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滕朝阳 《教育》2011,(12):11-11
前些日子,深圳年轻公务员廖某打骂父母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在媒体的深度介入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廖某向父母下跪,表达歉意和忏悔,也得到了父母的原谅。一家人和解是理想的结果,但这个案例背后,还隐藏着未被充分揭示的东西,比如隔代教育的问题。这个问题若不能得到解决,廖某与父母会否再发生冲突尚在未知,而事实上,这是一个引发很多家庭冲突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报答尚且不能够报答一二。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朋友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缺少和父母的沟通,不尊重父母的意见,甚至还有打骂父母的事情发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连父母都不能珍视,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2002,(22)
如何在不打骂的情况下进行教育?西班牙的“教育但不打骂”运动是去年6月开始的。在运动中,组织者为父母、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开设讲座,力图使他们相信,打骂不是教育手段。对此许多父母难以接受,他们认为时常打孩子几记耳光是必要的。人们向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但不打骂”运动协调员佩帕·奥尔诺咨询,他们  相似文献   

4.
便秘不仅给孩子带来痛苦,还会使肠内毒素吸收体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一、幼儿便秘的原因心理因素:心理学家将幼儿3岁这个时期称为“肛门心理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幼儿可以从肛门的排便活动中得到快感,但他们也可能用排便不合作来表现其对抗性。一种情况是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对孩子偶尔不能控制大便过分责备甚至打骂,或  相似文献   

5.
“望子成龙”是每一个父母的心愿。天下父母无不希望孩子热爱学习、追求上进。然而,有的小学生却总是使父母失望,他们整天贪玩,对学习毫无兴趣。即使在监督的情况下,也总是左顾右盼、心不在焉,一会儿要喝开水,一会儿要尿尿,摸这个、抓那个,时间很快过去了,但作业却还未做,真令父母头疼。对这种孩子,父母往往先苦口婆心,继而训斥甚至打骂,但往往并无效果,  相似文献   

6.
1.恶劣情绪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父母对孩子发脾气和带着怒气处理问题的现象,因为孩子不听话打骂孩子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父母看到孩子犯错误,怒气就难以抑制,自然都发作在孩子身上,而很少体会孩子的感觉。打骂对孩子的伤害不只是身体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客人面前懂礼貌,守规矩,并能得到客人的称赞。但往往很多事情常常把父母弄得很尴尬:如在饭桌上,孩子突然伸手端过对面的那盘红烧肉,旁若无人地大吃起来;当父母与客人谈话时,孩子不断地插嘴,一会儿要这一会儿要那;当与客人道别时,孩子却怎么也不走,甚至大哭大闹……这些有失体面的举止,均是孩子不礼貌的表现,往往使父母十分恼火,冲动时还会打骂孩子。  相似文献   

8.
据调查,中国87%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存在沟通问题。具体表现为不能相互尊重和理解,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随意打骂,缺少关怀等等。大多数父母几乎没有和孩子进行过真正的沟通,也不知道孩子心中究竟想什么。  相似文献   

9.
《家长》2004,(Z2)
不久前,参加中央综治办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进行的闲散未成年人犯罪调查的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通过对2000多名未成年犯和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调查资料的分析比较后发现,家庭暴力是未成年人产生不良行为的催化剂。本次对未成年犯调查显示,在犯罪前,当他们出现某些不良行为时,受到父母打骂常常不可避免。家庭暴力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调查结果表明,在家庭中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带给孩子的是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一是加剧了不良行为的产生。二是加剧了亲子冲突。三是经常在父母的打骂中…  相似文献   

10.
温柔的力量     
我在空闲时间观看了许多关于调整和改善亲子关系的节目,看后感触颇多.当看到那些因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怒目相向,指责或打骂孩子的父母,以及父母与孩子就像一对充满怨恨的敌人时,我就会感到痛心、惋惜和遗憾.  相似文献   

11.
刘丹 《父母必读》2013,(4):124-125
很多父母会因为孩子爱撒谎或者其他一些古怪的毛病,比如爱拿别人不值钱的东西而困惑不已,打骂、说教似乎也都不管用。其实,在孩子谎言或者问题行为的背后,隐藏的需求才是真正需要父母去关注的。  相似文献   

12.
厉育纲 《家庭教育》2014,(12):21-28
信息化的今天,各种育儿信息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视野,一边是“你真棒的损识教育.一边是“打骂成才”的“虎妈狼爸”。如何能够让父母在这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摆脱非此即彼的模式?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越来越强调在儿童成长基间要提供正向支持,在家庭教育中,就是不用打骂的方式,而是用正面管教的方式来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3.
《青年教师》2004,(6):50-52
揍死你。很不幸,如今仍有相当多的父母用打骂的手段来管教孩子。打骂孩子的时候,气愤至极的父母还常说这样一句话:“揍死你!”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和作用,但是,有时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常常会出现家长教育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在我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他既受到过母亲的指责和打骂,同时也得到过我这个父亲的鼓励、肯定与表扬.  相似文献   

15.
城乡小学生幸福感成分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小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父母的学历、职业呈显著正相关,城乡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小学生感到幸福的事件引用频数最多的为:休闲娱乐、父母关心、物质享受和学习,但父母关心、学习、休闲娱乐城乡小学生引用频数差异较大;不幸福的事件引用频数最多的为:父母批评打骂、学习压力、个性成长,但师生关系、休闲娱乐、同伴关系三项城乡小学生引用频数差异较大。城乡小学生幸福感既有相同成分也存在差异,生活满意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如何批评     
刘霞 《生活教育》2014,(7):121-123
经常有父母和我倾诉,说他们很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孩子的要求很高,看到孩子哪里做得不对,都会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可让他们觉得特别头疼的是自己的孩子似乎天生就不受教,无论父母怎么批评、打骂就是屡教不改。有的孩子甚至还会和父母进行激烈的肢体及言语的对抗。父母们苦笑着说:“孩子就是父母前世欠下的债,这一世是来讨债的!”  相似文献   

17.
正现在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但在教育孩子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让我们束手无策。此时,枯燥无味的说教或是强制性的打骂,往往只会事倍功半。这就需要教育者开动脑筋,想出各种良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正所谓"教子须有方"。◎游戏提示法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能将对孩子的要求融入简单有趣的游戏之中,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常听许多父母说孩子起床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德育》2020,(2):78-78
近日,共青团陕西省委课题组联手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出炉的“青少年家庭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因学习成绩产生的焦虑情绪在家长中明显下降,焦点集中在亲子沟通、互动、相处方面,约50%的中学生不再或极少与父母沟通,父母打骂孩子的数量明显提高。45%的孩子表示,当自己问一些问题时,家长不会乐于回答;48%的孩子表示,不觉得和父母在一起相处是快乐时光;73%的孩子认为父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最接近保姆或教官;88%的家长坦言,与孩子交流的最大困难是不知道和孩子沟通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孩子总归是孩子,身上或多或少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尤其在学习上的坏习惯,一旦被父母发现且"屡教不改"的话,父母就不能容忍,常常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  相似文献   

20.
莹莹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她爸爸妈妈都只上过初中,但他们对莹莹的学习督促得较紧,可莹莹的成绩在班里属于中下等。莹莹生性比较腼腆、胆小、内向,不爱说话,有什么事常闷在心里,从不向同学和父母说。一次,语文老师让她回答问题,莹莹回答不上,紧一旦孩子做了错事就对其进行斥责和打骂,孩子每天都在惶惶不安中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