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让违纪学生做三件事:一写一份情况说明书(不是常见的检在书);二唱一支歌;三做一件好事。这种教育方式在某些“严师”看来,未免太温柔了。然而,正是这种温柔的做法,才收到了“练其功、陶其情、促其行”的良好效果。优秀的老师不会因为温柔而失去威信;平庸的老师也不会因为粗暴而平添尊严。温柔的老师深请教育艺术,“躬自厚而薄资于入”,对学生以诚恳为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如沐春风;温柔的老师润物天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文明的举止和高尚的人格;温柔的老师修养有素,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2.
长大了像你     
快下课时,和学生们谈起了自己的童年。我讲了自己第一天入学的故事。老师年老慈祥,她用温柔的声音给我们讲课。那时的我还不知什么叫上课,平时自由玩耍惯了,在教室里时间一长,只觉得很闷,便尖叫了一声。老师的课被打断了,但她没有发火,仍然微笑着问我:“你怎么了?”我红着脸站起来没回答。老师继续温柔地说:“坚持一会儿,下课再出去玩,好吗?”我点点头坐下来。“那位老师真好!”一个学生大声说出来。“你就像那位老师,也对我们这么好!”另一个学生跟着说。一个女生站起来,轻声问:“李老师,你是跟那位老师学的吗?”“是…  相似文献   

3.
有学生以匿名信的形式反映了一些对老师有意见的事:进出校门,学生要下车步行,校园内不准骑自行车,老师无此要求;学生上课不允许迟到早退,否则如何如何,老师上课迟到早退没有什么说法;学生看到教师,问好、行礼,要尊敬老师,而老师对学生的问候置之不理或“蜻蜓点水”……听后,许多老师付诸一笑,找着理由为自己辩解。但这些现象,仔细琢磨,颇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4.
令我羡慕啊!和蔼可亲的王老师,是作者的童年里遇到的一位好老师。王老师从不体罚学生,对于淘气的学生也常常“网开一面”,我也很庆幸,遇到了三位好老师,她们或知识渊博,或幽默风趣,或温柔和蔼。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次全镇的课改展示活动。宋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语《西门豹》一课。在教学中,宋老师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如行云流水般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也学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高潮迭起。结课时,宋老师对全体学生深深鞠了一躬,温柔而亲切地说道:“谢谢同学们的配合。”整节课在全体听课老师和学生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作用于受教育者心灵不可替代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是打动人心的谈话的艺术。”老师亲切温和的语言,使学生百般回味;老师幽默诙谐风趣的语言,给学生带来快乐;老师果断有力热烈奔放的语言,给学生激情;老师谦虚谨慎温柔细腻的语言,使学生真诚……  相似文献   

7.
情景一:一女生和一男生所做家庭作业(主观题)完全相同,老师找来质疑,女生主动承认是自己所为。约一周后,该女生又因犯错,说出前次抄作业竟是“代人受过”,理由是:不愿让自己和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背黑锅,教师哑然。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理解     
有一堂历史课,讲到战国时代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老师讲完之后,问学生对于赵括的看法。学生大概都会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导致大败,应予批判。如果,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这个人很了不起。”他的理由是:  相似文献   

9.
新疆兵团第三次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于2008年6月在石河子召开。一位历史老师在公开课“抗日战争”中,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后,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讨论“中日之间以后会不会发生类似的战争”。学生以“中国”或“日本”国的角色,分别站在自己国家的立场上发表意见。这位老师还给了倾向明显的暗示。讨论中,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不少学生都认为将会发生战争,并说了理由,这位老师都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10.
很多老师都有一个习惯:一边发试卷一边报学生考试分数,理由是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有一天,一位学生告诉我,他很喜欢听某老师的课。说她上课讲话很好听,就像唱歌一样。从上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常常谈论喜欢上某些老师的课,或不喜欢上某些老师的课。喜欢的理由很简单,这个老师上课生动有趣,条理清楚,学有所得;不喜欢的理由是,这个老师上课语言枯燥乏味,信口开河,一节课下来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  相似文献   

