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维的思想与佛家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关联,突出表现在其诗中“空”字出现频率颇高。文章以王维的“空”字诗为例,结合“空”在佛禅思想中的内涵,综合分析王维诗中佛禅思想的成因及王维诗禅交融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2023年新高考语文默写范围调整后,王维的《山居秋暝》依然在列。由此诗联想到王维其他作品,发现王维诗中不时会出现“空”字,这些“空”,有人与自然之“空”,人与人之“空”,亦有其人本身之“空”。  相似文献   

3.
盛唐诗人王维有“诗佛”之称,其佛教的“空”观思想在他的诗作中有充分的展现,主要集中一个“空”字上。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自然之“空”间接表达佛学禅意;二是以禅意之“空”直接体现自己的“空”观思想。“空”乃佛学之精髓,也是王维心灵追求的终极觉悟。  相似文献   

4.
王维晚期生活深受禅宗“空”、“寂”思想的影响 ,他将诗悟与禅悟融为一体 ,将禅心与诗境合二为一 ,其诗呈现出“空灵”、“寂灭”的色彩。他从禅宗的“明心见性”的观念出发 ,只关照自性之修习 ,视现实生活为幻象 ,其态度是消极的、淡漠的 ,这多少影响了王维晚期诗的思想价值 ,但如白璧微瑕 ,仍不能掩其光芒。  相似文献   

5.
王维深受禅宗影响,其山水诗创作呈现出清静空灵的艺术特征.空、寂二字常见王维诗中,其山水诗中喻禅、赋禅,诗禅相通,构成了王维山水诗的一大特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通则是王维山水诗的另一显著特色,透过一首首王维山水诗,我们领略到一幅幅优美、声色并茂的山水画.  相似文献   

6.
宋代大诗人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和画时曾作过一个著名的评价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诗曰 :“兰溪白石出 ,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或曰 :“非也 ,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兰田烟雨图》 ,按 :王维《山中》诗原句“兰溪”为“荆溪” ,“玉山”为“天寒”。)苏轼赞王维“诗中有画” ,目前学界一般认为是指以画理画法入诗 ,这当然是正确的 ,也是一个要点 ,但也并非就专指此一点 ,其所指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诗的题材。苏轼是在评王维的《兰田烟雨图》这幅描绘自然…  相似文献   

7.
王维晚期生活深受禅宗“空”、“寂”思想的影响,他将诗语与禅悟融为一体,将禅心与诗境合二为一,其诗呈现出“空灵”、“寂灭”的色彩。他从禅宗的“明心见性”的观念出发,只关照自性之修习,视现实生活为幻象,其态度是消极的、淡漠的,这多少影响了王维晚期诗的思想价值,但如白璧微暇,仍不能掩其光芒。  相似文献   

8.
王维的诗歌中不仅呈现出诗情与画面的完美协调,往往还包含着无限的哲理与韵味,即王维的人生之“道”——禅宗思想。文章从佛教“空”与“有”的关系、“胜事”的三重审美境界以及诗中蕴含的人生妙悟出发,围绕画面与人生哲理对王维禅宗诗展开深层次解读,为教师完整而有意味地呈现课堂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杨飞 《考试》2005,(10)
诗仙——李白,唐代诗人。其诗雄奇豪放,想像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贺知章赞其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故后世称他为“诗仙”。诗圣——杜甫,唐代诗人。其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历代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典范尊,其为“诗圣”。诗佛——王维,唐代诗人。他以禅入诗,开拓了山水田园诗的表现领域,打造出山水田园诗空明净逸的境界,故有“诗佛”之称。诗魔——白居易,唐代诗人。其诗语言流畅,通俗  相似文献   

10.
王怀义 《语文知识》2003,(10):41-41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王维(700-761),字摩诘,太原祁县人,后徙家于蒲州,玄宗开元九年(721)进士及第,上元元年(760)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奉佛,曾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佛,受禅宗思想影响甚深,以禅入诗,故人称“诗佛”“高  相似文献   

