
清代早、中期的铸钱基本延续了明代沉闷的风格,匠气颇浓,格式单调。到了咸丰年间开铸大钱后,钱文才逐渐改由名家书写,且各地方局铸钱风格不再受京局严格束缚,遂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咸丰铸钱与早期铸钱相比有如下不同:1.开铸钱局甚多,除正在铸行的钱局外,不少已停铸的钱局又重新恢复鼓铸,另外又新开了几处钱局,  相似文献   

7.
清初,满清朝廷对铸钱的质量极为重视,除了委派满汉官员加强钱局的管理外,还规定如果某个钱局铸钱质量发生问题,钱局直接责任人要受处罚,钱局所在地最高行政官员,即总督、巡抚也要罚俸禄三个月至一年。另一项措施是由民众自行将不允许流通的旧钱和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新钱挑出,交与官府按值兑换,掺杂使用旧钱者也予以重罚。以上措施再加上悬赏举报的制度,顺治、康熙两朝的制钱,虽然多处铸行,但是基本上做到了朝廷要求的整齐划一。  相似文献   

8.
袁克林 《收藏界》2010,(11):82-84
"康熙通宝"于康熙元年(1662年)由户部题准、宝泉局率先开铸,并颁令将铸成的"康熙通宝"样钱颁发各省铸钱局,依式样铸造与顺治钱并行于市。但为时不久,即颁令各省局停铸,只保留户部宝泉、江宁两局仍照旧设炉座鼓铸。康熙六年(1667年),户部题准各省炉座铸钱,并添设宝苏局、宝鞏局、宝昌局等处铸钱厂局,仍按部颁康熙样钱铸钱。  相似文献   

9.
正清兵入关之初,由于战火未熄,时局未稳,仅由户、工两部分设宝泉、宝源铸钱局,铸顺治通宝。随着清朝政治、经济的逐步稳定,顺治元年(1644年),"户部议将顺治通宝钱式颁发各省镇,有应需鼓铸者,令定议开局。"各省镇相继题准,陆续设局开炉鼓铸。湖北省内曾设立荆州局、襄阳局、武昌局及郧阳局四个铸钱局鼓铸制钱,其中武昌局为省局,其余三个为军镇类钱局,这四个铸钱局对清初湖北省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恢复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顺治三年,"题准令湖广并荆州镇设局鼓铸"。荆州局设于湖广荆州镇,为清代湖北省设立最早的钱局,所铸制钱背有穿上"荆"(图1)  相似文献   

10.
吴昆 《收藏界》2013,(8):67-68
神秘的西域有着一段神秘的历史,有许多奇特的风土人情,也有着许多奇特的古泉,其中"新疆红钱"便是西域极具特色的钱币。"新疆红钱"是一个统称,始于乾隆皇帝统一新疆,设立了政府管理机构以及铸钱局,而铸钱的原料则使用了西域特产的红铜,因此叫做"新疆红钱"。乾隆后历代王朝都在西域铸造过红钱,所以"新疆红钱"大家族的成员非常多。它们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