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西汉中期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汉朝对匈奴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和亲转为战争,汉武帝元狩二年的河西之战便是其中典型的一次。鉴于河西地区战略位置的重要性,这次战争产生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时期,秦晋(战园时主要是魏)间曾对位于黄河之滨的河西地区(今陕西泪南、河南灵宝、陕县一带)进行过激烈的争夺。从晋惠公六年的韩原之战(前645年)起,到秦尽得河西地的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4年),河西之争持续了三百余年,经历了春秋、战国两个历史时期,大小战役数百次。其时间之长、战争之激烈、战争地区之广,都在先秦战争史上是罕见的。我们认为,河西之争是秦晋关系史上的重要内容,春秋时期乃至于战国初、中期,秦晋两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几乎都与河西之争有关,它也成为了两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但对此点,史学界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故此,对河西之争进行探讨,将  相似文献   

3.
隋唐时期,伴随着隋唐政权对高丽的征伐战争,被俘获的高丽人不断迁入中原地区。唐高宗时期,高丽人开始人迁河西地区,对高丽人在河西情况的研究,日本学者在引用史料时存在失误,对此,本文进行了必要的辨析。  相似文献   

4.
隋唐时期,伴随着隋唐政权对高丽的征伐战争,被俘获的高丽人不断迁入中原地区.唐高宗时期,高丽人开始人迁河西地区,对高丽人在河西情况的研究,日本学者在引用史料时存在失误,对此,本文进行了必要的辨析.  相似文献   

5.
唐代前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唐王朝的苦心经营和各族人民的辛勤建设,出现了西汉以后一个经济开发的新高峰。唐前期,河西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因而,唐王朝消灭薛举、李轨割据政权后,把河西作为防御突厥,吐蕃的重要设防地区,锐意开发河西也就相应成为既定方针。但是唐初河西地区民族间的战争磨擦时断时续,干扰着经济开发。正如史载:“兵连不解,日费千金,河西,陇右由兹困敝。”永昌元年(689),唐师击退吐蕃,重新为开发河西提供了良好社会环境。及至开元后期到天宝年间,武功极盛,河西人民获得非常宝贵的安定环境,生产活动空前繁荣起来,以至跃居全国农  相似文献   

6.
两汉时期,河西走廓不仅是匈奴的经济,政治与军事活动的主要基地,而且是中西交通的咽喉,在匈奴政权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占领河西走廓也就成了两汉政府的主要对外政策。河西走廓直接关系到汉王朝的边境安全与统治稳定,关系到匈奴的盛衰存亡,因而,汉匈双方为争夺河西走廓在300年间曾发生了多次战争,最后以匈奴被逐出河西走廓远遁西方而为结局,两汉时期的河西走廓在匈,汉统治政权中都占有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7.
两汉时期,河西走廊不仅是匈奴的经济、政治与军事活动的主要基地,而且是中西交通的咽喉,在匈奴政权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占领河西走廊也就成了两汉政府的主要对外政策.河西走廊直接关系到汉王朝的边境安全与统治稳定,关系到匈奴的盛衰存亡,因而,汉匈双方为争夺河西走廊在300年间曾发生了多次战争,最后以匈奴被逐出河西走廊远遁西方而为结局.两汉时期的河西走廊在匈、汉统治政权中都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8.
魏睿骜 《家教指南》2023,(1):121-130
张淮深于咸通十二年(871)发动了针对嗢末的战争,并再次成功收复了凉州。“五稔三迁”是指张淮深咸通七年至十二年(866—871),由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升任沙州刺史充归义军兵马留后,继而进称户部尚书的过程。唐王朝于咸通十二年停置凉州节度,新设河西都防御,阴季丰是张淮深再收凉州后的首任河西都防御使。乾符三年前,唐王朝将河西都防御的辖区由六州调整为凉、甘、肃三州。继阴季丰之后任河西都防御使的还有郑尚书、翁郜、郑从嗣和冯继文等人。  相似文献   

9.
关陇豪族集团以河西为据点把边疆作为舞台,凭借在河西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东汉边防政策的制定和对外战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东汉关陇集团边防势力并非一成不变,其成员担任度辽将军一职在章帝建初元年到和帝永元六年、顺帝阳嘉元年、恒帝延熹二年呈现出三个高峰,折射出关陇集团在朝廷中权力的更迭。  相似文献   

10.
关陇豪族集团以河西为据点把边疆作为舞台,凭借在河西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东汉边防政策的制定和对外战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东汉关陇集团边防势力并非一成不变,其成员担任度辽将军一职在章帝建初元年到和帝永元六年、顺帝阳嘉元年、恒帝延熹二年呈现出三个高峰,折射出关陇集团在朝廷中权力的更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