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尹敏  边陇菊  申祥国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256+185-256,185
生态防护边坡工程可以缓解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具有重大的生态和工程价值。生态防护边坡的施工技术主要有植被砼施工、客土喷播施工、三维植被网喷播施工、普通液力喷播施工。  相似文献   

2.
岩质边坡植被重建后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方帅  徐礼根 《科技通报》2009,25(4):503-509,514
边坡是在公路和矿山等建设中产生的裸露坡面,边坡植被则是在这些坡面上人为重建的护坡植物群落.虽关于高速公路建设和采矿等对周边环境的生态影响已有较多研究,但专门针对岩质边坡植被修复后的生态评价标准则鲜有报导.本文结合我国公路和矿山边坡复绿工程的实践经验,初步构建了岩质边坡植被重建后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将该体系划分为五个层次:边坡植物个体与环境的评价、边坡植物种群水平的评价、边坡植物群落水平的评价、边坡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的评价,以及边坡景观尺度的评价,通过贡献权重将这些指标进行整合得出边坡修复植被的生态评价得分.该评价体系有易操作、针对性强、综合性高、时空跨度广等特点,能弥补当前我国边坡植被修复工程效果评价中生态评价标准之欠缺.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推进我国公路和绿色矿山生态边坡的顺利发展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保障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公路沿线生态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高速公路路基边坡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路段,其防护措施历来受到公路建设者的高度重视。随着高速公路理念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边坡防护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速公路的发展需要,注重植物景观营建的生态防护已经成为未来边坡防护的主导思路。本文试图结合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相关内容和理论,对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有效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措施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设计的方法及其重要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一高速公路边坡防护设计的典型实例,以供以后公路工程在边坡防护及环保施工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挂网喷混植草在高速公路边坡(挖方)绿化中的应用实例,说明了生态防护突破了以往工程防护的概念,成为边坡防护较为理想的防护手段。  相似文献   

6.
边坡生态防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边坡生态防护的主体是植物。对于边坡生态防护植物的选择,需综合考虑边坡坡度,边坡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土壤结构和土壤厚度,当地降雨和气温,以及种植目的等。  相似文献   

7.
杂草在边坡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星慧 《青海科技》2006,13(3):42-44
边坡的植被防护日益引起世界的重视。本文阐述了边坡植被的生态功能,通过试验总结出边坡生态恢复中植物品种的筛选、边坡生态恢复的方法及其应用,为今后边坡区域的生态恢复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生态护坡是兼顾多学科,由植物和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新型护坡技术。通过在乐昌峡水利枢纽右岸公路工程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为类似边坡防护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袋与植生袋防护技术原理及一般的设计原则,其次对生态袋及植生袋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随后将其与传统边坡防护技术进行了经济性对比分析,最后对生态袋、植生袋在铁路路基边坡上的应用给出了建议:a.生态袋、植生袋宜用于不适宜植物生长的粗骨料路堤边坡及岩质路堑边坡;b.路堤生态袋防护应加强排水设计;c.路堤边坡生态袋防护施工时应确保通过联结扣与土工格栅有效连接。  相似文献   

10.
张赛  陈振峰 《科技风》2011,(11):244+276
本文研究了井冈山铁路开挖边坡应用喷混植生技术进行生物防护的全过程,总结了一套有效铁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在试验研究基础上,结合生态系统演替理论,认为在铁路边坡生态恢复过程中,喷混植生基材大大缩短植物演替时间;草灌结合方式使植被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草本植物向木本植物演替过程;开挖山体原表土对边坡植被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体现了国家以强制手段实施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政策导向.本文结合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突出以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水土保持三类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功能保障为核心,在摸清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现状的情况下,明确了不同生态功能红线区的管理要求和保护方向,为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初步分析了高等级公路坡面防护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几点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矿业开发是一种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政府应完善矿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撑体系,完善矿业生态环境立法,建立和健全矿山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和监测体系,引导矿业开发过程中重视生态保护。矿业战线干部职工应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加强科学管理和治理,完善各类制度,将矿山环境成本纳入矿业成本,实现矿产综合利用,减少尾矿排放,保护生态环境,走生态矿业之路。  相似文献   

14.
The region of Sanjiangyuan (meaning "Source of Three River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the origin of three of China's major rivers - the Yellow River, the Yangtze and Lancang (named Mekong when it leaves China). Encompassing 16 counties of the four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s (Yushu, Guoluo, Hainan, and Haungnan) in northwest China's Qinghai Province,  相似文献   

15.
紫色丘陵区坡坎生态系统资源组合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紫色丘陵区坡坎生态系统,该文采用典型调查法对坡坎生态系统的光热、水土与植被等生境条件予以调查分析,综合评价其资源组合特征。结果表明紫色丘陵区不同地形部位的坡坎生态系统,其小气候、土壤及植被等资源特征不同。逆倾陡坡坡坎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状较差,雨后径流水分易于泄去,植被类型较为单一;顺倾缓坡坡坎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含量高,雨后径流入渗快而易于保蓄,光热资源利用充分,对农田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温湿调节作用,植被组合结构完整,类型丰富;梯地边坡与田边地埂坡坎生态系统,受人为耕作影响大,土壤养分含量较高,能得到梯地、稻田连续的水分供应,可利用的光热资源充足,覆地植物种类多,鲜生物量大。  相似文献   

16.
滨海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也为湿地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是地球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类型。同时,滨海湿地也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已成为全球变化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变化敏感区。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以下简称"黄河三角洲站")围绕我国滨海和河口湿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国家战略科技需求,致力于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陆-海相互作用过程、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主线,基于长期定位监测和野外控制试验,量化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汇现状、规律及其驱动机制,明确了水文过程与水盐运移对滨海湿地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揭示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与适应规律;构建了退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提出了"健康滨海湿地"理论与技术模式,研发了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实现滨海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协同发展,丰富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滨海湿地生态学。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基础数据、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弥补了我国特别是北方河口三角洲湿地长期观测研究的不足,也使得黄河三角洲站成为国内外无可替代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基地,为提升我国滨海与河口湿地研究的理论水平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深刻认识构建西北地区生态保护格局的重大意义基础上,系统归纳了西北地区生态保护的成效以及面临的新问题、新趋势,研究提出了“两域(流域)—六区(核心生态功能区)—多点(关键生态点位)”三位一体的生态保护总体空间布局,并从围绕六大核心生态功能区实施保护修复重点任务,开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建设、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提升、生态保护机制改革创新三大重点行动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构建西北地区生态保护新格局的关键路径,以期为我国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多西北贡献。  相似文献   

18.
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成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地球第三极的核心,地理环境十分特殊,全球生态地位极为重要。2009年2月18日,国务院第50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提出用近5个"五年规划"期的时间,投入资金155亿元,实施保护类、建设类和支撑保障类三大类10项工程,基本建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截至2015年,一期工程顺利实施完成。根据中科院与西藏自治区科技合作座谈会精神,在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和"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下,完成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成效评估。结果表明,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完成了阶段目标;高寒生态系统结构整体稳定,生态格局变化率低于0.15%;生态系统服务稳中略增,增幅3%—5%。但西藏生态环境脆弱,筑牢屏障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