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红 《中国成人教育》2007,(18):144-145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钢琴教育中许多钢琴教学陷入了纯技法训练这种误区.鉴此现状,钢琴教学的内容必须在原有的技能学习、识谱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听音弹奏、移调练习、视奏练习与合奏练习.通过这种综合性的训练,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听觉体验及感受力.学生的演奏技巧才能演化为能唤起这种体验的、高度的音乐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钢琴是通过手指将旋律弹奏出来,从而传达出作品所体现出的内在情绪,塑造出音乐的形象。音乐的本身就是具有审美特征的,这一法则和人的听觉以及心理是密切相关的。本文通过从提高钢琴的演奏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正确塑造音乐形象;提高学生的演奏兴趣,体会钢琴作品的美;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论分析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用美学原则的视角去诠释钢琴作品,演奏钢琴作品,才能将作品完美的演绎出来。  相似文献   

3.
钢琴的学习,需要一双挑剔的耳朵。听觉能力的训练直接关系到钢琴演奏者对作品的音乐理解、作品布局、演奏效果等各方面的协调,在钢琴演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钢琴学习中听觉训练的重要性入手,分析音乐记忆力和音乐想象力中听觉训练的方法,研究钢琴演奏中旋律、节奏、多声部、和声不同要素的听觉训练,为进一步完善钢琴教学听觉训练体系提供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钢琴教学是一门授予学生演奏技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科目,但是目前很多钢琴教学都进入了注重演奏技巧而忽略了音乐表现力的误区中,导致学生的演奏毫无魅力.本文阐述了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意义,提出了教学中提高音乐表现力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掌握钢琴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来巩固钢琴基础,不断培养敏锐的听觉和内心歌唱性,达到提高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不少学生的演奏技巧很好,手指跑得相当快,很难的段落也能应付自如。可是透过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让听者听到的只是一片空白,演奏达不到感人的艺术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本身缺乏应有的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识。在学习一首新作品时只是把注意力放在音符节奏、速度是否弹对,手型、指法是否正确等上,而没有用心去分析作品应表现什么内容,应如何去表现等等;另一方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意教授与训练学生的弹奏技能,忽略了学生音乐感觉的培养。这两方面的因素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学习,还…  相似文献   

6.
拥有良好的音乐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必要前提,尤其是在钢琴演奏中,钢琴演奏者想要演奏出美妙声音,必须具有一定听觉能力,有敏锐听觉。本文就对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听觉的作用及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钢琴教学。  相似文献   

7.
在钢琴练习中视唱练耳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对于音准、节奏感,强化识谱及对音乐的听觉的能力,通过视唱练耳的训练能加强对音乐的掌控以及强化音乐学习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视唱练耳与钢琴练习的关系的分析,了解视唱练耳在钢琴练习的重要性,强化钢琴练习和演奏,在钢琴表演中展现出更多的音乐魅力。  相似文献   

8.
钢琴是一门技艺性很强的乐器,要掌握钢琴演奏技能,必须要有正确的、良好的练琴方法.在钢琴教学中,对于钢琴教师来说,不但要把钢琴的弹奏技巧教给学生,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练琴.本文从正确读谱、音乐听觉训练、技术难点把握几方面阐述了教师在钢琴教学中指导学生练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正确把握各种节奏,加强对特殊节奏的训练,是钢琴教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可以通过听觉的训练及其合作演奏等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节奏能力。  相似文献   

10.
音乐听觉是否敏锐,直接影响到演奏质量的优劣,因此,在钢琴学习中,要重视音乐听觉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