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冯婉蓉 《声屏世界》2012,(6):146-147
当前,平面媒体普遍面临着经营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之下,各媒体势必要求新求变,力争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经济专刊正是现代报业激烈竞争之下的必然产物。她不仅肩负着传统专刊对读者的服务使命,而且要成为报纸参与运作并渗透到经济消费每个行业领域的重要载体,更是报纸未来产业化运作和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的大平台。因此,目前各平面媒体的经济类专刊已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象。然而,当下市场上经济专刊的水平,却可谓良莠不齐,有的还在全面延续编辑部的编辑采写风格,与广告彻底脱离;也有的则全盘站在广告经营的立场上,把经济专刊彻底办成了软性广告的集散平台。这两种风格的经济专刊其实都不能很好地起到辅佐广告以及延续新闻的作用。本文作者以从事经济专刊工作12年的经历,总结了自己在都市类报纸《每日新报》和党报《天津日报》两张报纸做经济专刊编辑记者的心得,结集此文。文章从经济类专刊的定位、编辑标准、人员素质要求、内容要求、专刊的服务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读者需求的增加和报业竞争的加剧,增强服务性成为许多报纸的办报方针,并且不断繁衍出服务为特色的专业性报纸。 报纸的“服务”悄然兴起 各种为生活、学习、工作提供服务、指导的专刊、专版的出现,是报纸增强服务性的一种具体体现,许多报纸的专版专刊实用性很强。 在以常规版面和栏目提供服务之外,为了亲和读者,不少报纸还根据读者的需求及时地提供特别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当前,报业市场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扩版”、“变脸”成为触目可及的关键词。而生活专刊作为报纸扩版热中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已得到了很多报社领导的认可与重视。许多贴近百姓、生动活泼的优秀专刊,也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对地方性党报而言,专刊的内容无疑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与贴近性;而生活服务类版面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报纸单一呆板的政治宣传面孔,  相似文献   

4.
施翼 《新闻实践》2013,(9):41-42
2012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开启全媒体转型征程,从“读者时代”迈入“用户时代”,开始从平面媒体向全媒体华丽转身。为顺应浙报集团传媒变革潮流,2012年下半年,浙江日报服务专刊部《财经》专刊在满足用户需求上下功夫,报网、微博互动,创新展会服务性报道,在第三届“中国·浙江成长型企业投融资大会”(简称第三届“浙融会”)系列报道中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郭万盛 《青年记者》2006,(14):10-11
当绿茵场上不同的球队在激烈竞争的时候,场外不同的媒介也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竞争。 就平面媒体而言,参与这场“媒介赛事”的,不仅有体育类报纸,也有都市类报纸、专业类报纸。各类媒体不仅纷纷派驻记在新闻源头上展开竞争——例如仅晚报全国就有七十余家派出记前往世界杯现场,而且也依据报纸的定位和受众推出世界杯专刊——例如《广州日报》的《世界波》、《齐鲁晚报》和《生活日报》推出的《盛宴》、《经济观察报》专刊《世界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6.
报纸作为平面媒体,以其稳定、保留时间长等优.点渐渐成为受众依托和信赖的最好帮手。在此背景下,报纸的服务性功能显得更加重要。《生活报》王帮办工作室”就是真心服务读者的专版,她把最好的态度、最真的信息、最诚的帮助送给每位受众,从而增强了报纸的服务性功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报业的发展,报纸已不再是单纯的新闻载体,它承担着更为丰富的信息传播任务。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信息,报纸在服务性信息上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优势。而经营性专刊,已从传统的专刊中分离出来,成为报业广告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性专刊以其对商业领域的深入性受到商家的欢迎,同样,因其对特定商业领域大量的服务性信息引导了消费群体,可以说,它是商家和消费群体的一座桥梁,在广告经营中,它能为商家和读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也使广告经营更具目的性和可操控性。但是,目前许多专刊的运作观念和运作方式,依旧没有摆脱传统…  相似文献   

8.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专刊是指“报刊以某项内容为中心而编辑的一栏或一期”。副刊是指“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学术论文等的专页或专栏”。军报明确标出的专刊副刊有《军事论坛》、《学习与研究》、《生活与修养》、《军人与法》、《中国军校》、《国防军工》、《读者之友》、《长征》、《周末文化》、《光荣传统》、《军地两用人才》、《国防后备军》、《军人与健康》、《离退休生活》等。据统计,军报的专刊副刊的占总版面的1/3以上,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自明。总的来看,这些专刊副刊办得各具特色,受到读者的欢迎。专刊副刊由其担负…  相似文献   

