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靳丽平 《华章》2007,(8):36
中日两国历史上存在东海海界问题,而东海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日本对日益崛起的中国的担心使得两国争端更加复杂.两国的摩擦有着必然的背景原因,本文重点在于分析中日石油争端的起因以及对未来的趋势做个简要预测.  相似文献   

2.
中日“春晓”事件的实质是对两国海洋权益的争夺,是对能源的争夺。根据国际海洋法的有关规定及国际惯例,日本在“春晓”事件中的一系列行为是没有法理基础的。中日双方应该在公平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和平谈判协商解决中日东海争端。  相似文献   

3.
试析中日东海能源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日本两国都是石油消费大国,两国在寻求安全便捷的石油来源渠道上不可避免地产生战略利益碰撞。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长,日本不愿看到近邻的再次崛起,通过挑起能源领域的争端想牵制中国的发展。不过中日两国经济的高度依存与互补性也会使日本不敢贸然采取过激措施,中日在能源之争问题上有合作的基础与必要。  相似文献   

4.
国际法视野下的中日东海争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法视野下的中日东海争端,是指中日两国围绕能源安全在国际法领域展开的关于东海大陆架划界的争夺和较量。在东海争端中,中国主张公平原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自然延伸原则。自然延伸原则在适用东海大陆架划界上具备坚实的国际法文本依据、地理法律事实依据、国际司法判例依据。日本主张的中间线原则不过是一种简便的划界方法,并不具备国际法原则地位,因此,日本无权将中间线原则强加给中国。  相似文献   

5.
中日东海争端,主要是指中日两国围绕能源安全在国际法领域展开的关于东海大陆架划界的争夺和较量.在东海争端中,中国主张公平原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自然廷伸原则.自然延伸原则在适用东海大陆架划界上具备坚实的国际法文本依据、地理法律事实依据、国际司法判例依据.日本主张的中间线原则不过是一种简便的划界方法,并不具备国际法原则地位,因此,日本无权将中间线原则强加给中国.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中国与日本在东海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的划分上存在着分歧。中国主张“大陆架自然延伸”归属原则,日本主张“等距离中间线”划分原则。如何处理好这一是系到领土争端的敏感问题,关系到中日两国的切身利益。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中日东海争议缘由,阐述两国在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不同主张,并着重对两国的主张进行法理分析,以探讨解决该问题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中日之间诸多的历史和现实争端中,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争端最为关键。由于涉及两国的国家主权利益,中日双方决不会轻易让步。中日东海争端无论最终通过协商解决还是提交国际法院解决,中国都必须为自己的主张提供足够的法理支持。本文对钓鱼岛归属及东海海界划分提出了自己见解。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归属的新一轮冲突暂告一段落。日本的盟友美国表示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全和合作条约》,这样使中日之间的领土争端又掺和进美国因素。通过对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的缘由进行历史分析,进一步分析美国因素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对中日解决钓鱼岛之争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史学文摘     
关于中日钓鱼群岛争端的几点认识一是能源问题介入,成为中日双方考量的新因素。20世纪60年代末之前,中日在钓鱼群岛一线的博弈尽管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但能源因素从未真正进入双方的视野。然而诚如前文所述,此后随着对钓鱼群岛附近石油的预期、两国经济的能源需要以及国际能源状况的波动,能源问题成为中日两国需要面对的新因素。二是中国崛起,改变着近代以来中日格局。近代以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日在钓鱼群岛一线始终维持着中弱日强的格局,日本完全处于攻势,而中国则相反,这解释了钓鱼群岛至今被日方实际占领的现实。中国崛起已成大势所…  相似文献   

