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星 《科学与文化》2005,(12):43-43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是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的经典作品之一。描写的是一个妇女一生中爱情生活的真实感受。作品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体现出了舒曼音乐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舒曼的音乐作品真挚感人,而且具有浪漫的情怀。最具代表性的是他采用夏米索的组诗写成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这部作品充分展示了舒曼的音乐才华。抒情的旋律以及和声的精彩运用,细腻地刻画出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世界,音乐带有强烈的戏剧性色彩。《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描写的是一个妇女的生活感受:从初恋羞涩的期盼、结婚时的喜悦、怀孕时的激动、…  相似文献   

2.
留住浪漫     
李雪峰 《科教文汇》2009,(22):I0001-I0001
浪漫属于青春。 浪漫属于爱情。 但浪漫绝不是青春和爱情的专利。年轻时,在阳光如爆的大街上,在剪剪的微风和如潮的人流中,你大声长吟的歌谣,为什么今天不能唱初恋时,在花前月下,在澄明的清晨或朦胧的黄昏,你曾经一次次献给你心爱人的那一朵朵玫瑰,为什么不能让它再重新地绽出一缕温馨。  相似文献   

3.
收藏爱情     
学生撺掇我讲讲过去的爱情经历。这让我始料未及.不过可以理解.学生嘛.大概都会对老师的爱情,心存极大的好奇。于是,我怀着忐忑.回忆起那段潦草却又沉重的初恋。感慨唏嘘之余.我好像隐约听到有学生问了很刁钻很尖锐的问题,说:“老师.你会不会跟学生谈恋爱?”  相似文献   

4.
亨利·詹姆斯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在欧洲生活的美国人,通过这些人物在他者文化中的人生、爱情、婚姻的抉择,表现他们在欧美文化融合道路上不断的探索。他的成名作《一位女士画像》(ThePortraitofaLady)中的伊莎贝尔(IsabelArcher)就是这样的一位伟大的探寻者。本文将透过伊莎贝尔在异己文化中的爱情和婚姻选择,剖析她在文化融合中建构的新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5.
牟伟 《科教文汇》2009,(8):236-237
海飞喜欢写女人,在他的作品中似乎都充满了女性温婉的力量。《花满朵》等作品中主人公对于生活和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对于责任的不计后果与回报的付出,这散发出人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6.
袁海 《知识窗》2005,(7):20-21
对于年过八旬的犹太老人戴维·斯祖米拉来说,奥斯威辛集中营不仅是一个充满回忆的地方,更是他与妻子爱情开始的地方--1943年,当戴维不幸被关入奥斯威辛后,他与素不相识的犹太姑娘佩尔拉在集中营里相逢、相识、相爱乃至情定终生.庆幸的是,尽管戴维家族中共有42位成员死于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但戴维和佩尔拉竟双双幸存.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戴维首次向记者回忆了发生在死亡集中营的那段"非常爱情".  相似文献   

7.
徐风 《百科知识》2012,(9):26-27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在他的《威尼斯商人》中曾经写下这样的名句:"爱情是盲目的,恋人们都看不见。"中国也有一句老话:"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真的是盲目的吗?现在神经科学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这句话找到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茶花女》描写的是阿尔芒与茶花女——玛格丽特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是虚无的,他们的爱情中充满了自己的虚荣心和对彼此的猜疑。正是因为他们的虚荣和猜疑扼杀了他们的爱情。在今天,仍有很多人在重蹈他们的覆辙,他们因为虚荣心而走到一起,但他们又互相猜疑着。本文强调了幸福的爱情,是没有虚荣心和猜疑生存的空间的。  相似文献   

9.
张春芳 《科教文汇》2008,(14):166-166
斯宾塞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十四行诗《爱情小唱》体现了这一时期英国诗歌的特点——以人为本,崇尚爱情。并且诗歌可以使人不朽。他创作的“斯宾塞体”对后世的英国诗人有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斯宾塞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十四行诗《爱情小唱》体现了这一时期英国诗歌的特点——以人为本,崇尚爱情。并且诗歌可以使人不朽。他创作的"斯宾塞体"对后世的英国诗人有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8年2月17日,一代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一生中的许多故事都感人至深,尤其令人扼腕的是他和一位德国姑娘的一段爱情经历,虽然他一直深埋心底,却给他带来绵延一生的怀想与快乐。当季先生最终在《留德十年》一书中,首次披露了这段异国之恋时,一个“有情人未成眷属”的经典爱情故事,让中、德两国读者无不唏嘘感慨。  相似文献   