9.
目前,专刊板块在生活类报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担负着为读者提供各方面的生活指导和服务信息的职责,体现出报纸的亲和力、贴近性和服务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报纸媒体经营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广告模式已难以满足客户和报纸发展的需要。各报纸媒体争相开辟专刊,并在专刊上下大工夫,除了刊登大量的服务信息外,还开办各种栏目,以满足商家和读者的需要。因此,专刊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那么如何使专刊更好地服务读者,提升媒体品牌,是当下各大媒体必须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杨咏  张未 《新闻传播》2005,(12):56-56
有关读者调查显示,受众阅读兴趣正发生从“看报纸”到“用报纸”的显著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市民群众或多或少地会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或急于想知道的事情,他们读报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也不仅仅是为了消遣,更为重要的是要找到与他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这就要求时事编辑能为其提供周到而翔实的服务——从政策服务、信息服务到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在报纸媒体中,没有哪个版面或专刊,会像“读书”专刊那样,离出版行业如此之近。本文结合多年从事读书专刊工作的经验,从图书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发布的环节出发,论述读书专刊编辑在消除目前普遍存在的图书过度“炒作”现象,为读者提供权威、公正、及时、可读的主流图书信息中担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张志民 《新闻窗》2010,(3):111-112
报纸版面是各类稿件在版上编排布局的综合体,它具有吸引读者和帮助读者阅读内容,显示报纸风格的功能。在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版面设计已经不仅是一种编辑学范畴的操作,而且是报纸产业形象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版式”俨然成为展现平面媒体编采业务水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汽车行业日渐繁荣,汽车专刊已经成为了都市类报纸继房地产专刊之后的第二大专刊。在武汉地区,已有汽车媒体逾百家,其中主流大众平面媒体均毫无例外地设有汽车专刊。《楚天都市报》都市车风创办于2004年,它自诞生以来,通过信息整合、活动策划以及一系列经营策略的运作,从诸多平面媒体的汽车  相似文献   

15.
柳毓 《记者摇篮》2010,(8):40-43
2010年,一系列带有3D元素的事物突然间成为全世界的热点,各个厂商纷纷将自己的产品向3D方向发展。平面媒体也不甘落后?3月9日,比利时最后一点钟报推出了全球第一份3D报纸。7月1日,大连晚报在东北首家推出了3D专刊,实现了3D技术与平面媒体的完美对接。大连晚报3D专刊出版之后,受到了主管部门、读者和客户的一致好评.当天报纸的关注度与阅读率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化,报纸中简单的专栏、专刊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发展:报纸的专栏、专刊在内容的单纯划分之外,已经出现以受众的社会属性为基础的划分以及立足于某类受众爱好的划分。各个报社纷纷在这个基础上,力图使报纸专栏、专刊“多元化”,专栏、专刊的内容更加“品牌化”。并且以专栏、专刊的“品牌”为核心,来牢牢锁定目标读者群体,培养目标读者群体的忠诚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张报纸的专刊,要想吸引读者主要靠的还是内容,专刊不同于副刊,它含盖内容非常广泛,有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体育的、生活的以及文化副刊。它也是现代报纸改革创新的一个新生事物。专刊为的就是让报纸更加贴近市民的生活,更能影响受众。因此策划活动,和读者产生互动,让专刊真正成为读者的一个生活乐园是编辑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向明 《青年记者》2004,(12):21-21
这几年,报纸最大的变化是专版多、专刊多,像电脑、旅游、通讯产品、房地产、汽车.证券等专刊,不仅内容高度趋同,还时常有貌似“新闻”的东西出现,它们要么是企业的“新闻发布稿”,要么是企业或老总专访,要么是产品及厂商的最新推介……更有甚,一些报纸还将整个版面“承包”出去,服务专刊变成了广告专版,专刊部、专版部变成了广告部(或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当代读者多元化、高容量获取信息的需求,近年来,各报的专刊、专版发展势头很猛。专刊、专版与综合性新闻版相比,具有出版时间、版位相对固定,内容在某一个单方面相对集中、并可独立成章等特点。以《济南日报》近期开辟的专刊为例,有“周未专刊”“文化周刊”“生活周刊”“电脑特刊”“经济周刊”“服务导刊”等,分别为每周一期,每期各自出四个大版,自成体系,给人以报中报之感。这些刊(版)做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如何,关键取决于  相似文献   

20.
修伟华 《青年记者》2002,(11):36-36
自1996年以来,在国内生活类报纸中,专刊的生存与发展经历了一番风雨。对专刊编采人员来说,既感受过专刊突飞猛进“扩张”时的喜悦,也体味过专刊“不知何去何从”的苦恼。但是无论怎样,目前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生活类报纸对专刊一直是重视的,从专刊所占的版面比例上就可以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