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丹红 《北京档案》2017,(11):58-59
清华大学的档案馆里珍藏着一枚很精致的印章,上面刻有"佩弦藏书之玺"六个字.这是西南联大时期闻一多先生为朱自清先生所治,治印手法取自周秦,风格古朴遒劲.这枚印章一直是朱自清先生的钟爱之物,也是两位大师之间友谊的见证.仔细观赏即能发现,印章用料考究,制作精良,且极富文化底蕴,看着特别有灵气,仿佛会说话一样.究竟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制作这枚印章的背后是否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这还要从西南联大的成立背景和闻一多先生的博学多才说起.  相似文献   

2.
如皋市档案馆保存着一件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这枚代表着如皋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和革命先烈们奋斗历程的印章,由一块下方上圆的鸡血石刻成。它上圆高0.15厘米,下方高1.9厘米,用小篆字体精心镌刻着“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12个字,加上匀称得体的宽边框,印面有3.9厘米见方。这枚珍贵印章有一段神奇的来历。  相似文献   

3.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09,(43):15-15
“总统先生,拿破仑加冕时您在现场,这是真的吗?”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Facebook上撰文说,自己曾在柏林墙倒塌之夜,用一把小镐凿柏林墙。但一些法国媒体认为他当天并不在柏林,他“改写”了历史。一名网民在他个人主页上如此留言。  相似文献   

4.
一苇 《中国档案》2003,(12):46-48
2001年APEC会议期间,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席韩天衡,亲自制作了20枚方印,由江泽民主席送给20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当时他说:“印章非常民族化,非常有民族文化底蕴和追求,我感觉中国印章在最近若干年会愈来愈走向国际。”韩先生的预言在两年之后得到印证,2003年8月3日,一枚名为“中国印”的徽章再次引起世人的瞩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将把中国传统的书法篆刻艺术带向全世界。印章与档案也有着不解之缘。玺印产生之初,其作用就是一种凭信物。在历朝历代的档案中,印章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档案局正在开展的“印鉴的保护与修复”课题研究,正是把印章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希望通过研究进一步理清中国档案印鉴方面的一些基本数据与发展规律,为国家重点档案的保护计划提供客观依据。为了让读者对中国传统的印章篆刻艺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特意邀请浙江省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我国著名书法篆刻家85岁高龄的叶一苇老先生撰文,介绍中国的印章篆刻艺术。  相似文献   

5.
为人谦和的海军政治部宣传部宣传处处长吴瑞虎,却有一个外号叫“老虎”。据说原因有三:一是他出生于虎年;二是他名字中带有一个虎字;三是他的确很“厉害”,不愧为军队新闻界的一只“猛虎”。不信,你翻翻他那几本厚重的剪报本、20余万字的新闻作品选集、成摞的获奖证书,还有1枚二等功、5枚三等功奖章。  相似文献   

6.
读了文摘报2001年11月1日第1897期第六版《一枚罕见的毛泽东印章》一文,大惑不解,对文中所提:“中华第一章”不知从何说起? 据载:1959年国画家傅抱石为毛泽东主席刻制了一枚“5厘米”见方的名章,拟在毛主席为《江山如此多娇》画面题书落款后盖上,但未被本人认可,主席说自己从不用章。这一意见也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支持。后来傅先生“想将此印赠送给主席”,毛主席就此请人带了口信,说自己“一生没有用过私章,还是劳请先生代为保存”。当年年底,毛主席与先生见面,谈及此章:“如果我当皇帝,此印赚小。如果我是普…  相似文献   

7.
永善县桧溪的“阿兴土千户”印章距今已有310年的历史,此印在凉山雷波、昭通永善的相关史料中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阿兴”是封号,“土千户”是职务。此印为方印,直径7厘米,属汉满文对照铜质印章,印章正面左侧字为“乾字一万二千四百五十二号”,正面右侧字为“乾隆二十六年三月”。  相似文献   

8.
南京孙中山纪念馆档案室里,有一件珍贵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印章档案——赵声的“先声夺人”印。这枚印章象牙质地,印面为22 × 9毫米,印高30毫米,顶端雕刻有一只小坐狮。2001年辛亥革命90周年之际,这枚印章被孙中山纪念馆征集收藏。  相似文献   

9.
《档案》2003,(2)
(本刊讯)据2003年3月10日《兰州晨报》报道,兰州医学院的一名大学生收藏着一份1924年的“中国铁路全图”。这份珍贵的地图表明: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曾计划修建4条进藏铁路。然而,孙中山先生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直到今天才得以实现。3月7日上午,《兰州晨报》记者见到了兰州医学院学生陶照林收藏的“中国铁路全图”,装地图的袋子正面印有“中国铁路全图”、“孙中山实业计划”、“上海民智书局印”等字样,还档有一枚“甘肃学院”的印章(甘肃学院是兰州大学的前身)。背面是上海民智书局的广告,从一则广告上判断出地图的出版日期在1924年。“中国铁…  相似文献   

