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20年是编辑史、出版史研究的活跃时期。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和有领导的集体研究与分工合作,对推动研究发挥了很大作用。出版业内人士、高等院校师生和相关部门专家学,是研究的基本力量。20世纪最后10年的地方出版史料编纂,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为代表的社史研究,以及编辑出版人物研究、出版史料汇编,硕果纷呈,使“两史”研究进入崭新时期。  相似文献   

2.
中国出版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大量资料基础上,对2006-2010年中国出版史研究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重点概述出版史料、出版通史、断代出版史、出版专题史、革命出版史、地区出版史六个方面的成绩与进展:并就进一步加强出版学和出版史的基本理论研究,加强出版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刊行,加强政府对出版史研究的扶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2008年适逢改革开放30年,出版史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其总结性.一方面,出版史重大工程<中国出版通史>历经八年磨砺,终于面世,标志着出版史研究站在了一个新起点.另一方面,经过30年的积淀,在史料整理、理论探索和热点凝聚方面也推出了具有总结性的研究成果.其中,对30年出版史研究的反思,对30年出版改革发展史的总结,在30年学术积累基础上产生的断代史和专题史的新成果,是出版史学日益走向成熟的表现.展望未来的出版史研究,除了继续加强史料建设和弘扬求真与经世的学术传统外,迫切需要的是在保持学科本位的同时加强同其他学科的对话.  相似文献   

4.
结合自身既往的研究经验,从史料和理论两方面探讨出版史研究范式的创新。提出新史料是出版史研究范式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研究者可以在常见的整部文献如书信、日记中发现新史料,也可以在报刊、出版史志资料等集成性文献中发现新史料;提出出版制度史和出版心态史可以借鉴新制度主义、存在主义心理学、现象学等理论。结论是,要想范式更有新意,就必然要融合跨学科视域,尽力拓展认知版图,以形成整体性视域,增进对出版史现象的解释深度。  相似文献   

5.
范军 《出版参考》2021,(11):33-35
出版通史的编纂与刊行,当以史料的整理和个案研究为基础.近现代出版史领域,大学出版史研究至今是薄弱环节.加强出版机构史尤其是我国大学出版社社史的编写,当引起学界和业界重视.近期刊行的《哈佛出版史》《厦门大学出版社社史(1985-2020)》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陈锋  陈江 《出版科学》1999,(4):42-44
1978年以后我国进入经济高速增长和学术研究蓬勃开展的新时期,出版史、编辑史的研究园地也一片新绿,新各出版类期刊辟出专栏刊登出版史料和专题论.上海还出现了专门刊物《出版史料》。商务印书馆作为建国前最大的.历史悠久的出版社,被学们当作个案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很自然的事.研究商务印书馆馆史及其主要创建人夏粹芳.张元济的章和专不断涌现出来.国外(日、法.新西兰等)和港台地区也有学倾心于此.发表、出版了他们的成果,其中包括王云五的《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等书。  相似文献   

7.
马晓琼 《东南传播》2010,(9):130-132
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作为中国出版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总结梳理有关近五年来我国近现代出版史研究的著作和论文,可以发现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史料的收集和整理、专题史、出版机构和出版人物上,并呈现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各个学科相互融合、以思想文化史的视角研究近现代出版史角度新颖、近现代出版史具体时段的研究成果丰富等特点。但也存在着对近现代出版史宏观上的研究少,诸如出版法制史、出版发行史等领域研究不够系统、深入等不足。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宋原放在上海创办<出版史料>,我清教他的刊物为何称"史料",不称"研究"?他说:"史料搞不清楚,怎么搞出版史?中国出版史如何,一切要等搞清资料以后再说,要凭资料说话."我相信宋原放的话是对的.出版史是一门新兴学科,必须从史料人手才行,否则欲速则不达.不过,搜集史料要钻故纸堆,要坐冷板凳,远水不解近渴,这件事常常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简单.  相似文献   

