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一次展示课上,教师执教《狐狸与乌鸦》,时过半,师发问:同学们,我们来表演一下好不好?大家异口同声说好。两个同学早已来到讲台前,一位不待教师说便“自觉”戴上狐狸的头饰,另一位当然选择了乌鸦。老师早已放好一把椅子,扮演乌鸦的同学一下跃上去站在椅子上,顺手把一块纸作的“肉”叼在嘴  相似文献   

2.
《揠苗助长》是九年义务教育第五册的一则寓言故事,让学生理解寓意是教学上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一位教师通过创设语境,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结尾续编故事,让学生在自编自演中领悟寓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师:课文结尾处写到:“第二天那个人的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同学们想象一下他的儿子回到家后,会说些什么?“那个人”又会有什么反应呢?四人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深入小组讨论,场面热烈)师:哪两位同学上台来表演?好,你们俩上来。你们各自扮演什么角色?给我们介绍介绍。(生分别介绍自己扮演的角色。师为表演…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数数(情境:找朋友)师:同学们,你们愿意成为老师的朋友吗?现在老师要从在座的同学中找几位到台上来,你们唱《找朋友》这首歌,老师来找,好吗?(学生唱歌,教师表演,从学生中找十位到台上来)师:数一数老师找了多少位朋友?生:(齐数)1、2、3、4、5、  相似文献   

4.
[案例一]识字教学“人、大、天、夫”(第一册第四主题家》)师:谁能用动作把“人”字表演给大家看?(学生在讲台前面向大家两腿分开站立,并用手顺体态划了个“人”字。班上响起掌声。)师:还有不同的表演方法吗?生:有。(学生在讲台前侧身向着大家,向前迈开一步,手在自己身上比划了一个“人”字。全班同学又报以热烈掌声。)师:同学们表演得真好。谁能把“大”字也用动作表演出呢?(学生纷纷举手,争着要上台表演。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其他同学翘首以待。上台的同学面向大家,一边进行形体演:两腿分开,两臂侧平举,一边兴致勃勃地解说:伸直两代表一横,…  相似文献   

5.
案例:以下是于永正老师教学《狐假虎威》(人教版二年级)片断课例。师:下面7、8两节就是写它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得非常精彩。请仔细读一读,过一会儿,我请几个小朋友把这两节写的事表演一下。要想演好,必须先读好。(学生认真读书。之后,老师找了五位小朋友,戴上头饰,分别扮演文中几种动物)师:其余同学都来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  相似文献   

6.
马原 《语文天地》2015,(4):20-22
案例一(上课了,教师精神抖擞地快步走上讲台,与学生互致问候)师:上课伊始,我先做一个随堂调查,喜欢小说的同学请举手。(没有学生举手)喜欢诗歌的学生请举手。(依然没有学生举手。教师此时略显尴尬。他转身在黑板上书写了本课的课题“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看太阳”)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俄罗斯诗人巴尔蒙特的一首诗。请大家齐念诗题。(学生齐读诗题)(教师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的生平  相似文献   

7.
李军 《湖北教育》2008,(2):39-41
片段一师:咦,今天的讲台有些乱呀,谁愿意上来和我一起整理? (学生纷纷要求上台,一个叫王刚的学生直接跑上讲台)师:王刚擦桌面,我擦黑板,请同学猜一猜,我们谁先擦完?生:王刚先擦完。  相似文献   

8.
也许是受了京剧的熏陶吧,也许是性格的原因吧。于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和小朋友一起表演课文中的某一个情节,或者和同学分角色朗读,或者表演一个小品。使于老师的语文教学戏剧化了”(李伯棠语)。下面一个教学环节,就是一个语文教学生活化、戏剧化的生动的范例。这个教学环节的内涵非常丰富,耐人寻味。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背诗给妈妈听?(学生纷纷举手,于老师请一名小朋友到讲台前)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听好吗?想想,到了家里该怎么说。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师:好!(生背)师:我女儿真能干,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情境,产生问题师:听说我们班有许多同学哑剧表演得特别好。谁来表演一个?师:大家边看表演边想想,他们的表演说明什么?(教师先请一学生表演之后,再请另一个学生表演。)师:谁来说说他们表演的哑剧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10.
师:孩子们,咱们初次见面,你感觉和老师之间是不是有点陌生呀?生(齐):是。师:为了消除咱们之间的陌生感,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请大家推荐一位爱表演的同学。(生兴致很高,目光集中到一个同学身上,齐声喊其名。)师:有请!请你根据对老师所说的词的理解,用动作或表情表示出来,好吗?其余同学跟着他的样子来做。师:笑。(生做动作)师:皱眉。(生做动作)师:捂胸口。(生做动作)(全体学生学得很到位,之  相似文献   