10.
一枚印章就是一段历史,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机构的设置和演变情况.一枚枚印章,留下了各个不同时期的烙印,它述说着过去,令人感受到历史沉重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陈乐道 《档案》2015,(3):61-63
世间诸事,举凡身心投入若是近乎着迷的,往往又岂是一个"痴"字了得。眼前的例子,要数陇上谜家李珍先生。李珍先生曾是甘肃省灯谜学会副会长,"沈志谦文虎奖"获得者。同我相契十余载,谊在师友之间,不妨称作忘年交。平生数十年,他倾心灯谜,为"伊"憔瘁(按,此伊非彼伊。"伊"者,乃是他痴情的灯谜也),而今虽是银发飘萧,年近八旬,却依然不改初衷,辛勤耕耘在谜苑,用"衣带渐宽终不悔"词句来作注解,略可仿佛。话题还得从几枚印章说起。在李珍先生的"乐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法国生理学家克洛德.贝尔纳说过“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他的九字金言强调了艺术的个性“我”是艺术的主心骨 作为介于文学与绘画之间的一种艺术一漫画,更要突出一个“我”字“漫画要有我”,窃以为须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要有自己的思想。丰子恺先生说过:“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这个“意义”就是要具有一种思想:漫画家华君武更是直言不讳:“漫画的思想性就是一种政治倾向,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华老还指出:“齐白石的作品,大家为什么喜欢?因为他有思想。”德国的威廉 布什所以能成为漫画大家,他就是一个“善于捕捉瞬间表情,展示性  相似文献   

13.
江油市档案馆现有馆藏印章1055枚。最为珍贵和古老的是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江油县、彰明县印,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江油县政府印。在馆藏的印章中,枚枚皆精,材料上乘。真实准确地反映了江油在各个时期的政治机构及部门的建制沿革。由于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历史的变迁,不仅使这些印章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还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透过这一枚枚印章,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主张文章写不出时不硬写;但同时他又说他的文章常常是“挤”出来的。他形容这个“挤”字,有一段极好的文字在《“题未定”草(一——三)》中:“笔,是有点古怪的,它有编辑先生一样‘挤’的本领。袖手坐着,想打盹,笔一在手,面前放一张稿子纸,就往往会莫明奇妙的写出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的丰富发展,包含着一批批豪雄伟俊人才的杰出贡献。章太炎这位近代历史文化名人,他学识渊博,文笔古奥,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他生于浙江,学于浙江,但是他的拼搏与辉煌、成名与隐退,有相当长时间是在上海度过的。 一、走出书斋到上海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梅叔(有时写作“枚叔”)。后因仰慕顾炎武,又更名为章绛,字太炎。学者多称太炎先生。出生于浙江省余杭县的东乡仓前  相似文献   

16.
“证”、“症”、“征”三字的区分胡升华“证”、“症”、“征”三字在中医学书刊中出现得十分频繁,但现行各类中医书刊在这几个字的应用上十分混乱。这虽然不一定会造成专业读者的理解偏差,但从编辑规范和中医教学上来说,这种现象是应该避免的。这一问题不少学者已注...  相似文献   

17.
作为广播文学节目,特别是小说连播节目的一个门外人,我只能围绕“坚守”与“提高”四个字远距离地讲点关于文学、关于小说连播的一般化想法。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导人》这部书中说,1969年他访问法国时.在一次演讲中引用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两个国家的公民:他自己国家的和法国的。”尼克松写道:“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法国在艺术、文学、哲学,科学和政治方面对现代文明的贡献,就会懂得这句名言确实言之有理。”  相似文献   

18.
玺,就是今天人们所常见的印或印章,不含任何神秘色彩。但在我国古代,它却是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尊严的一种象征,令人望而生畏。另一方面,从制作的材料上来说,古代帝王的玺,因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由玉制成,所以古人又称它为“玉玺”。玺,作为一种印章,它的起源相当早。其雏形原是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之间交换作为私有财产的奴隶时的一种凭证或信物,这种印章由于考古及文献记载的缺乏,无法查考其真相,不免使人感到遗憾。在现存的文献资料中,最早有关“玺”字的确切记载恐怕要数《周礼》一书。《周礼》一书中共有三处说到“…  相似文献   

19.
永善县桧溪的“阿兴土千户“印章距今已有310年的历史,此印在凉山雷波、昭通永善的相关史料中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阿兴“是封号,“土千户“是职务.此印为方印,直径7厘米,属汉满文对照铜质印章,印章正面左侧字为“乾字一万二千四百五十二号“,正面右侧字为“乾隆二十六年三月“.……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档案馆馆藏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同学录》(以下简称《同学录》)1934年编撰,长31厘米。宽22厘米,厚3厘米。全录202页。该《同学录》封面、底面用硬皮绿色平绒包装,封面“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同学录蒋中正题”18个字及印章一枚,用烫金压制而成,制作讲究,做工精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