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对<古文苑>所收<董仲舒集锄进行了考证,认为<董仲舒集叙>不是西汉人的作品,班固的<汉书·董仲舒传>更不是依据这篇叙所作,而是南宋人重辑<董仲舒集>时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檀晶 《图书馆杂志》2004,23(1):72-76,47
陆机作为西晋太康时期的代表作家,为后世留下许多天才作品。然而,其作品散佚情况十分严重。自宋代徐民瞻搜集整理了《晋二俊文集》本《陆士衡集》,其文集的流传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自清代至今,还未有人对其著作版本进行梳理。本文则将以时间先后为序作此整理工作,以期对其文集的流传作一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总目》总结了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历史经验,集四部分类法之大成。本文通过对总目子部小说类的立类标准、收录范围及小说类与史部杂史类、子部杂家类的区分进行分析,探讨总目小说类的分类与当时学术、社会发展的关系,并分析了总目对小说类的处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吴海 《声屏世界》2001,(4):38-38
14集电视连续剧《兵哥兵妹》迎着新世纪的曙光闪亮登场,观看后,不由使我惊喜,它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对主旋律作品的艺术展现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在艺术追求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似乎可以说,《兵哥兵妹》的出现,标志着江西的电视剧创作的艺术品位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5.
陈祥谦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5):136-139
《东方朔集》是编成较早的西汉文人别集,因从未就此集有过具体研究,故在梳理东方朔作品及此期别集编纂途径的基础上,从性质、内容、文体等方面入手,阐明和界定《东方朔集》属于别集,《东方朔》属于子部著作,并以此廓清东方朔文集与其子书如《东方朔》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钱锺书和杨绛夫妇在20世纪文坛同享盛名。钱锺书去世后,杨绛致力于整理他遗留的中外文笔记,结集出版了《钱锺书手稿集》,从中可见杨绛鲜明的编辑理念,即编者对作者"人"与"文"的熟悉程度,决定文集的质量层次;编者对所编辑作品的解读能力、决定文集的精确程度;编者的分类能力和命名能力,决定文集的特色与风格。  相似文献   

7.
康金声是我50年代末的学生,当时就爱好文艺,并有了较好的写作基础。他后来从事了中学和大学的教育工作,又搞了古典文学的研究,可一直没有间断过文艺创作。60年代初期以来,他发表了许多诗歌、散文、小说和文艺评论等,虽属业余创作,但有一定的社会影响。这次他把几十年来较好的作品搜集起来,汇为一个集子,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他本人来说,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对于文坛来说,又多了一本有一定分量的作品;对大众来说,人们能够借以认识刚刚过去的半个世纪的社会面貌,了解当时人们真实的心理结构和精神状态,因而颇具…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诗文集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据考证,“集”之名最早始于东汉,其后日益兴盛,数量繁多,并最终得以跻身传统目录学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之一。其中,辑集一家诗文作品者称为别集,汇集诸家诗文作品者则称为总集,而尤以别集亦即个人诗文作品集最为盛行。在历代进行诗文创作的庞大作者群中,有一个不太为人注意的特殊群体,尽管其人数不是很多,但其地位却绝不可忽视,这就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事件自动识别抽取是当前典籍主题挖掘研究中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其中事件触发词的识别是一项基础的工作,本研究旨在探索古代典籍中事件触发词自动识别和分类的通用方法。[方法/过程]首先运用LDA模型对动词进行主题聚类,归纳典籍事件触发动词的分类体系;并依据聚类结果与分类体系,初步构建触发动词的种子词集。在此基础上,通过语义相似度计算,对种子词集进行扩展,构建典籍事件触发词语义数据集。在实验阶段,以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左传》为例,对分类体系构建和种子词集扩展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典籍事件触发词识别方法可行有效,据此构建的事件触发词集具有较高可信度,未来可进一步扩大实验的样本数量及范围。  相似文献   

10.
一部颇见功力的基础研究著作──评《王绩集编年校注》潘裕民王绩是初唐时期一位较为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收入在他的诗文合集《东皋子集》(一作《王无功集》)中。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韩理洲先生的《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对王绩的作品作了认真梳理...  相似文献   

