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句。英汉被动句在结构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英语的被动意义主要用"be动词加上动词的语态变化"来表现,汉语被动句的被动意义主要由一些特殊词带出,动词本身不体现被动意义。英汉被动句的语用功能同样有异同点,英语用被动句表达多,汉语用被动句表达少,因此英汉被动句互译时要体现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2.
兼语句研究     
兼语句是一种可以独立的句式,它与连谓句、双宾语句、主谓短语作宾语句、补语句和复句紧缩句明显不同。兼语动词在语义上的共同特点是含有致使义;兼语句中的第一个动词导致第二个动词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一、字词句教学应逐字落实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字词句三者是无法分割的。教师讲解课文,要从字(词)入手,分析每个字(词)在古代和今天语言环境中共同的与不同的性质、意义,区别其词类的归属,辨析其语法关系。由字及词,由词及句,逐层突破,领会全句。如果不能做到逐字落实,就会影响对课文的正确理解。《指南录后序》首段有这样一句:“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前一个分句说,国家的事态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我当然不应当顾惜自己了。后一个分句,如果照课文注释(按:指陕西省高中试用课  相似文献   

4.
"秀句"一语最早见于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在六朝文学觉醒的大氛围中,第一批秀句应运而生。唐诗鼎盛有诸多因素,对于六朝秀句文化的承绪与光大,亦为要因之一。秀句具有独立性、典型性、特出性、创新性等基本特征,其主要体式为五七言二句对偶式。我国最早的秀句集为唐褚亮《古文章巧言语》、元兢《古今诗人秀句》。唐以来诸多秀句集的编纂,证明我国秀句文化源远流长。秀句与诗话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中国秀句文化早于千余年前就波传到日本,对于日本汉诗秀句文化的生成与发展起过弥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什么样的句子才属于被动句 ,这是过去学术界争议较多的问题。通过分析反宾为主句与概念上的被动句及与表态句的不同 ,可以确定反宾为主句也应属于被动句。  相似文献   

6.
使役句和被动句作为ボイス表现文,其关联性很强,经常被讨论,但是,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因此,本文在从中日使役句转化为被动句这一点上,对可转化的使役句的种类和动词种类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日汉语的异同点.只有他动词才可以转化为被动句,语法上的使役句可以转化为被动句.其中主体为自我控制不可能型的语法使役句不能转化为被动句是日汉...  相似文献   

7.
主题句是实现应用文体结构清晰的最好表达方法。本文以一次实际写作实践为例,论述主题句的作用、主题句的写作特点和怎样写好主题句这3个方面的内容。从而强调主题句在应用写作中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汉语诗律是由字声平仄和音韵材料为主要载体的一种结构,它是可分析的.分析所得的最小单位是由平仄字声交叉配合而成的律句,然后,由律句按异声相对的规则组合为律联,再由律联按同声相粘的规则组合成最小的格律诗体--绝句.这样构成的古代格律诗在诗句节奏上具有抑扬之美、在音韵上具有回环之美、在诗体形式上具有齐整之美.所以,它是一种音形尽美的诗体.接着,简明扼要地讲明了不同方言区的人辨析字声平仄的方法、简要地介绍了古人作诗时常说到的声病和对诗律格式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信息结构中的句尾焦点与句法结构中的句尾重心原则都是排列句子顺序的指导原则 ,都强调句尾位置的重要性。虚动词 +行为名词结构符合句尾重心和句尾焦点原则 ,该结构有利于扩大句子结构的变异性 ,表现信息焦点的不同显著程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分析讨论了以作为刺激和反应的行为句为基础的词的心理范畴化过程,指出调必须通过对象认知才能从行为句中独立出来或获得独立的意识.这时的行为句便具有了语句模式的作用.该作用不仅辖制被独立出来的形式成分的范畴化,也从语言形式上辖制着人们的认知范畴.难以被独立出来的词(如形式意义顽强的结构调)既可被动地由被认知过程独立出来的词的对象之间的关系予以体现,也可在轮到认知对象之间的关系成为认知对象时被独立出来.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被动句形式复杂,学者论及,有“标志被动句”之说。笔者从古汉语的语言实际及理论上对此提出了质疑,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这对正确把握被动句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对句子中心意思表达的影响、特殊动词如何引出被动语态等方面内容。同时,对被动语态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受身文是日语中典型的句式之一,在日语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和汉语的被动句式同为被动表现,所以常被人们误认为用法完全相同,实际两者有很多不同之处。从受动者、施动者、使用场合三个方面着手,通过日中例句对照考察两者的差异,便于日语学习者区分及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抽取了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30篇作文作为语料对句子类型及句式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此类学生的作文句型主要以简单句为主,复杂句的引导词单一且重复;由于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文章中出现了较多的兼语句、流水句和残缺句;句式缺乏多样化,倒装句、被动句、with复合句型等出现频率很低。针对学生作文中句子类型的特征分析了他们在写作中运用的回避策略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5.
被动句是语言表达的一种重要的方式,由于语言构造的不同必然在使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汉日被动句在分类、结构等方面的有同也有异,了解这些有利于我们在汉日互译中正确把握、使用好被动句。  相似文献   

16.
日语和汉语形似而质异,实则分属不同的语系,语法和语序上完全不同。文章旨在探讨日语中动词的分类和用法,除了从语法意义上有无动作的发出者和动作的过程来区分自动词和他动词以外.还可以从构句功能上是否能够构成被动句和使役句来区分自动词和他动词。  相似文献   

17.
扬州方言谚语句法形式丰富多样,有单句型、复句型和紧缩型三种,其中复句型和紧缩型占绝大多数。单句型包括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以主谓句为主;复句型有一般复句、多层复句,常常采用对称的形式;紧缩型用省略关联词语、惯用格式和"意合"等方式,尽可能地简洁、凝练、便于记忆。  相似文献   

18.
以否定副词和动量词组成的"不数合"、"不数里"等句式,在《三国演义》中经常用在前后具有连续性或关联性的两个行为动作之间,充当主句的时间状语,具有体词谓语性质。"不数合"或"不数里"等结构的肯定式"V数合"或"V数里"补出了在否定式中没有出现的行为动词。否定式"V不数合"或"V不数里"的补语部分,有时出现趋向动词而成为"V不到数合"或"V不到数里"。"V不到数里"省略动词后的结构"不到数里",如"不到三里"和《战国策》中的"未至百里"结构相比,两者在表达时间的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未至百里"这类结构被认为是时间短语叠合式"未VP之前"的源头之一,同样蕴含时间义的"不到三里"句式的产生则是汉语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情境表达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同义句式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19.
作者主持了一项由90名贵阳学院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大学生参加的实证研究,目的在于检验句型模仿教学法在非英语大学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并得出两个结论。本文介绍该实证研究的结论之二:句型模仿教学法能使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实际写作中降低与所学的句型有关的句法和词法错误的发生。(本实验的结论之一已发表:句型模仿教学法能使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输出更多带有现成句型的句子从而提高句型输出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