12.
《知识窗》2013,(2):13-13
青竹姐姐,你好!我是一名大三女生.去年我遇到了一个男孩子。他曾是我闺密的初恋男友.他们两人分手两年了。他追求了我一个学期.希望我能做他的女朋友.但我一直未答应。随着两个人的交流逐渐增多.慢慢地,我发现他还是蛮不错的,其家境、长相、外形及比同龄人成熟等都令我满意.关键我们还是老乡.这对于在外求学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一点。  相似文献   

13.
《茶花女》描写的是阿尔芒与茶花女--玛格丽特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是虚无的,他们的爱情中充满了自己的虚荣心和对彼此的猜疑.正是因为他们的虚荣和猜疑扼杀了他们的爱情.在今天,仍有很多人在重蹈他们的覆辙,他们因为虚荣心而走到一起,但他们又互相猜疑着.本文强调了幸福的爱情,是没有虚荣心和猜疑生存的空间的.  相似文献   

14.
万一     
二月恍若是爱情旺季,暖心的玫瑰花每年在2月14日都会身价暴涨. 汪峰和章子怡的恋情总是上不了报纸头条,我却无端地在这个二月天里想起他们,想起一个男人对着话筒说的爱情誓言. 2014年末,汪峰接受《北京青年周刊》采访,他谈到了章子怡,讲起了爱情.他说:“我觉得最动人和最好的誓言,就是我会努力,万一我可以一辈子都对你好,万一到了80岁的时候,你身边那个人还是我,那就太好了.为了这个万一,我会拼尽所有努力,就是这样.”汪峰的表白,在我听来,比他声嘶力竭的歌声更高亢、更触动人心.  相似文献   

15.
王卉 《金秋科苑》2009,(14):293-293
姜夔的词千百年来一直受到文人雅士的激赏,而对他的爱情词谈及的却不多。当然是由社会和词作本身的含蓄两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姜夔的爱情词一反四百年爱情词的余绪,具有独特的情感基调和艺术形式,将爱情词写得清刚深情,柔而不媚,实在中国词史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王卉 《今日科苑》2009,(14):293-293
姜夔的词千百年来一直受到文人雅士的激赏,而对他的爱情词谈及的却不多。当然是由社会和词作本身的含蓄两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姜夔的爱情词一反四百年爱情词的余绪,具有独特的情感基调和艺术形式,将爱情词写得清刚深情,柔而不媚,实在中国词史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原松 《科教文汇》2009,(13):222-222
莱辛在《又来了,爱情》中通过塑造两位女性形象,诠释了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爱情与命运,从而反映出作家对女性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邱裕华 《知识窗》2008,(12):39-39
大学就要毕业了,教社会学的刘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有一个年轻人,毕业参加工作后,在单位里他为人踏实,勤奋好学,但几年过去了,他还是那样默默无闻,并没有爱情与事业的双丰收,还常常感到囊中羞涩。而许多他熟悉的人都得到了提拔重用,他的不少同学,也都已结婚成家,并在所属的部门和单位逐渐显露头角,只有他仍是一事无成的样子。与其他人相比,他显得是那么的平凡,甚至遇不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他很焦急,经常幻想着命运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我喜欢你,想和你做最亲密的朋友。愿意和我相伴一生吗-"生命问爱情。"你-你有生活丰富吗-你有生活多姿多彩吗-你有生活博大精深吗-"爱情满不在乎地回答。自从生命认识了爱情,就被她的甜蜜、浪漫气质所吸引;而爱情对生命却总是很漠然,认为他过于平淡和单纯,不懂得风花雪月、不懂得怜香  相似文献   

20.
王康全 《科教文汇》2009,(1):203-203
约翰·多恩是玄学派诗歌的领军人物,他的诗歌意蕴深沉,才思峻刻,意象奇特。多恩对爱情也持有一种不俗的情怀。从《告别辞·莫悲伤》这首诗分析诗人的奇思妙想,以及他乐观豁达,超然永恒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