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永飞 《教育》2011,(11):18-20
家长委员会(以下简称“家委会”)这个词对于中国广大中小学生家长来说并不陌生,早在十几年前,一些发达城市的中小学校里已经自发形成了家委会,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更是将家委会的建立提升到了政策层面。成立中小学家委会是引导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共同推进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的关键,然而,在家委会的发展过程中,其究竟“管”了些什么?为何又出现了一些让人深思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2010年3月,山东省成立了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研究项目组,枣庄十五中成功入选首批家委会建设典型学校。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学校在家委会组织建设、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家长资源开发、家庭教育提升、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家委会科研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家长教育资源和家长民主参与学校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如何建设家委会并促进其健康发展?我们从学校所处农村环境实际出发,着眼于家委会是否有凝聚力、是否有活力、是否有恒力、活动是否给力和能否产生文化力五个方面,携手打造"魅力家长委员会",有如下几点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4.
2010年,我参加了第三期“上海~加州影子校长”项目。在Grant Elementary School,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除了校长Alan先生,学校里还有一位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主任。家委会主任每天在学校里办公、巡视,其自主程度令人咋舌。不仅如此,家委会还会参与学校每一个领域的管理,包括审议经费使用方案,其深入学校的程度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家长委员会是在幼儿园指导下,由家长代表组成、代表全体家长和幼儿利益的常设性群众组织.笔者采用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法等,对上海市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运作现状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家长选举"这一家长委员会组建方式效果最佳,幼儿园园长、教师、家长委员会成员和其他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家委会工作有利于家委会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清晨,崂山小学校门口。朱雅英留意着过往车辆,带领学生安全进出校门。身为家委会一员,这份风里来、雨里去的义务护航员工作,朱雅英一做就是三年。像朱雅英这样,家长们用质朴的言行表达着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崂山小学家委会的情况比较特殊,为了带动家长大胆进驻学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校长娄凤说,由于浦东发展的需要,地段内常住人口大量导出,位于浦东商业街区的崂山小学周围居住的多为来沪务工人员。忙于生计的他们把孩子交予学校后鲜少关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问题、学校的相关举措等知之甚少。2004年,崂山小学组建家委会,把家长请进校园参与竞选。在各班中选举产生5  相似文献   

7.
王强 《辽宁教育》2015,(8):12-14
日前,长沙一中学家长投诉自己孩子所在班级的家委会成员"收钱给老师送礼",杭州一名家长也向媒体反映,家委会要求每个家长交一个学期的班费——500元。在一些学校,家长委员会成了部分"领袖们"的委员会,遭遇普通家长的信任危机,家委会的主要内容和职责是什么?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2013,(5):41-41
2012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有条件的中小学都应建立家长委员会。我们班按要求成立了家委会。但一学期下来,我感到家委会形同虚设,家长不够重视、参与热情也不高,。效果并不好。不知今后该如何开展好这项工作?(河南段端)  相似文献   

9.
宋亮 《教育》2011,(31):32-33
教师节前夕,在温州左邻右里网站的论坛上,实名发帖的"亦赫妈"发出了一个标题为"家委会执意送礼,我该怎么办"的帖子,引起了当地家长的热烈讨论。最让大家受不了的,是家委会执意送礼的数额:每人750元人民币。一位家长忍不住发出这样的质问:"家委会,你到底要干什么?"关于送礼的"讨论""亦赫妈"孩子所在班级的家委会  相似文献   

10.
宋亮 《教育》2011,(11):21-21
对于山东省日照市的小学生家长吴远文来说,家委会这个词并不陌生。然而,对于家委会的作用,吴远文表示基本不了解:“我既不认识孩子班里的家委会成员是谁,也不了解他们做过什么事情。”《教育》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家长都像吴远文这样表示听说过家委会,并且自己孩子的班里或是学校就有家委会。感觉家委会和自己的权益似乎没有太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立华 《班主任》2013,(5):51-52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班级家委会在班级建设中有特殊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不少班主任却很难将家委会的作用发挥到位。原因:家长参与班级建设的主体性缺失严重1.家长的组成是多元化的,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教育合力,不少班主任便不再发挥其作用了。除了一些社会声望高的学校的家长素质普遍较高外,一般学校学生家长的价值取向、职业地位、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的高低不同,致使家委会很难在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段内形成教育合力。家委会还未来得及磨合后发挥作用,这个班级可能就要解散了。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引发广大家长对家委会的关注。来自方方面面的讨论很热闹,有人说,家委会没有存在的必要;有人说,家委会能起到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就看会不会用,作为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的重要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家委会在大家心目中到底什么样?且听家长、老师和专家怎么说——  相似文献   

13.
程斯源  施进军 《教育》2011,(11):32-33
教师节前夕,在温州左邻右里网站的论坛上,实名发帖的“亦赫妈”发出了一个标题为“家委会执意送礼,我该怎么办”的帖子,引起了当地家长的热烈讨论。最让大家受不了的,是家委会执意送礼的数额:每人750元人民币。一位家长忍不住发出这样的质问:“家委会,你到底要干什么?”  相似文献   

14.
家委会作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的正式组织,应当成为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阵地之一。但在工作实际中我们却发现,家委会发挥不了太大作用——有才能的家长总推脱没有时间,一些愿意参与的家长却总觉得能力不够。这就需要班主任仔细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切实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实现家校共育。  相似文献   

15.
程墨 《辽宁教育》2014,(10):9-11
正近日,湖北十堰某小学外出打工的家长回家乡开家长委员会工作会议的消息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没能及时履行家委会义务的家长不得不在放假后弥补。此事再度引起人们对家委会建设的思考。《教育规划纲要》第13章第41条"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中明文提出"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然而,伴随着家委会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社会对其质疑声也不断,摆设、傀  相似文献   

16.
章右 《教育》2011,(11):29-29
我国中小学校家委会制度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尽管如此,无论是对于国家、学校、学生还是家长而言,家委会都不得不办,也必须一直坚持办下去。  相似文献   

17.
宋亮 《教育》2011,(31):26-27
今年秋季一开学,儿子入读美国费城一所幼儿园的网友"夸子"就迎来了好事——当选了儿子所在幼儿园的家长委员会主席。这事在"夸子"的博客圈和QQ群里引起了粉丝和群友的关注。"夸子"的粉丝和群友,大部分是在中国各个学校担任家委会的家长。"夸子"的成功经验中国的家长们十分关心"夸子"是怎么当上美国人的家委会主席的。  相似文献   

18.
宋亮 《教育》2011,(31):21
对于山东省日照市的小学生家长吴远文来说,家委会这个词并不陌生。然而,对于家委会的作用,吴远文表示基本不了解:"我既不认识孩子班里的家委会成员是谁,也不了解他们做过什么事情。"《教育》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家长都像吴远文这样表示听说过家委会,并且自己孩子的班里或是学校就有家委会。感觉家委会和自己的权益似乎没有太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吴若果 《教育》2011,(34):5
家委会,即"家长委员会"的简称,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家校联系模式,旨在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了解、互相交流家庭教育经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机构,它的任务是代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丰富学校教育,让家长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去亲近自己的孩子,帮助班主任或学校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对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家委会久已有之,但目前一些学校的家委会,形同虚设,变味沦为"联谊会";投鼠忌器,家长有话难张嘴。目前家委会对学校参与和监督力度的大小,与校长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新生一入学,我们班级就成立了多元家委会。家长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智慧,突破了人数少、参与面窄的传统家委会工作方式,共有28名家长自愿参与,分工合作,各展所长。家委会由墨香部、数维部、外语部、艺能部、社品部和健体部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