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卡明斯是美国的诗人和小说家,他的诗歌以风格独特著称。卡明斯力求独树一帜,敢于突破传统诗歌形式的束缚,在诗歌的换行,单词的拼写等方面进行创新,创造了典型的卡明斯风格的诗作。他的诗歌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变异。本文以卡明斯的一首小诗ihavefoundwhatyouarelike为题材,站在文体学的角度对其语法、书写和词汇等方面对其变异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卡明斯(E.E.Cummings)是20世纪的美国著名现代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形式深受其叛逆思想和绘画风格的影响,离奇大胆、独辟蹊径、充满弹性。文章依据新批评理论,从词语的悖理组合、句义的多重含蕴和意蕴的模糊不定三个方面对卡明斯诗歌《爱情比忘却厚》进行探讨,揭示其诗歌创作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埃德温·阿林顿·鲁滨逊是20世纪20年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现代美国诗歌之父。他的诗歌恪守传统而又具有创新,这种双重性及诗人的悲剧性人生,赋予其诗歌一种悲观和唯美的色彩,也凝注了他诗歌的一个永恒主题:异化——这种反映了现代人生存特质的孤独。  相似文献   

4.
卡明斯是20世纪美国的著名现代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其叛逆思想和绘画风格的影响,离奇大胆、独辟蹊径、充满弹性。爱情诗《爱情比忘却厚》是卡明斯的一首代表作,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本文以此为例,运用变异修辞的相关理论,主要从语词重复、超常组合、语法变异三个方面探讨卡明斯诗歌的语言艺术,让读者深入领悟卡明斯诗歌的主旨和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5.
E.E.卡明斯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现代主义诗人,也是20世纪英美实验派诗人中的佼佼者。他那以“古怪的印刷体式”编排的“一句话诗歌”不仅将传统诗歌有关诗节、音韵和格律的规则彻底推翻,而且还将诗句和词汇拆得粉碎。这种偏离常规的诗歌形式就形成了“陌生化”的效果。用“陌生化”的技巧解读卡明斯的“古怪的印刷体式”诗歌,我们看到的就不再是诗歌表面的杂乱无章,而是诗歌内在的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6.
美国诗人卡明斯善用特殊的语言符号或有意地摆列诗歌语言形式来传达诗意,风格独特。而语言象似性所关注的就是语言符号与思维对象之间的相似。两者之间是契合的,运用象似性理论能挖掘出卡明斯个性诗歌语言形式下蕴含着的诗意。  相似文献   

7.
赵丹  黄绍华 《文教资料》2010,(19):39-40
本文拟从立体主义角度来追溯并解读卡明斯诗歌的话语艺术和形式试验,寻找其诗歌革命与立体主义艺术流派的历史渊源,从立体主义艺术的分解、重构和并置来详细解读卡明斯的画诗历程和他怪诞近乎精神分裂般碎片诗歌语言背后真实而丰盈的诗歌内涵与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卡明斯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实验派诗人,本文以陌生化为理论依据,尝试分析卡明斯的诗歌在诗歌标题、诗歌形式和诗歌语言方面所体现的陌生化,并进一步论述卡明斯诗歌中陌生化的根源,即达达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卡明斯视觉诗在词汇、结构、语义、语音、社会符号等五个层面上的语篇衔接特征说明,视觉诗特殊的建行形式,在看似断裂的形式下,隐藏着丰富的篇内衔接和篇外衔接.这种表面上的断裂并没有影响语篇意义的连贯,相反,它起到了语篇衔接的作用,促成了语篇的连贯,反映了诗体及作者的风格,并不影响诗歌意义及结构的衔接与连贯.  相似文献   

