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人们对于大学校长角色的期望非常高,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把大学校长看作是圣人,看作一个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能力上都要比普通人高许多的完美角色。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要成为一名理想的大学校长,必须具备多种个人品质。但是,大学校长不是神,首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在要求他们具备优秀素质的同时,我们也要让大学校长走下神坛,把他们当作普通人来看待和关怀。  相似文献   

2.
从使用频率和使用条件限制两方面对“或者”与“还是”“在”“无论……都……”中的差别进行分析得出,二者不仅在使用频率上有很大差异,而且使用条件也有很多不同的限制。这主要是由“无论……都……”或者”与“还是”的结构、语义等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李友唐 《教书育人》2008,(10):21-21
在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育有了许多变化。无论在教育方针上,在办学方式上,在考核、入学办法上,还是在教学方法改革上,都摸索出一些新路子。如今,我国中小学教育已不再追赶某个东方的、或西方的某位教育家的“先进”了,虽然还是有选择地向西方优秀的中小学教育学习,但是我们已经开始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了。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国人来说,2008年注定是一个特殊的、标志性的年份。这一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一方面可以检阅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另一方面必须反思和检讨以社会公正和腐败为核心的一些问题。2008年将以成功地举办了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以及神七的成功而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册。不论是官员还是小民百姓,不论在商界还是在学界,人们说话的口气明显变大了,不论在话语中还是心理上,无不透露出我们是大国的意味。  相似文献   

5.
崔文静 《文教资料》2013,(35):83-85
梁启超的“新文体”别具特色,在近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无论在中国的思想史上还是散文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从语言,形式,内容,思想等几个方面简要论述梁启超“新文体”所呈现的部分特征,并从社会变革的角度分析这些特征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知与行的关系本来就是不可分的,无论在中国的古代,还是现代。中国古人对知、行的界定不同于我们之处,在于知与行不仅仅是认知领域的范畴,同样也是道德修养的范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只有从这一意义上去理解才是惟一正确的。简单地认定“行先知后”是唯物主义经验论,“知先行后”是唯心主义先验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波动图像与振动图像都有双函数线,易于混淆,又有本质的区别。在分析解答上又异曲同工,无论从质点振动上还是波形平移上都可突破。  相似文献   

8.
2010年11月27日闭幕的广州亚运会,中国代表团以199块金牌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以1990年亚运会为起始,20年来,中国竞技体育在五届奥运会和六届亚运会上,将金牌战略发挥到极致。从1990年开始,在总共六届亚运会上,中国军团无论在主场还是客场,都是金牌和奖牌第一大户。  相似文献   

9.
浅论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化无论以人为出发点还是归宿,无论从伦理角度还是从哲学、宗教、甚至审美的角度看,人文精神都是其基本特征之一,而且在高度和深度上都对西方的"人文主义"有所超越.从对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儒、道、释的分析中论证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无论从难易程度,还是题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如何让"差生"变为"明星"呢?作者结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二十余年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周方银 《高中生》2012,(34):35-36
目前存在一种"机会窗口"的观点。某些自认与中国有矛盾的周边国家认为,中国迟早会取得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从长期看,时间对他们是不利的。但从中短期来说,中国在崛起以前有一个相对脆弱的时期,在这个时间内对中国发难,可能是最好的时机。这样一种认识,导致中国周边的一些问  相似文献   

12.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蒲松龄是清代小说家,典型的封建士子,其世界观的主导方面是正统的儒家思想。他创作的《聊斋志异》,无论在思想倾向还是在表现方法上都有明显的儒家思想的痕迹,从儒家思想中可以寻到其创作之“根”。  相似文献   

13.
“启发式”与数学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启发式教学”是谈论了2500余年的话题,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仍未解决的问题。为此结合数学教学,讨论了“现代启发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国与强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 《开放教育研究》2006,12(6):F0002-F0002
无论从世界哪个领域看,中国的大国地位是谁都撼动不了的,但中国绝非是个强国,这也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中国远程教育比起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开放大学起步要先它十年,但世人就认它是国际远程教育的旗帜,而中国远程教育发展至今,除了规模达到超级巨型之外,至于其他一切的一切,什  相似文献   

15.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创新发展为首的新发展理念导引下,新时代的中国迎来了具有标志意义的创新周期。无论从基础教育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基础教育创新素养培育水平上看,还是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创新教育的衔接上看,抑或从国际化视野比较、牢固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信上看,基础教育界理当感时忧世,应在"第一动力"上树立起高度的历史自觉。这是时代赋予基础教育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6.
"凡书官衔,俱当从实."无论从文还是从史的眼光来看,这样做都是完全有必要的.反之,一则易滋生内容上的混乱,二则易造成阅读上的障碍.因此,应力戒"求古"之风这一流弊.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good一词,无论大学英语还是中学英语,无论文学英语还是科技英语,无论书面英语还是口头英语,无论是标准英语还是非标准英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如果一律译成“好”,不仅不妥,有时甚至很荒谬.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不同的上下文,从基本词义出发,进行引申,做灵活多样的处理.方能使译文通顺易懂,合乎汉语的习惯.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现整理归纳如下,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8.
范雪玉 《湖南教育》2010,(10):43-43
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相似文献   

19.
歌剧《图兰朵》无论在音乐、题材,还是唱词方面均渗透着不少"中国元素"。本文从音乐、题材和唱词三个方面,系统解读了"中国音乐元素"在《图兰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关于“出人才”与“出文凭”倪新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腾飞,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进步,特别是社会力量举办的成人自学高等教育,无论从它的规模上,还是从它的实效上看,都几乎可以与正规的高等教育相媲美.但是,我国目前的成人教育、社会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