11.
王绩与王维适意诗创作的不同思想成就与艺术成就,是他们各自不同适意观的体现:王绩注重主体的自适;王维关注主体精神的“空”——“忘适”.两位诗人适意诗创作的相同之处在于均表现了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不同之处在于主体创作心态不同、读者审美接受不同、当代实践价值不同.  相似文献   

12.
试论王维诗歌的“神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到神韵诗,王维诗歌当首屈一指。然而,“神韵”二字在王维诗歌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起了何种作用?它赋予王维诗歌以哪些特征?是哪些因素,在什么情况下造就了王维诗歌的这种“神韵”?诸如此类的问题,尽管前人已有很多论述,恐怕还值得再费一番功夫。王维诗歌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独树一帜,其诗具有入画、通禅、协乐等特点,“诗中有画”、“字字入禅”、“宫商迭奏”等便是代表性的意见,至今仍有某种权威性。今人更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诗通过语言确立存在”、“诗意的栖居”、“诗意语言的神秘性”三方面对海德格尔的诗意语言作其简要的阐释,以此借用海德格尔诗意语言的这种视角,即诗意语言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语言,来重新赏析几首王维的诗歌。王维的诗以“秀雅”之名给世人清新、淡雅之意,后世人所看重的也是王维诗歌的那种闲淡、空寂、静清的审美意境,究其原因,与王维的通于禅理有关,佛理的意蕴在其诗意语言中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14.
王维(公元七○一年——公元七六一年),字摩诘,是唐代的大诗人之一.王维的诗,以写景见长.宋朝苏轼《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诗中有画”,正是概括了王维全部写景诗的艺术特色.而《辋川集》中的二十首五言绝句,又正是王维写景诗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5.
王维以“空”类意象入诗,多着眼于把精神或心性置于宇宙的化融之中,揭示的是艺术化的人生审美至高境界,而不是人生世相的当下现实关注,因而具有极高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对于王维这首诗中首句所言的“桂花”,一般人往往理解为常见的“秋桂”,可是第二、四两句点明了季节是春天,于是,有人就把诗中的“桂花”解释为“月光”。一九八○年七月,  相似文献   

17.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中学语文教材中就选了他四首诗。王维为人别具一格,诗也别具一格。历代诗评家,多称王维诗有“禅意”,本文试举几例,浅析王维诗中的禅意。“禅”,是梵文dhyana的音译,意为“静虑”。禅是佛教思想中的一  相似文献   

18.
关于王维“趋附”李林甫一说的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昌武先生在《唐代文学与佛教》一书中,曾提出王维“趋附”李林甫的问题。他认为,王维“对黑暗现实容忍、忍让”,发展的结果,是“不分善恶,甚至支持作恶”。他以王维的《重酬苑郎中》一诗为据,指责王维“结交了李(林甫)的书记苑咸”,诗中的“‘丞相’指李林甫。……以李林甫比曹参,不只是比拟不伦,而且是谄谀过分。”又以《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一诗为据,指出:“只要是对李林甫在开元后期到天宝初年的活动稍有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这些谀词与事实相距多么遥远。”因而得出王维对李林甫“趋附诌媚”的结论(《唐代文学与佛教》9…  相似文献   

19.
对王维《山居秋暝》的赏析,自苏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评价后,“诗中有画”已成为共识。本诗被认为是由“空山雨霁”、“明月照松”、“幽泉清流”和“渔舟唱晚”组成的一幅幽静的山林夜景图。尤其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更被誉为“诗中有画”的绝妙代表。而笔者认为,本诗中不仅仅有浓浓的画意,在这幅“诗中画”的背后,  相似文献   

20.
黄婕 《文教资料》2021,(4):16-17,28
诗眼是古典诗论中诗词创作和鉴赏的重要概念。古诗教学可以把"诗眼"作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以诗眼连缀全篇的内容和情感,探究诗歌的主旨意蕴。《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经典之作,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外还"诗中有禅",利用诗眼对其进行解读可以析意象得山色之"空",感诗眼凝诗境之"空",品诗眼悟心境之"空",在欣赏独特山色中感悟诗人充满禅性的空灵诗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