10.
爱德华·艾斯特林·卡明斯的视觉诗具有魔幻般的语言,独特的排版方式和支离破碎的单词拼写,但是这并没有打破诗歌的连贯性、整体性和统一性。原因是卡明斯娴熟的衔接手法,让表面上看似不相连的语篇富有紧凑感和音乐感。卡明斯的诗歌无论在语音、词汇、语法、结构还是社会符号上,都有独特的衔接形式,形成了卡明斯式的语篇衔接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现代派诗人兼画家、美国先锋派诗人的杰出代表卡明斯创造性地运用视觉艺术的一些基本原理进行诗行排列、诗形构建和意象组合蒙太奇来强化诗的视觉艺术效果,从而将视觉艺术与诗歌艺术完美结合,提高了诗歌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遵循爱的法则为人处事》是爱德华·艾斯特林·卡明斯为自己父亲的逝世创作的一首诗歌,全诗感情真挚,震憾心灵.本文通过分析上帝的爱和卡明斯父亲的爱透视卡明斯对爱的理解,进而揭示全诗的主题:爱是他的整个人生并凌驾一切.  相似文献   

13.
卡明斯的诗在主题,语言和印刷排列等方面,都与众不同。由于这些特点,卡明斯的诗给理解和翻译就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以他的一首诗为例。说明如何正确理解和翻译他的诗。  相似文献   

14.
文学评论界对卡明斯的诗歌评价有争议,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玩弄文字游戏的怪才,更多的人认为他是美国现代实验派诗人的佼佼者。卡明斯在创作现代诗歌的时候,找到了一种新的表达法——用字母和诗行作为他画诗中的点和线,以诗为画,使他的诗歌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读者能在他的形式背后找到他的significance。他拓宽了诗歌的意义,强化了诗歌的视觉效果。可以说卡明斯是美国现代派诗人探索新的表达方式的先驱者之一。  相似文献   

15.
传统乡村社会向都市化、工业化文明的转变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爱·摩·福斯特(E·M·Forster)立身于自身的生长环境,将自己的内心感受流于笔端,书写了他最成熟、最优秀的早期作品——《霍华德庄园》。在这部作品中,他对象征这一修辞的把握恰到好处,通过这一表现工具,他深刻地透析了工业文明时期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所带来的两难处境,人与自然日益疏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冲突……只有走“融合”的道路才能解决所有问题——不同阶层、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人们连接起来,实现社会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正是作品所追逐的理想化世界,也是作者爱·摩·福斯特(E·M· Forster)所构建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
在朱熹的解释视野中,<诗·国风>呈现着多样化的风格特点.这些特点和诗篇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受地理环境影响的民性民情,不同政治条件下在上者之好倡,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关于诗歌风格与地理环境、民性民情、在上者好倡之关系的理论思想,不是朱熹首先提出的,但他的贡献是将这一理论全面系统地用在了<诗·国风>思想风格的探讨上.  相似文献   

17.
《太原大学学报》2017,(2):76-79
《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在主题、风格、语言技巧运用及心理冲突描写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诗歌的模式,同时大量典故的引用为这首诗作增添了喜剧效果,体现了对传统的传承。全诗充满了讽刺与批判意味,对现代中国的年轻人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亚·德·霍普是20世纪英文诗坛为数不多的在讽刺诗创作方面取得成就的重要诗人之一。他重视诗歌的社会功用,主张复兴讽刺诗的创作,并身体力行,创作了数量不菲的讽刺诗。霍普的讽刺诗按照其主题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具有评论时事性质,其锋芒指向人生百态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类则呈现出"以诗论诗"的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本身的关注和思考。尽管霍普的讽刺诗创作也有缺陷,但瑕不掩瑜,总体而言,他的讽刺诗可以说是充分地体现了这类古老的诗歌体裁包容性广、灵活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虽然远离尘嚣,但是对于影响了美国社会和历史的南北战争并非是漠不关心的,她在书信和诗歌中多次流露出她对战争的关注。南北战争也给了她很多的诗歌灵感,影响了她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20.
《滁州学院学报》2018,(1):31-34
埃德加·爱伦·坡的创作哲学中,至关重要的美学原则是"美人之死"。女性在其作品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她们让故事和诗歌增添了色彩和深度。要全面理解坡的诗学和哲学思想,就不能不关注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考量其女性观。本文拟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和诗歌作品,倚重他者理论来探讨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认为尽管坡试图让美人成为诗意的主题,但是他塑造的女性形象或以超自然形象威胁着男性主体,或超然世外,成为人观赏崇拜的缄默偶像,始终都摆脱不了"他者"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