12.
黄佑生 《教育文汇》2005,(11):32-32
一次,于永正老师在某市一个大戏院里上公开课。第一堂课结束后,于老师问学生:“课间最要紧的是什么?”学生有的说是做游戏,让大脑轻松一下;有的说是复习功课,把老师刚才讲的内容复习一下……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这时,于老师大声而又温柔地说:“同学们,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我认为课间最要紧的是上厕所!”他把“上厕所”三个字说得特别重。下边听课席上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随即又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掌声刚落,于老师又告诉学生如何去上厕所,  相似文献   

13.
怒之余     
怒之余张兴武你也曾有对学生发怒的时候么?你的温柔让人想象不出你高声怒吼的模样。你甜甜地笑了笑,说起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回,你将一个顽皮的学生带到办公室,苦口婆心,总见他无动于衷。你气得发抖,高声吼道:“滚!”那学生恭敬地向你行礼,亲切地说:“老师,再见...  相似文献   

14.
老师都有自己的苦衷,面对那些调皮的、屡教不改的学生,除了罚。难道还有更好的方法?老师惩罚学生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寓褒于罚,寓爱于罚,完全可以让惩罚变得温柔起来。  相似文献   

15.
排座位     
排座位,看来不是件大事,但学生及学生家长都很敏感。家长为此找关系,托人情,要自己的孩子坐“甲级座”的不乏其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想找理由坐中前排,将某些学生排在后排或两侧,则会引出许多猜疑:老师偏爱某某同学,讨厌某某同学,等等。有时将性格不协调的学生排在一位,又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不利于学习。更重要的是,以老师的意愿排座位,是对学生的不信任。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排座位,应给学生自由,相信每位学生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这种想法在同学们中一说,同学们很高兴,且经讨论,提出3条组合建议:1.按身材高矮自…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善良而言,风度、气质、服饰等,大概不是教师形象的主要内容。教师是学生眼中真、善、美的化身,应该尽可能多地兼备美好的品质,为学生追求真理、迈好人生第一步正确地引航开道。善良是为师之本。许多让学生终生难忘的老师,其人格魅力的影响往往高于自身学识和教育技法,尤其是为师者善良的品质,留给学生的则是无价之宝。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回忆起蔡先生“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其实,蔡老师的温柔和美丽,正源于她的善良。心地善良的教师,不会体罚学生,更不会用学生的错误惩罚学生,也不会用自己的错误惩罚学生。…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和平区振兴二校,最近决定公开推行“学生选老师” 的试行方案。校领导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宣称:小学生不满意老师的教育方法、家长不认同老师的工作,可以流动择班,学校支持家长的要求。如果一个老师教的班级有10名学生要求择班,说明老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令人怀疑,学校将请这位老师下岗。 2000年秋季开学,有三名学生家长提出了换老师的请求,尽管他们的理由各不相同,学校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一名二年级学生想上一位三年级老师的课,学校对这名学生进行必要的考核后,破格让他跨人三年级,如愿以偿地进人了他所喜欢的老师的…  相似文献   

18.
王俊 《考试周刊》2011,(68):91-92
教学实景一:教室里.老师或立或坐在讲桌前.学生捧着做好的作业本,排着或长或短的队,等待老师的批阅,老师边批作业,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学生的脸上或露出得意的笑容——许是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赞扬:或露出遗憾的表情——许是粗心大意出了一些小错;或是露出若有所悟的神情,频频点头——许是疑难之处得到了老师的指点,有茅塞顿开之感。  相似文献   

19.
2009年7月3日下午,台湾名师、台北市教育局国语科辅导员苏兰在福州市开了一堂公开课《生活是多么广阔》。苏老师上课伊始,并没有范读或让学生朗读课文(对这富有激情的诗作,大陆的教师通常会这么处理的),而是让学生分段。一位学生说分四段,一位学生说分三段,于是苏老师让他们到台前来各自说明理由。在这个过程中,苏老师引领学生概括其段意,尤其是理清第二节与第三节的关系。我们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苏兰老师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篇章的整体把握、概括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前些天,在一个朋友的QQ空间里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不娶幼儿教师的五大理由》,文章中提到不娶幼儿教师的五大理由:理由一,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大,教研、教学样样得学;理由二,幼儿教师不够温柔,把温柔都留给了班里的孩子;理由三,幼儿教师没有时间谈情说爱,走到哪里都想着工作;理由四,幼儿教师太恋旧,废旧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