9.
谢欢 《图书馆建设》2015,(3):4-7,12
目前,我国图书馆史研究的重心还是在民国图书馆史领域,对于现代图书馆史,特别是1949—1966年这十七年间的历史缺乏足够深入的研究。1949年以前,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体现的核心思想是"自由主义",而1949年以后,"自由主义"逐渐被"苏联式的国家主义"所取代。从保存史料、探究历史演变规律的角度出发,学界应该重视图书馆史领域的"十七年史"研究。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吴永贵教授等的新著《民国年度出版时评史料辑编》,系国内首部以出版时评为内容的专题民国出版史料汇编,体现了视角独特、史料丰赡、收录客观、内容宏富的特点,其出版有助于开拓与深化出版史研究,为学界提供珍贵的历史文献,亦为现代出版实践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诸子百家档案史史料内容丰富,在我国档案史研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该类史料分散在各派经典之中,涉及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文档名词、档案种类、档案载体、档案机构与职官设置以及档案管理制度等内容,因其记载内容年代久远、所托典籍流传情况复杂,在使用时常需对相关内容进行多方考证。诸子百家档案史史料在学界运用较早,成果丰硕,但其中也存在着史料误读而造成的研究“失真”现象等,对其研究与应用还需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12.
盘点2004年的出版史学研究,我们发现,不仅有许多学术论文发表,还有不少研究专著问世,为出版科学研究平添几许光彩.2004年是中国出版业改革的关键性一年.出版产业和出版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从以往的历史中获得启示.这种迫切的现实诉求,推动学术界和出版界在史料收集、史实考证的基础上,分析、探讨出版活动在社会历史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揭示出版事业发生、发展的机制和规律,为当代出版业之前瞻性、规律性和发展的战略性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简单地讲,2004年的中国出版史研究虽冷尤热.  相似文献   

13.
"求真"与"经世",是中国历史学的两大传统,也是出版史学者孜孜以求的学术理想.2005年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推动着出版史研究在以往丰富的积累基础上求真求是,不断走向深入.这里仅就笔者目力所及,对2005年的出版史研究做一概要回顾,以期展现出版史学人的努力与贡献,更好地回应时代的挑战,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进步.  相似文献   

14.
也谈重视出版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家熔同志的出版史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史及其他》最近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老出版家王益同志为这本文集写了序。王老称赞这本文集中“有许多篇是花了极大的功夫、搜集了丰富翔实的资料,才能写出来的力作”,认为其中许多内容是已出商务史料“书中找不到而是对今天...  相似文献   

15.
最新出版的四卷本《交通银行史》,以200万字的篇幅、详实的史料,清晰展现了交行自创立(1908年)到1958年基本停止国内业务之间半个世纪的历程,并充分折射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民族金融业、银行业的沧桑嬗变,彰显了交通银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本书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史论结合,是近代银行史研究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6.
2009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河南省图书馆百年》一书,史料翔实,内容丰富,结构完备。该书以一本地方图书馆史的形式成书,必然将充实目前我国图书馆史研究的空白,促进整个图书馆史的研究,加强以省市等为重点的地方区域史的研究,同时为各省市图书馆史的研究提供参照。至于该书的不足之处,一是史论结合不够,二是忽视口述史料。总体而言,该书成绩凸显,必将对图书馆史事业的研究和发展都大有裨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地方图书馆史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7.
刘杲先生的《出版笔记》中有两篇文章专门论述了编辑史、出版史研究问题,提纲挈领、内容丰富。本文以编辑史为中心,以这两篇文章为依据,从编辑史研究与编辑学科建设的关系,编辑史与出版史的关系,编辑史与多种学科史的关系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四个方面,梳理了刘杲先生有关编辑史、出版史研究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底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河南大学图书馆史》一书,推动了我国大学图书馆史的研究,促进了河南省大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河南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方向。该书是一部厚重之作,主要体现在史料翔实、发掘广泛;内容充实,结构整备;秉笔直书,客观公正。该书的不足之处,则是史论结合欠缺、口述史料缺乏、比较分析不够,愿该书在以后的修订中能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编辑史,顾名思义是研究编辑工作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它的内容应包括编辑工作的产生过程、各历史时期所注进的新的因素,以及寻找其发展演变的脉络."[1]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就目前已出版的或公开发表的专著、论文来看,中国编辑史尤其是中国编辑通史,总是与中国文化史、书史和中国出版史纠缠不清,不能真正地历史地描述、揭示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编辑活动的产生、发展过程,不能实实在在地给当代的编辑实践、编辑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很快就要过去了。在这世纪交替之际,人们在展望未来21世纪的时候,很有必要回顾本世纪走过的道路,回顾也是为了瞻望。我国近代的编辑出版工作,差不多是与本世纪同行的,因此回顾、研究近百年的编辑出版史,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非常有意义的。70年代末以来,我国编辑学研究的兴起,同时也使出版史研究得到很大进展。如果说,我国有出版史研究的良好传统,那末,我国在进入新时代以后可以说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