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G823.114.6.G804.63 9803868背越式跳高技术力学分析=An arialysis ofthe advantages Of fosbury flop:Abiomechanics’ point of view[刊,中,A]/卢钢,秦永祥∥体育与科学(江苏),1998.-19(4).63-64(TY)背越式跳高∥技术∥力学分析∥俯卧式跳高∥助跑∥起跳∥过竿本文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背越式和俯卧式跳高技术,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剖析了助跑、起跳、过竿三个主要技术环节中两种跳高技术的不同之处,指出了俯卧式技术中的不足,科学地论证了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优势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G804.6 背越式跳高旋转动力来源和利用的再认识=The probe and application of circumrotate momentum in back -layout high jump[刊,中,I]/张建民(徐州医学院体育 教研室),刘恒概(沈阳工业学院体育部)∥湖北体育科 技.-2003,22(3).-306-308图3参10(XH) 背越式跳高∥狐仙∥助跑∥起跳 旋转再背越式跳高技术中至关重要。旋转动力主要。 旋转动力主要来源于弧线助跑、起跳和起跳摆动动作。  相似文献   

3.
    
G823.1背越式跳高助跑倒二步技术在起跳中的作用=Therun-up in the back-over jump the important roleof the technique of“two-step back”in take off[刊,中,B]/朱志平//体育科学研究.-2001.-5(4).-35-36参6(LF)跳高//助跑//技术//起跳//作用//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倒二步是背越式跳高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重点论述倒二步技术在整个背越式跳高中起跳起着重要作用,希望教练员、运动员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1 问题的提出尽管目前在背越式跳高的具体教法和手段的运用上不尽相同 ,但在教学的走向与程序方面 ,主要表现有 :1)助跑→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完整技术的顺向教学程序 ;2 )起跳助跑 1~ 4步起跳→过杆落地助跑 4步起跳的完整技术的中间突破教学程序 ;3)过杆落地→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完整技术的逆向教学程序 (表 1)。上述 3种不同程序的教学孰优孰次 ,迄今尚乏充分的依据定论。表 1 各种《田径》教材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步骤分类及内容一览表类别教 学 步 骤第 1类1.使学生了解背越式跳高技术2 .学习和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3.学习和掌…  相似文献   

5.
    
G823.12 背越式跳高教法探讨[刊,中,I]/张春美,冯景(青岛大 学医学院体育教研室)∥辽宁体育科技.-2004,26(1). -67,70(XH) 背越式跳高∥教法∥质量 从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几 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背越式跳高教学行之有效的教法及 辅助练习,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应着重解决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没有良好的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助跑速度和跳跃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就不能取得好的成绩。良好的助跑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必然是建立在良好的起跳技术和良好的助跑技术上的。而现行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往...  相似文献   

7.
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衔接技术原理及其训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背越式跳高运动学参数,构建了国内外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动作技术模型。借鉴力学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及其衔接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背越式跳高快速助跑起跳训练的练习手段。  相似文献   

8.
背越式跳高助跑和起跳的技术要点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调了助跑和起跳是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核心环节,阐述了背越式跳高助跑和起跳的技术要点,设计了该环节技术训练的具体内容,指出了技术训练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快速助跑是背越式跳高技术突出的特点,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又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因此助跑的好坏对掌握完整技术提高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田径教学大纲背越式跳高技评规定:助跑技评占10分,起跳技术占20分,腾空过杆技术占60分,落地技术占10分。明显的把  相似文献   

10.
背越式跳高快速弧线助跑起跳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进一步研究背越式跳高起跳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进行分析,揭示背越式跳高的优越性在于充分发挥和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其实质是弧线助跑起跳为背越式跳高身体重心运动方向的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的累积创造了有利条件。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两步”起跳  相似文献   

11.
    
