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办学体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以后,在“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指导下,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发展,对于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程,提升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发展现状(一)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发…  相似文献   

2.
李罡 《教育导刊》2011,(9):20-2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曾经凭借管理体制机制灵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等制度创新而充满活力。随着改革的深入,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角色面临转变——从提供“补充”到提供“选择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必须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3.
于艳玲  滕妍 《教育探索》2007,(12):13-14
民办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应采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完善法律法规、保证教育的公益性、明确合理回报等四项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政协委员建议浙江省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国有民办学校的提案,最近,浙江省教育厅表示,浙江省已有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国有民办学校停止了收费招生。省教育厅还将积极建议各级政府逐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国有民办学校。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到新阶段,国家将城镇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在此形势下,分析潍坊市义务教育阶段的资源配置现状与发展模式,针对城市建设与民办学校建设的契合点,提出了借助城镇化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办学校财产归属是影响民办学校发展的关键,许多专家学者对民办学校财产归属有论述。《民办教育促进法》维护民办学校财产归属的困难是难以维护民办学校的法律权利、难以界定民办学校的合理回报、难以明晰民办学校的产权关系、难以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为了促进民办学校的发展我们应该有选择性地做下列工作: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部采用"学票制"(Voucher mechanism),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经政府认可的任何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对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要严格区分民办与公办;逐步对民办学校的财产实行股份制改造,以利于清查办学财产,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推行民办学校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治理机制,克服资本的寻利性和教育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步代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办学体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技的产生、发展引起了教育界及全社会的关注。明确民办学校在我国教育格局中拾遗补缺、有益补充、直至成为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发展过程至关重要。实践表明,民办学校的发展对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顺应社会需求、缓解“择校”压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等都有积极的现实作用。加强指导,强化法规建设和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走一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道路应是民办学校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助"学校办学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助”学校目前的性质、地位和前途都未有定论。其症结在于改制的不彻底,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助”学校,恢复为公办学校,或者明晰产权后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私立或民办学校。  相似文献   

9.
民办学校近几年在我市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民办学校发展更快.据统计,我市现有的104所民办校中,就有102所是小学和初中.目前,这些民办的小学和初中在校生人数已达2万余人,相当于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1.7%.其中市内六区民办的小学和初中在校生1.9万人,相当于这六个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3.5%.而民办的普通高中仅有2所,在校生不过240余人.在这两所普通高中里有一所还是以美术教育为特色的学校.这几年,虽然民办的职业高中有所发展,但是与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相比,仍然没有形成气候.全市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举办的职业高中约有20余所,在校生仅有1600余人.这些民办的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都只面向城区招生.这种状况显然不能适应“九五”期间我市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为了鼓励支持引导和管理好民办学校,发挥民办学校的作用,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对于民办教育的规范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确立了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发展路径、界定了营利性学校与非营利性学校的标准、增强了民办学校中党的建设、加强了对教职工权益的保护和强调了对民办学校的相关规制。同时,新法还存在一些不足,包括禁止义务教育阶段设立营利性民办学校、对营利性学校的有关规定还很欠缺,需要在今后逐渐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教育人权及其保障——新《义务教育法》何以落实和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义务教育法》使义务教育由原来的工具本位转变为权利本位,标志着教育的人权特性及其地位在我国的真正确立。教育人权是新《义务教育法》精神实质之所在。无论从制度安排上,还是现实选择上,《义务教育法》的实施需要在均衡化、问责制和弱势儿童受教育权利保障等方面不断地深化、拓展和完善:强化"均衡"这一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价值追求;落实问责制,建立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问责机制——受教育权利实现的制度保障;切实保障弱势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分别于1986年和2006年颁布了决定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性大法《义务教育法》,在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这20年间,义务教育经费政策共经历了八次大的冲击(变革)。从政策变迁的事实分析及价值分析来看,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政策处于剧变与混变的变迁状态之中,其中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法》在西藏得到较好贯彻实施,自1986年颁布实施以来,极大地加快了西藏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法》在西藏的实施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西藏义务教育面临新的发展契机。站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只要把《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贯彻实施好,西藏义务教育就能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经费保障机制不足,各级政府经费投入责任不清。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在经费保障与投资责任方面提出了多项有效措施,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发展。今后,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应重点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资金转移支付,保证义务教育的稳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均衡化的误区及纠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推进社会公平的基础,纵观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存在着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于静态的、绝对的均衡化,进行简单的教师互换等理解与实践上的误区,需要采取加大对《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建立有效的教师培训制度等策略,来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实现完全免费义务教育的现实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费是义务教育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乱收费、多收费的免费范围扩大在到免除困地区、杂费、书本费及住宿费,实施完全的免费义务教育?就1998年的情况而言,对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免费范围扩大到免除学费、杂费、书本费及住宿费,实施完全的义务教育?就1998年的情况而  相似文献   

17.
透视与反思:义务教育均衡问题二十年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6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到2006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出台推行,义务教育的均衡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学界的关注。关于教育均衡问题研究的话语主流发轫于对教育公平理念的界定和解读,对教育均衡的评介及阐释,继之以对教育失衡现象的深入探究与理性归因,最后从不同视角提出教育补偿的诸多策略及建构性理论。通过对部分有代表性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和反思,以期把握我国教育均衡问题的研究脉络和进程,深省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希冀对提高教育研究的品质和水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随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少数民族义务教育面临新的发展契机.站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少数民族义务教育事业将迎来更大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2006年6月全国人大对我国的《义务教育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予以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一年来,农村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变化。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新法令在贯彻落实过程中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本文通过对西宁市三县农村义务教育状况的调研,从中掌握第一手材料,发现问题,为地方政府采取措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及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Since 1986 when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ratified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China's achievement of nine-year compulsory basic education for its huge school-age population has been rapid and successful. However, the rate of achievement has grown unevenly across the country, reflecting the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the more prosperous Eastern coastal China and poor Western and rural areas. As quantitative targets were gained for most of the country, attention turned to the quality of basic educ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gap between the more advanced and less developed areas. Shortage of resources for improving the situation in the poorest areas le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seek assistance from international donors, including the European Union.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joint European Union-China project undertake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mpulsory nine-year education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reducing poverty in one of the poorest Western provinces, Gansu. It outlines the policy context and summarises the project's organisation, strategies and outcomes. It identifies the main issues that arose during its implementation and examines the inter-cultural dimension of collaborative work on this proj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