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甩发舞"是我国少数民族遗存舞蹈,主要是佤族和高山族女性的舞蹈形式.居住在云南境内的佤族,其风俗与台湾的高山族近似,因而这种舞蹈形式在这两个民族间最具代表性.本文就"甩发舞"的艺术特征和舞蹈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期在将来的表演和教学中对这种舞蹈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佤族,是我国保留原始部落社会形态时间跨度最长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全民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佤族《木鼓舞》、《甩发舞》等已传遍国内外,获得了文艺界的好评。专家们给予了“头发会跳舞的民族”之美称。佤族传统舞蹈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突出,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和开发创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苗族、水族、基诺族、侗族、瑶族、傣族、彝族、佤族等被称之为“温和的民族”,因为其特殊的居住环境、教育方式和社会结构,女性在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基诺族的民族舞蹈的表达方式更是具有男女有别的审美情感,女性主义美学色彩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相似文献   

4.
(一)撼人心魄的木鼓舞 罗正友   云南西盟、沧源地区的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古老而又富有特色的舞蹈艺术.佤族的木鼓声音铿锵有力,舞蹈节奏欢快,反映出佤族人民剽悍的气质和粗犷朴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在彝族悠长的历史发展中,舞蹈艺术永远伴随着彝族人民生活的转变而成长与发扬.艺术形式的演变往往揭示着一个民族社会的进化状态,而舞蹈艺术恰好最能充分展示一个民族的基本风貌和民族精神,所以舞蹈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社会思想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众所周知,舞蹈的呈现是综合性的,身体作是它的主体媒介,运用身体语言(动作律动)来进行舞蹈活动,同时结合身体辅语言(舞台、灯光、布景、服装等)元素共同呈现舞蹈表达的特色风貌.  相似文献   

6.
佤族的巫舞     
佤族巫舞宛如一块“活化石”,再现了这一民族的历史、风俗,同时折射出他们的宗教信仰、性格和审美意识等。深入研究佤族的巫舞,对研究这一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霞 《华章》2010,(33)
任何一门艺术的形成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民间舞蹈艺术亦是如此.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我国的民间舞蹈种类有上千种之多,在这些丰富的民间舞蹈中,由于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宗教信仰、所处地域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形式纷繁、风格迥异的歌舞艺术.一个民族的舞蹈涵融着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民间舞每一个特有的动作姿态无不受其特有文化的烘托,并与其特有的审美情趣相关联.只有把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在表演时不仅能展现优美的肢体动作,还能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分类和民族民间舞蹈涵盖的内容进行剖析,并结合当前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结合的现状,提出了剖析舞蹈动作体态、姿态的由来、了解舞蹈发源地的民俗文化,感受民族审美意识、舞蹈教育中充分重视结合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获取民族民间舞蹈发展最新动态的手段、抓住典型动作示范,提高动作的完美性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措施.旨在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都市人追寻原生古朴的民族文化的愿望日趋强烈.毫无疑问,这会给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文化的繁荣.而原生态舞蹈作为少数民族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满足游客对少数民族舞蹈的需求以及旅游对少数民族舞蹈的影响来说,将给“原生”文化的保护带来严峻的挑战.从原生态舞蹈的开发与特点、文化的传承与真实、游客与居民的双重利益等方面分析,贵州苗族舞蹈也面临着这一困境.  相似文献   

9.
张淼 《华章》2012,(26)
我国56个民族拥有着厚重的民族文化,而舞蹈艺术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承载着发展、弘扬民族文化的艰巨使命.藏族舞蹈教学始终作为“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一大训练体例,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训练意义.本人旨在通过藏族舞蹈“屈伸”这一动作,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剖析藏族舞蹈中“屈伸”的重要性,也借此呼吁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基础训练在整体教学过程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宫丽梅 《吉林教育》2005,(11):32-32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均有着厚重的传统文化,舞蹈艺术就是这辉煌历史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在舞蹈教学中,只有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丰富学生的民族舞蹈知识、积累学生的民族舞蹈素材,提高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保存民族舞蹈的风格,使其传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产生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文化是人的产物.不同民族所处的文化环境使得各民族产生了符合自身文化特色的不同于他民族的舞蹈形态,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又反作用于日常生活,促进舞蹈文化的升华.本文从文化的源泉生活出发,结合实例,分析了民族民间文化与舞蹈形态的关系,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架起了生活与本民族舞蹈间的桥梁,文化影响舞蹈形态,舞蹈促进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12.
民族舞蹈是我国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当前民族舞蹈面临着多元化的挑战,有逐渐被现代娱乐形式破坏和替代的苗头,高校民族舞蹈教学已成为传承与发展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对当前我国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高校民族舞蹈教学的策略,以期为改进我国高校民族舞蹈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胡晶莹 《贺州学院学报》2012,28(1):24-25,43
在中国各民族传统宗教仪式中,蕴含着大量与本民族、本地域历史、社会、民俗等相关联的文化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整体的宗教仪式去观察一个民族的气质特征,也可从不同角度切入微观地了解这一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从舞蹈的角度,运用舞蹈生态学原理对广西花头瑶“成人礼”仪式中典型舞蹈动作形态进行分析,探究形成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因素,对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红梅 《新课程研究》2010,(1):192-192,174
舞蹈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笔者从学生就业需要出发,在充分考虑学生基本素质的前提下,论述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应该在舞蹈专业理论、舞蹈基本功、幼儿舞蹈、民族舞蹈和流行舞蹈这五个方面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5.
汪红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252-252,254
在对少年儿童的美育教育中,舞蹈不可或缺。民族舞蹈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形象体现,引导少年儿童学习舞蹈特别是民族舞蹈,对于陶冶审美情操、增强爱国主义情愫、提升集体主义观念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族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虽然民族舞蹈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其发展也遇到了诸多问题,特别是高校民族舞蹈教育。通过分析民族舞蹈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不够丰富,过分重视舞蹈技巧,模式和内容过于陈旧等现存问题,从学校政策、课程设置、情感培养、时代精神等方面提出参考对策,为我国高校民族舞蹈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复杂多样的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对原生态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各种形态的舞蹈从原生态源流留到现代社会,逐渐成为当今民族智慧的结晶,原生态舞蹈作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其自身的永恒性和基础性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区域性民族舞蹈与原生态舞蹈之间的关系、民族舞蹈对原生态舞蹈的提炼以及民族舞蹈遗存的原生态文化特征和传承方式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民族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体现着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土家族中比较典型的舞蹈为例,浅析了土家族的宗教祭祀活动,从中进而了解土家族独特的民族祭祀文化.  相似文献   

19.
舞蹈是我国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原生态舞蹈,其在舞蹈语言,如:形态、节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民族特异性。舞蹈生态环境,对舞蹈特异性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将对社会、自然等环境对民族舞蹈特异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舞蹈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民族舞蹈不仅仅是一项人体肢体动作的艺术,也是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代表。它所展现的文化形态既包括传统民间舞蹈,也包括创编舞蹈,这两部分内容与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对民族的精神文化的发展、传统历史的变化以及人们舞蹈审美观的转变起着重要的作用。1978年以来,大批优秀的民族舞蹈作品涌现出来,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