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说明书的英译对中医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受控语言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对中药说明书的英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药说明书的英译存在术语标准化不足、语义精确度不高、句子冗长、篇章结构缺失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提高中药说明书英译的规范性和易读性,推动中医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王晓晖 《考试周刊》2013,(58):19-20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西方文化交流加强,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中医药逐渐走出国门。为了使中医药文化更好地传播并与国际医药界接轨,中医术语和中药药品说明书的英译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搜集大量资料,总结出中药药品说明书英译的常用方法: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等,从而对中药药品说明书合理的翻译方法及策略进行试探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模因论,特别是对等模因(equivalence),源语-目的语模音(source-target)为理论指导,研究在感召类文本英译过程中,在确保源语信息传递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可以最大程度的引起目的语读者共鸣,完成感召类文本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赵旭 《华章》2012,(25)
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化不断推进,中药产品说明书的英译对打开国际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解目前中药说明书英译的现状,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和归纳文献材料,分析的出:中医翻译为中药说明书的翻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中药说明书的英译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依然面临着许多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翻译单位”是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所选择的言语切割单位,选择合理的“翻译单位”可帮助翻译工作顺利进行.本文以中药说明书的中药名和功效语的翻译为例,从文本体裁、中医的语言特点和翻译目的三个方面入手,来验证以语篇作为中药说明书“翻译单位”的必要性.结果表明以语篇作为“翻译单位”,可以大大减少错译、误译,提高中药说明书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6.
受众视角下公示语英译审美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感召型文本的公示语,其英译要关照受众的期待视野。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奈达和纽马克的理论为基础,探析了受众视角下公示语英译的审美特点,即简约美、音韵美和人文美,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食品说明书是一种应用性较强的文体,有着自己独特的文体特征,其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形象。不少企业虽然也对食品说明书投以关注,却往往因忽视文化、目标受众、预期功能等因素而出现一些低质量的漏译、错译等翻译问题,从而影响了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功能主义目的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对食品说明书的翻译具有指导作用,在该框架下,通过对搜集资料的分析认为正确的翻译策略,应是以目标受众和文本所要达到的目的为依据,分别采用增译、编译、借用等方法对文本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财富。在将中医药产品推广至海外时,相关说明书本地化意义重大。而中医药说明书的功效、主治成分,因其文言属性,更是翻译中的重点。文章从这一重点入手,引入针对文言内容的解构环节——即针对机器翻译的译前编辑处理。同时,根据已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模式研究,提出了聚焦此类文本的"译前编辑+机器翻译+机辅工具+译后编辑"翻译新模式,并与已有翻译模式进行了翻译效率等对比,探讨了该翻译模式应用于中医药功效、主治类文本翻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说明书翻译既是一种营销手段,也是跨文化交际。说明书译文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种产品是否具有海外竞争能力。从说明书的交际目的入手,介绍了功能目的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明确了说明书的翻译要求,选用两个典型的说明书翻译实例阐述了遵循目的法则和忠诚原则可以使说明书翻译实践更灵活、更准确。如果译者在说明书汉英翻译实践中注意使用一些翻译策略,并灵活采用增译、删译、简译、改译、意译和直译等翻译方法,说明书的译文质量可以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0.
杨义豪 《英语辅导》2010,(4):176-180
旅游景区公示语独具特色,其翻译意义重大。本文作者根据现场实录的一手资料,归纳了景区公示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文本类型、语言功能为理论基础,结合纽马克的语义、交际翻译观,笔者提出了景区公示语英译的策略,以期提高景区公示语英译质量,实现其信息、感召、审美功能的有效传译。  相似文献   

11.
文章试图在Werlich“文本语法”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适用于酒店文宣文本英译的平行文本比较模式。通过对比分析中英文酒店文宣平行文本惯例等方面的异同.探讨酒店文宣英译所获得的若干启示,提出了酒店文宣英译可采用的一些翻译策略并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同一药方、四个版本的猴枣散说明书英译为案例,从说明书的名称、功能主治及文本结构三方面入手,对新加坡绿叶猴枣散、香港余仁生猴枣散、香港怡安堂猴枣散、广东宏兴天黄猴枣散的说明书汉译英策略进行分析。发现海内外中成药说明书翻译策略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为确保中成药被译入语文化接受,建议国内译者应遵循中成药说明书翻译的动机规范、过程规范和产品规范。  相似文献   

13.
陈亚忠 《新教师》2022,(4):70-71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 是与通过词、句、段组合在一起的连续性文本相对而言的一种阅读材料, 它更多地采用表格、图表、广告、说明书、目录以及地图等形式, 目的在于简洁明了地传达文本的内容和意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 对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阅读, 可通过图文等各种途径发现具有价值的信...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药越来越被重视,尤其是世界对中药认识的加深,中药说明书的翻译问题便突出地表现出来。本文就中药说明书所存在的问题和翻译策略方面,对中药说明书的翻译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为中药的国际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产品说明书是一种典型的科技应用文体。本文在分析产品说明书文体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汉语产品说明书英译的典型技巧,归纳了产品说明书英译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向来为翻译界所关注。由于语言和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古体诗英译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可译现象。本文以古诗《清明》的几个英译文本为个案,分析了古体诗中英文表达的差异,探讨了中国古体诗意境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7.
实现不同语言功能的文本在词汇语法特点、行文格式与规范上有不同特征。产品说明书翻译是典型的信息型文本,作为科技实用文体的一部分。承担着向消费者介绍产品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等多种信息的重要作用。其译文目的以及翻译策略与方法和其它文本有明显差异,例如词汇语法和体例上的差异。依据文本类型构建起的译文评价标准和原则.此类文本的翻译应遵循“读者第一”的原则,以体现译入语的表达方式、格式措辞。  相似文献   

18.
王才英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0):108-110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到中国旅游观光,旅游文本的准确、得体地翻译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旅游翻译的目的和旅游文本的特点,在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了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方法——适当的增译、适当的省译和适当的改译。  相似文献   

19.
施茵 《双语学习》2007,(8M):124-125,127
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向来为翻译界所关注。由于语言和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古体诗英译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可译现象。本文以古诗《清明》的几个英译文本为个案,分析了古体诗中英文表达的差异,探讨了中国古体诗意境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20.
以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为出发点,探讨公示语的文本类型。作为一种具备感召功能的文本,对公示语翻译时要做到以读者为核心,以文本效果为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