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强调的是要凸显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于相同的数学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是存在不同的理解的,教师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要引导他们基于自己的数学观点与同学进行"争辩",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推进他们的数学思辨进程、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对数学应用的深入体验.  相似文献   

2.
“礼貌原则”在不同的文化交际中,有着不同的应用,为了跟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们的语言,还要学习他们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论宗教对迟子建与川端康成"死亡意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敏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11):123-128
迟子建与川端康成这两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家,都热衷于描写死亡,但他们对待死亡的表现方式和情感态度却同中有异,文章试图从宗教角度分析他们作品中的“死亡意识”,揭示萨满教、佛教时他们死亡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求学"探微     
何谓"求学",这似乎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学生每天在教室进进出出、早来晚走、忙忙碌碌,不都是在求学吗?可为什么同是求学结果却各有不同呢?是他们的"求"有所不同呢,还是他们求来的"学"有所不同呢?这确实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甄士隐与贾雨村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精心塑造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两种典型形象,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所走的人生道路也不同,但最终都没有逃脱历史和时代给他们安排的结局,成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殉葬品。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少数在运动能力、运动兴趣、运动成绩等方面表现相对落后的“体育后进生”。针对这些学生,要认真细致地观察他们的表现,根据他们的心理和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帮助,使他们在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运用数学的习惯,调动他们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既然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但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偏小,使得他们的生活活动范围偏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的不同来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生活背景,了解学生整天在想什么、干什么,对什么比较感兴趣等等,以便找到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  相似文献   

8.
他们属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本文试图通过对外国影片<阿甘正传>中主人公阿甘和中国鲁迅<阿Q正传>中阿Q两个人物的对比,论述了他们"精神胜利"的不同表现,从文化背景及传统的不同,揭示出了他们"精神胜利"存在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奥涅金和贾宝玉虽然是两个国家两个不同的艺术形象,但他们都是社会的"多余人".他们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是他们都是社会的悲剧人物,都具有叛逆性的性格.不同的是他们在反对现实的方式,对爱情的态度以及最后的归宿都不同.  相似文献   

10.
对于笔者关于苏词“故国神游”即“故乡神交”的见解,王振泰、赵逵夫二位先生先后发表过不同看法。本文针对他们的意见,进行了答辩,指出了他们在文献理解方面的明显错误,并就自己原来的见解作了进一步的补证。  相似文献   

11.
温庭筠、韦庄同为花间派的著名词家 ,他们两人不同的生活遭遇 ,造就了两人不同的词风。温词“密而隐” ,韦词“疏而显”。  相似文献   

12.
晚唐词人温庭筠在词的创作上,有其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情与景交融的意境特征;曲折跌宕、婉曲含蓄的结构特征。同时,通过温庭筠、韦庄对比,说明温词对两宋婉约词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变文、弹词、鼓词等说书门类,流行于历朝历代,深受民众喜欢,但在古代文体序列中却处于寂寥冷落的尴尬境地,既鲜见于公私目录,又屡遭禁毁,还受到文人学士的鄙视。这不仅是因为说书与儒家"温柔敦厚"的文学观念大相径庭,而且与说书人社会地位卑下有关,更因为说书与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方枘圆凿。  相似文献   

14.
秦观词远祖温韦,近承晏欧,下启周姜。在艺术上,秦观融会众长,把对传统的借鉴同自己的独创融为一体,创作雅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被誉为"婉约之宗"。尽管其传世之作还不到百首,但他在词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宋词发展所起的承传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5.
孙光宪是五代《花间集》中的一名重要词人。在《花间集》中,孙光宪的风格区别于温、韦,也区别于其他作家,呈现出气骨遒劲的审美风格,主要体现在情感的力度、浑然的结构、精警的语言和阔大的意境等四个方面。孙光宪不仅开创了气骨遒劲的美学风格,而且对南唐词和宋词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孙光宪在唐宋词史上应该占有一席重要之地。  相似文献   

16.
孙光宪是唐末五代一位独具特色的词人,却长期被历代词学研究者所冷落,即使论及孙词,也往往只从其是否近温、韦处着眼。本文试将其与韦庄做一比较,以求获得对孙光宪更为正确的认识,同时从孙入手对传统花间词定义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7.
孔子"辞达而已"一说的提出有其具体的文本和文化语境,对此的理解需要放在"辞"与"文""言"等不同用语的比较中。通过对不同文体的文本解读和分析,能够发现"辞-言-文(道)"是一个彼此独立但又相互勾连的系统。"辞"作为语言修辞,其独立性表现在孔子"修经"的过程对待不同文体的文本有意识地区别其阐释空间的差异,以及在解读时运用不同的阐释方法。而在"辞-言-文"这个结构里,孔子对待不同文体文本之"辞"的方式在根本上又是一以贯之的,这表现在"六经"都是"道"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18.
沈祖蕖创作,以词作造诣最高,诗次之,新诗又次之。她有三个现象耐人寻味:1.她自称“一生低首小山(小晏)词”,其词体创作实践却与这一关学理想不符。她的婉约词,走周邦彦、南宋格律词派及清代常州词派的路线,其令词也更近温韦、南唐,而不是小山。究其原因,乃在于“时序”,“非作者所能自主也”(汪东)。2.沈祖莱词篇篇可读,集中等闲之作,置诸“他人集中仍是佳词”(汪东),而求其代表作,反不易得。在当代词的选本中,倘若没有量的保证,比较吃亏。3.在沈祖菜称不上大家的古近体诗及新诗领域,她反能以少少许胜人多多许,占尽风滴.  相似文献   

19.
祝尧的古赋流变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尧把辞赋的演进分为五段:楚辞体、两汉体、三国六朝体、唐体和宋体,认为自西汉开始,辞赋一代工于一代,至唐、宋进士赋体,丽辞藻句已达极至,宋人纠枉过正,衍出说理一体.他论辞赋有四体:古赋、俳赋、律赋和文赋.古赋祖骚宗汉、以情为本,俳赋务于对偶、协韵,律赋严于声律,文赋的特征在于议论.祝尧讨论了后骚、辞、文、歌、操与古赋之间的关系,继晁补之、朱熹之后,兴文体横向比较之风.  相似文献   

20.
韩愈“以文为诗”的研究可谓精深析透。韩诗这一特征不仅对宋诗的议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推动宋代其他文学样式间的互相渗透,特别对苏轼及其后世词坛的革新有文体借鉴之功。文章在对韩愈诗作进行文本分析和归类比较后认为,韩愈“以文为诗”与苏轼“以文为词”存在文体间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