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制约因素和发展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民主政治实践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面临着大量的制约因素,发展基层民主的唯一途径就是要找到克服这些制约因素的办法,这是一个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必须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进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艰巨任务,对于这一问题,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从宏观格局看,农村社会政治的长期稳定,是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必奋前提改革、发展离不开稳定,我国农  相似文献   

3.
陈松林  李辉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5):146-147,150
建设现代国家,是辛亥革命开创的中国政治建设的任务,实现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取向。历经孙中山渐进民主和毛泽东激进民主的艰辛探索过程,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新的经验,中国逐渐走出了一条有序民主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国家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4.
闫国明  王兵 《科技风》2013,(10):75-76
在我国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科学地认识民主的丰富内涵和多元形式,特别是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弄清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重要保证.本文从多视角地探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涵义,对基层单位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作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何俊青 《科教文汇》2007,(12S):117-119
协商民主是一种有效的民主治理形式。目前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发展强化了公民的政治价值诉求愿望;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培育了无数多的经济主体和个体,新的利益团体、组织群体不断涌现,因而政府的公共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困境。我国的政府管理发展历程已逐渐显现出协商民主的某些特征和趋势,尤其是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当中,协商民主理论对于我国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健全农村基层民主”。村组法正式颁布施行二十年来,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制约农村民主建设的因素依然存在。本文探讨了当前新农村民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推进农村民主建设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协商民主是一种有效的民主治理形式.目前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发展强化了公民的政治价值诉求愿望;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培育了无数多的经济主体和个体,新的利益团体、组织群体不断涌现,因而政府的公共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困境.我国的政府管理发展历程已逐渐显现出协商民主的某些特征和趋势,尤其是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当中,协商民主理论对于我国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村先富群体竞相参与村官选举,标志着财富力量开始向农村民主政治渗透。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商明伟 《科教文汇》2009,(13):188-188
当前,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还面临着许多困境,但也存在许多解决问题的路径。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本文概述了几种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可行路径,包括在经济发展中注重政治发展、树立服务型政府的观念、注重监督机制的建设、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  相似文献   

11.
林红梅 《今日科苑》2007,(22):28-28
发展党内民主,建设执政党的政党文明,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透过对发展党内民主上的薄弱之处的分析,进一步确立发展党内民主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常洪波 《现代情报》2002,22(7):166-167
我国 所主政治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进行的,其本身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正是这样的历史条件,决定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必须正确处理民主政治建设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及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的关系。只有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坚持这些原则,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历程的发展,中国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逐渐觉醒,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民主参与特点,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日益普及,它已经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政治参与的新形式——网络问政,在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互联网的两面性,在给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不仅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任务,而且也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的密切联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首创于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是中国本土的乡村协商民主实践.其生长机理可以用"多方回应互动型制度变迁假说"来分析:它是在民众民主需求提升、国家积极推动、基层政府不断创新、学者及媒体热切关注等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成发展的.缘起于1999年的温岭民主恳谈实践,在一系列运行机制的框架下不断得以创新和发展,先后历经四大发展阶段,逐渐从"温岭经验"走向了"温岭模式".温岭民主恳谈实践,在用鲜活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政策正确性的同时积极推动了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其民主价值不可忽视:它开拓了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新空间,推动了中国宪政民主建设的深入发展,重构了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权力结构,启迪着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应该坚持增量式民主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是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华诞。50年中,“科学、民主”两大主题一直伴随着科协人民团体的成长,“学术民主”和“民主办会”是科协人民团体的光荣传统,科协人民团体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对照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民主政治发展,是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政治建设的重心工作。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必须依托于中国的历史并适合国情,当代中国的民主发展模式,与西方国家的民主之路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必须走自己的民主发展之路,必须有中国的特色。本文从模式选择、经济基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发展理念和我国民主发展的制度保障几个角度探究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理念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9.
民主是一种政治实践方式,不同的国家对民主形式有不同的探索,但无论哪种形式都离不开本土的文化根基。中国的民主政治也要建立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之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文化根基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当代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信息网络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借助信息网络化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化进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文章从利用信息网络,促进选举普遍、平等;建设网络媒体,促进人大、政协“两会”开放;实施电子政府,促进行政公开、透明三个方面,论述了信息网络对我国“电子民主”的催生和推动,并将在今后我国民主政治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