10.
近日,日本政府启动授予其民间企业东海油气试采权的程序,严重侵犯我国的合法权益,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再次挑起东海争端,从而使东海资源开发和海洋划界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回顾中日东海之争的近期发展态势,从国际法角度进行法理分析和评介,试图寻求解决两国争端的理性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中日两国在经济、文化以及政治上越来越多合作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学习日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了解日本文化是学好日语的重要前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这一课题,开始对日本的文化背景进行研究和探索。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中国文化必定对日本文化有着很多的渗透影响,本文依据多年的经验针对日本文化影响对媒体教学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东海问题一直是中日两国关系的焦点,既包括石油争端,也有钓鱼岛问题,还涉及美国因素及中韩日3国的互动,可以说东海局势波诡云谲。一、东海地理概况东海是中国东面的太平洋边缘海,因位于中国大陆以东而得名。北接黄海(以长江口与济州岛为界)与韩国毗连;东北经朝鲜海峡与日本海相通;东侧是日本的九州岛与琉球群岛,经诸水道可通太平洋;南面为中国台湾岛,经台湾海峡与南海相接;西傍上海、浙江和福建海岸。东海海区东北至西南长约700海里,东西宽约360海里,总面积约77万平方千米。浅于200米的海域占总面积的2/3,有宽广的大陆架。二、东诲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从战略上讲,东海扼太平洋西部边缘海南北航路的要冲,居于中、日、韩3国之间,是东北亚与东南亚海上联系的纽带。经济上,除了丰富的鱼类资源外,东海海底还蕴藏有战略价值极高的钴、锰、钛、铁砂、锆石、金刚石等矿产资源。当然,东海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油气资源。三、东海争端中国、韩国和日本濒临东海,其中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但中日关系却一直比较纷繁复杂,两国既有密切的现实利害关系,又有复杂的历史恩怨。尤其近期中日两国之间围绕历史教科书、东海问题、台湾问题、日本“联合国入常”等问题产生不少摩擦,导致了两国在政治上互不信任、军事安全上互相提防、能源利益上相互竞争、国民感情上相互厌恶。而今年又是中国人民抗  相似文献   

14.
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与规范的总和。它既是一种是非判断标准,又是一种行为标准。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并以此约束每一个人乃至影响整个社会。中国和日本当然也是如此。然而,由于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及长达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使得两国在道德规范及行为规范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本文拟从对“内外有别”的剖析入手,观察两国道德及行为规范的异同,探寻中日两国真诚合作之路。一、“内外有别”的内涵及其在中日两国的现实反映中国是儒学的发源地,儒家道德自古以  相似文献   

15.
能源问题一直是困扰中日两国的和谐发展的首要问题。多年以来,许多学者在两国能源安全合作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之上运用博弈论的原理和模型,对中日能源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风险进行分析,为避免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884年12月,日本侵略分子和朝鲜开化党人借中法战争之机在汉城发动了甲申事变,随即被驻朝清军平息。此事引起中日两国关于朝鲜问题的交涉。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经过外交谈判,签订了《中日天津条约》,解决了两国争端。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地区大事记:(一)2004年1月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第四次参拜东京靖国神社,引起中国强烈抗议。5月29日,日本指责中国开发东海油气田“侵犯日本领海”,引发外交争端。10月双方官员就此开展淡判。中日东海资源之争明朗化。  相似文献   

18.
自5月下旬以来,日本方面对我在东海大陆架中国专属经济区内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提出抗议,不仅拒绝共同开发的建议,而且开始租用外国船只在日方单方面划定的中间线日方一侧进行地质调查,使东海大陆架争端趋向激化。中日对东海大陆架划分存在意见分歧由来已久,中国在自己的专属经济区内勘探和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也已十年有余,日方为什么现在向中方发难?这不能不令人深思。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能源和原料绝大部分依靠进口,因此不得不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了扩大专属经济区的范围,把大陆架的界限延伸到350海里,日本政府和与海洋开…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国与日本曾经有一段能源合作的“蜜月”期。但在即将进入新世纪的时候,中日之间的能源关系开始出现不和谐音,有关能源的竞争逐渐取代合作。这种变迁源于两国能源关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日间能源争夺是走向成熟的、正常的中日能源关系的一种阶段性表现,但从目前来看,双方仍以竞争为主。并且这种竞争关系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日本与澳大利亚的双边关系急剧升温,尤其是在安全合作方面,两国的频繁互动更是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广泛关注。同时,就日澳两国接近的原因来看,也有着复杂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本文在总结双方安全合作迅速发展表现的基础之上,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形成目前日澳"准同盟"局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