11.
吉虹 《新闻知识》2002,(4):51-52
张天云的《唯实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作为同事,有缘先睹为快,且有不少感触。张天云同志系陕西日报主任记者,80年代后主要负责政治方面的宣传报道。因他重视理论学习和研究,渐渐对评论产生了兴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他有针对性地写了许多短小精悍、笔力犀利的好评论,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关注。《唯实集》是从他近些年来发表的数百篇新闻评论中遴选出来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直面改革开放的现实,针对各时期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刻分析,褒贬扬抑,旗帜鲜明,针对性较强,可读性也较强;加之语言流畅,篇幅短小,多为千字文,许…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各种题材的图案集、图库类图书,因其实用、价廉、拥有广泛的读者,在图书市场一直长销。但细细审视,此类图书总的感觉,品位、艺术含量不太高,印制也稍嫌粗糙简陋。而且大部分精彩图例不多,且多雷同或重复,有的好版本因印数少又不易买到。读者亟需一套能集历年精彩作品之大成,在容量、水准方面能上一个层次既新又美的图库。由装帧艺术家鹿耀世先生编纂的《美术设计图库》正好满足了人们这个愿望。图库分人物、动物、花卉·纹饰、名胜·风景4卷。总共1 824页,选图14 500帧。全套图书作品精良,版式规范,印装精美,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13.
《居易录谈》《居易续谈》最早见于《学海类编》“集余游览”类,为《学海类编》编者删削王士禛《居易录》《香祖笔记》内容后改易别名而成。《居易录》《香祖笔记》卷帙浩繁,《居易录谈》《居易续谈》对王士禛笔记作品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也存在内容残缺不全、名称易致混淆、文字校勘不精等问题,对王士禛及清代笔记进行研究,应以《居易录》《香祖笔记》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古文真宝》,传说是宋代黄坚编纂的一部古诗跟古文合而为一的选集。在17世纪中叶以前中、日、韩三国均有广泛的影响,之后,此书在中国逐渐不受读者的瞩目,以至于几近佚失,反而在韩国和日本,此书因成为文人的必读书而非常流行。据本人的调查,《古文真宝》版本非常复杂,尤其是在几次重新整理的过程中,刻书人对原文文字、篇目和编排方式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动,例如,在中国本土刊刻的明弘治本收录了诗歌二百四十五首、文章六十七篇,日本的《魁本大字诸儒笺解古文真宝》本系统收录了诗歌一百一十二首、文章六十七篇,而韩国比较流行的《详说古文真宝大全》则收录了诗歌二百四十首、文章一百三十篇,篇幅上各有所不同。另外,从原文体裁分类而言,前集是按字句之长短和诗体而排列,诸本大略相同。后集即有明显的差异,如日本的《魁本大字诸儒笺解古文真宝》本系统是按文章体裁分类,则分为表、赋、说、解、文、序、记、箴、铭、颂、传、辩、碑、原、论、书、赞的十七体,日本的‘魁本’系统,则分为辞、赋、说、解、序、记、箴、铭、文、颂、传、碑、表、辩、原、论、书的十七体,正依内容性质分类,上承以《昭明文选》为代表的传统文体分类。但是韩国本主要是按照作品的时代先后而排列顺序,并没有按文体而分类。这些不同是如何产生的?估文真宝》的版本系统是怎样的?要回答这些疑问,关键的是要找到刊刻年代尽可能早并且可能更多地保持了原书面貌的《古文真宝》。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图法》的多层自动分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总结基于<中图法>知识库的多层自动分类项目的研究经验,分析训练数据、特征词选择、分类算法、类目体系和评估方法等因素对多层自动分类的影响.围绕<中图法>,对自动分类的适应性、稀有类别的处理、知识库更新、明显正确或错误数据的标注、标准数据集的制定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存世版本众多,历来争论不休。本文拟就重庆图书馆所藏的《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为例,对其版本情况做一个详细的考证。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17.
郭一君 《兰台世界》2017,(13):84-86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以其幼年和少年时代的生活体验描写的一部民族辛酸史。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折射出战争时期的人生百态。本论文试图通过作品中的汉奸人物形象进行分类分析,发现其共同特征,从而反思其所折射出的国民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18.
禾刀 《声屏世界》2009,(10):68-69
不知是因为央视刚刚拉起禁播30集以上电视剧的红线,还是因为对该剧本来就存有保留看法,仍由高满堂操刀的《闯关东2》并未成功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虽然媒体披露目前收视率尚可,但批评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其中一个重要观点便是,这部作品掺杂过多革命色彩,反倒淡化了第一部作品中的“闯”味。  相似文献   

19.
张勰君  梁建飞 《传媒》2023,(1):67-69
<正>《国王排名》是一部在2021年末备受年轻观众喜爱的动漫作品,一经播出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播出到第5集的时候就收获了B站9.9分、豆瓣9.6分的高评分值,并且随着故事剧情渐入佳境,更是数次登上了B站、微博乃至其他社交媒体的热榜。这是一部由日本知名动画公司“霸权社”Wit Studio出品的动漫作品。作为该动画公司成立10周年的一部重磅献礼作品,该作品没有让粉丝们失望,并且随着关注度和讨论量的快速增长还火出了圈,引发了大量非动漫迷的追更。本文将重点从叙事情节、故事内核和社交传播等几个角度讨论这部动漫作品备受年轻观众喜爱的原因,以为国产动漫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州集》的史料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州集》是元好问费时数十年搜集整理的金朝一代诗人诗歌的总集,共收录诗词2100余首,作者250余人。这部诗歌总集,既采录了作品,又为每个作者立传,是元好问首创的以诗存史的著作形式,对中国文学史、诗词学和来辽金元史的研究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作者无好问(1190~1257年),字裕之,为金元文坛首屈一指的文学宗匠。他8岁习作诗,被人誉为神童,11岁得到翰林学士路锋的赏识,14岁拜陵川宿儒郝天挺为师,从学6年,对他的学问根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郝天挺要求元好问系统学习诸子百家,融会贯通,不断章取义,不贪图捷径。严格的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