G823.1南非女子跳高世界冠军克洛埃特日程排满[刊,中,B]/辛华∥田径.-2004,(5).-21(LF)南非∥女子∥跳高∥冠军∥克洛埃特G823,119浅谈影响背越式跳高起跳效果的因素[刊,中,B]/曾龙威(培正商学院)∥体育师友.-2004,(1).-28-29(TY)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速度型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近十几年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发展,是朝着助跑快、起跳快、衔接快的注重速度方面的技术发展的,是以速度为核心学习、掌握、完善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然而,目前我国体育院校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却忽视了快速助跑与快速起跳这一最核心的技术。笔者通过本实验以期对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万能架、跳深在背越式跳高中的意义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特点是助跑快、起跳快、完成杆上一系列动作快。其技术重点是起跳,难点是跑与起跳的结合。在技术课教学中,只有选择一些恰当的专项练习和发展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才能较快地掌握并提高运动成绩。背越式跳高技术对初学者来说难度较低,易于掌握,助跑和平跑相类似,只是进入弧段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起跳的放脚动作是沿助跑弧线的切线方向与跳远放脚基本相  相似文献   

14.
    
G823.1 20011750背越式跳高“小弧线教学法”原埋与应用=The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Small curvingapproach teaching”in fosbury flop(刊.中,Ⅰ)/许崇高,赵清波,王敏,鱼得海∥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1).-67-69参10(XH)背越式跳高∥教学法∥原理∥弧线∥助跑笔者通过对体院学生背越式跳高常见错误动作类型及其产生原因的调查分析,根据小弧线助跑的生物力学原理与动作技能学习的类属同化理论,提出了背越式跳高的“小弧线教学法”及其应用原则。认为小弧线助跑可以使身体获得较大的内倾,  相似文献   

15.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跳高技术,其基本任务是运用自身能力,通过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等动作形式,使身体重心越过一定高度的横杆,各个部分的技术难度较大。由于受传统起跳理论影响,中学生跳高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背越式跳高助跑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对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教学的研究缺乏足够的认识。笔者正是基于此问题  相似文献   

16.
    
G823.1 浅析背越式跳高中助跑与起跳紧密结合的主要因素[刊, 中,I]/郭天荣(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艾飞(辽宁工学院)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3).-52参4(XH) 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节奏//因素 运用文献法、专家调查法、问卷法等,对背越式跳 高中助跑与起跳紧密结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 为同行们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诱导训练的依据助跑快、起跳快是背越式跳高的重要特点,在快速助跑中顺利有效地完成起跳是背越式跳高训练的中心环节。众所周知,背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跳远助跑除了弧线区别外,在动作结构和速度要求上都十分接近,起跳技术也无明显差别,只是背越武跳高的腾起角大于跳远。基于这种原因,我们便有可能合理利用跳远的助跑起跳技术,在尽可能保持水平速度的情况下,不断加大腾起垂直速度,即通过采用适宜的手段方法逐渐加大腾起角,使之顺利过渡到  相似文献   

18.
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一 般采用先双脚跳背越式过海绵垫和过杆练习,待背越挺髋、后屈膝、压肩、收腿过杆动作熟练掌握之后,再通过短助跑单腿起跳等背越横杆的练习巩固背越式过杆技术。而单脚起跳背越过杆与双脚起跳背越过杆技术有较大差别,所以学生尽管双脚起跳背越式过杆技术已经掌握了,一进入短助跑单脚起跳过杆总会出现一些技术变形,成为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的一个难点。 单脚起跳背越过杆与双脚起跳背越横杆的判别主要有两点:第一,单脚起跳不像双脚起跳那样背对横杆,而是身体侧对横杆,在空中要转体形成背对横杆姿势,所以在起跳中要注意有助于空中转体的动能形成。第二,  相似文献   

19.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复杂、器材多样、学习难度较大的教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的重组,实现了一节课教会学生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方法,通过与非线性主干方法的良好衔接,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背越式跳高的非线性主干教学方法的核心教学步骤1.一步助跑起跳过杆所谓一步助跑起跳过杆就是将起跳脚置于身后,起跳脚向前跑出一步的同时完成起跳、过杆、落垫。这一练习可以强调学生助跑与起跳的技术衔接:起跳脚应该采用脚后跟先着地向前滚动式踏跳,同时还要加上起跳脚的外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专项技术动作,如果不设计“一步助跑”技…  相似文献   

20.
    
6823.114.6 20013956从生物力学角度试析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技术[刊,中,I]/曹兵.李大∥辽宁体育科技.-2001(2).-27(TY)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力学分析运动生物力学是对体育运动中的动作技术,用生物学和力学的观点及方法,把生物学因素和力学因素互相结合,并通过对体育动作和各种形式加以定量描述,使人们可以依据所测定的生物力学参数来指导运动训练,改进运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