11.
正一、范读导入,直奔重点师:老师先来给大家读一遍课文,同学们跟着默读。(配乐朗读,教师感情充沛真挚,读毕掀起掌声)师:这篇散文写得好不好?生(齐):好!师:好在哪里?好,这个同学积极举手发言,那就请你说说。  相似文献   

12.
片段一:情境导入、提出猜想师:(教师面带笑容走上讲台,师生互相问好后开始与同学交谈)同学们,听说今天是我们班曹正军同学的生日,是吗’(顿时有同学表示肯定,师生目光一齐投向了曹正军同学。)师:今天老师还特意为你带来一件生日礼物,希望你能喜欢。(教师把提前准备好的“跑马灯”取了出来。)曹正军:谢谢老师。师:让我们共同祝曹正军同学生日快乐,为他唱首歌好吗’(学生拍手低唱《生日快乐》歌,老师取出火柴,示意曹正军把灯笼里边的蜡烛点着。学生的注意力开始被吸引过来,并小声讨论着。)生:里边的图片还会动。生:里边的“动物”开始转了。师…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教师出题学生做学生任意报一个两位数,由教师组成“数字列车”。学生:(1)28,教师:28→16(2)15,15→5(3)87,87→56师:请仔细观察,第一节“数字车厢”和第二节“数字车厢”,这里有一个秘密,哪位同学能发现这个秘密?同桌可以交流一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很快都举起了手。)生:我发现前一节“数字车厢”中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就是后一节“车厢”中的数:2×8=16,1×5=5,8×7=56。师:你们同意吗?同学们真聪明!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开火车”的游戏好吗?要求:开数字列车,老师说前一节“车厢”,学生马上说出后一节“车厢…  相似文献   

14.
片段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师:在上课之前,老师特别想和大家做个游戏,谁愿意参加?好!请5位同学到这来,这里有4个凳子,当老师说开始,你们5位同学都要坐在凳子上,好吗?(好)师(背对5位同学):准备,开始!  相似文献   

15.
八年级有一节生物课为"生物性状的遗传",刚一上课,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问:"老师,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吗?"话音刚落,其他学生都大笑起来。教师随机应变利用这个时机导入新课,下面是摘取的教学片断:师:这个问题提的好啊!咱们先来做一个小调查  相似文献   

16.
引子:近来,某校高二(1)班学生早恋现象十分严重,班主任兼政治教师易老师辗转难眠……这一天,易老师手提一篮青苹果微笑着走进教室,然后将小篮轻轻地放在讲台上。同学们的眼光齐刷刷地盯着老师手中的小篮……教室里出现一阵骚动。今天又会上演什么样的精彩故事呢?师:同学们,你们看清楚今天我给你们带来的礼物了吗?不过,光吃还不行,我们得开展一场精彩的比赛。Areyou ready?生:Yes!师:今天,我们开展的活动都与苹果有关系。同学们,你们爱吃苹果吗?有哪些同学经常吃苹果呢?下面我们进入今天比赛的第一个环节。苹果问答师:请同学们踊跃参与回答…  相似文献   

17.
一、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师:关于我是怎样出生的这个话题,我们请每组出一位同学来代表小组交流,可以为他们进行补充和解释,也可以问问已经是一位妈妈的李老师。(请出一位学生。)师:你希望李老师和其它同学在听你介绍的过程中怎样做?生:仔细听。师:仔细听,支持你的介绍,是吗?生  相似文献   

18.
我最近听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现摘取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片断如下:片断一:用正方形纸折一折(师根据书上的要求,让学生把正方形纸对折,然后交流汇报)生:我折出了长方形。生:我折出了三角形。师:这个同学真聪明,我们还没学习三角形他就已经知道了,有谁和他折的一样?(师四周巡视一下举手的学生后,便展示了课题,并按书上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开始教学)片断二: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师:请同学上讲台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一个学生围了一个形如“”的图形)师:请大家说说这个同学围得怎样。生:老师,他围得太肥(胖)了,不好。师…  相似文献   

19.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做个数学游戏,好不好?生:好!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上任意的3个五位数,老师再写上两个五位数后,老师不作计算就能回答出五个五位数的和。(指名学生甲上黑板写三个五位数)学生板书出三个五位数:42870……①60014……②81003……③接着老师板书两个五位数:57129……④39985……⑤师:我已知道了这五个五位数的和是281001。生:老师,准对吗?(持怀疑态度)师:准对!不信,你们一起来计算出它们的和。(全班学生认真细心地计算着)生甲:老师,我算好了。它们的和确实是281001。生乙:是281001。生:老师你怎能一下子就知道它们的和的呢?师:好!我来揭开这个谜。(老师把自己写的两个五位数分别写在学生写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情境产生问题 师:听说我们班有许多同学哑剧表演得特别好。谁来表演一个? 生:我来。 生:我也来。 师:你先来吧!大家边看表演边想想,他们的表演说明什么?(教师先请一学生表演之后,再请另一个学生表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