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凭他的四五部长篇,他在文艺界的位置已足够与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并列."以上文字为徐志摩追忆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所作.其情真意切,景仰崇拜之情跃然纸上.除了于文字间表达对托马斯·哈代的敬仰之情,徐志摩更曾远赴英国以一睹偶像风采.那么,托马斯·哈代和徐志摩又有着怎样的文学因缘?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托马斯·哈代感到整个世界是令人恐怖的,而人类的处境又是毫无掩饰地冷酷无情,那么,他的个人生活却出人意外地宁静和富有乡土气息。他虽然经历了伟大的维多利亚时代,他对于紧张、真实、艰难的现时代也略有所见。哈代是英国的伟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仍然为学术界人士和一般读者所喜爱。托马斯·哈代生于1840年,是多塞特郡一个石匠的儿子。贫困的家境给托马斯带来了自卑感,不过,他也获得了三大天赋——母亲对书籍的爱好;  相似文献   

3.
<正>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是英国19世纪末著名的小说家、诗人,他被誉为维多利亚时期的“悲剧大师”,中国近代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曾盛赞他为“当今文学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甚至能与莎士比亚、卢梭、尼采等人并驾齐驱。哈代乃沟通英国文学由维多利亚时代跨越到现代的一座桥梁。他的文字如同一幅淡雅的田园风光画,巧妙地勾勒出英国的自然风光与人情风俗,宛若荒原上破土而出的石楠花,散发着野性的芬芳。  相似文献   

4.
读者如果想从一张英国地图上找出托马斯·哈代在他的小说中提到的城镇或乡村的话,那么一定会感到失望。人们熟悉的地方,如:梅尔切斯特——《无名的裘德》中,裘德·范立修复大教堂的地方;《远离尘嚣》中,人们认为特洛伊中士淹死在那里的路尔温德河湾;卡斯特桥的集市小镇;沙埠  相似文献   

5.
1867年6月,托马斯·哈代正在伦敦专攻建筑设计,这时的哈代已二十七岁,功名未就,两年多以来写的诗连一首也没有得到机会发表,而且健康状况也颇为不佳。医生劝他到乡下去住一阵子。碰巧,他的一位同乡建筑师海克士正要找个助手,哈代便去信海克士,接受了这一工作。这一次故乡之行对哈代受益非浅。医生的嘱咐,清新的空气,适当的营养——每天一瓶当地产的浓牛奶,风雨无阻的乡间散步,使哈代的身体逐渐好转,他的面颊上重新出现了青春的光泽。哈代又开始思考如何敲开文学的大门,继续两年多来接连遭到的失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不讳我的‘英雄崇拜’。"他的所谓"英雄",是这样一些人物,近现代的,有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意大利诗人邓南遮,还有英国的托玛斯·哈代??他的理由:"山,我们爱踹高的;人,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接近大的?"对于这些英雄,他不仅阅读、翻译他们的作品,还说:"在我有力量爬的时候,总不教放过一个‘登高’的机会。"他  相似文献   

7.
1757年,英国远征军在普拉西战役中击败莫卧儿王国最后一支大军,确立了在南亚次大陆的殖民统治。此后,英殖民者开始对喜马拉雅山北面神秘美丽的西藏高原怀有觊觎之心,英印总督曾两次派员进入西藏,但均只到日喀则而未能到达拉萨。1811年,一位英国人终于抵达拉萨,并将这座神秘的“东方圣城”第一次展示在英国人面前。他就是托马斯·曼宁。向往东方1772年,托马斯·曼宁出生在英国诺尔福克郡一个牧师家庭。曼宁从小体弱多病,甚至不能入学,爱子心切的牧师只好给他请了几位家庭教师。尽职的家庭教师却也竭尽全力,使他受到极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汤伏祥 《寻根》2009,(1):40-49
1916年6月13日,就在袁世凯死后一个星期,怀着悲痛之情的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在致兰利的信中是这样赞颂他这位已故的朋友的:  相似文献   

9.
邹斯彧 《世界文化》2008,(12):13-15
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882年1月25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知识贵族家庭。父亲莱斯利·斯蒂芬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毕业于剑桥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和传记作家。他在担任慷希尔杂劫主编期间曾慧眼支持过哈代、斯蒂文生、亨利·詹姆斯等作家的创作,还主编过《国家名人传记大辞典》的前26卷,撰写过18世纪的英国思想史和文学史,被英国政府授予爵士称号。  相似文献   

10.
哈代(1840--1928)是英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兼诗人,出身于贫寒的劳苦之家,父亲是石匠,后来当了乡村包工头,母亲当过侍女、厨娘。哈代靠刻苦努力,自学成才,在小说和诗歌方面都取得了极其出色的成就,成为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并且像劳伦斯一样,是难得的在小说和诗歌方面都有很高成就的大作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蒋芬 《世界文化》2014,(3):12-14
<正>R.S.托马斯(1913—2000)是20世纪威尔士继迪兰·托马斯之后又一位饮誉世界的诗人。如果说迪兰·托马斯的诗歌将英国的诗风带入激情和想象,走向了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传统相融、相生的发展道路的话,那么R.S.托马斯则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他的诗清晰、透明,苦涩、冷峻肃穆、厚重深刻,像经过多年雨水冲刷过的白石,用非常朴素的词语写古老而又有现代意义的题材,是沉思的诗,经得起一读再读。R.S.托马斯于1913年出生在威尔士的首府卡迪夫,是父母的独子。五岁之前他随身为海员的父亲在英国各大港口  相似文献   

12.
哈代(1840--1928)是英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兼诗人,出身于贫寒的劳苦之家,父亲是石匠,后来当了乡村包工头,母亲当过侍女、厨娘。哈代靠刻苦努力,自学成才,在小说和诗歌方面都取得了极其出色的成就,成为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并且像劳伦斯一样,是难得的在小说和诗歌方面都有很高成就的大作家。  相似文献   

13.
杨宁 《华夏文化》2016,(4):50-53
一、徐志摩小说中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从历史上看,在意识流引入中国的同一时期,徐志摩也开始了自己的小说创作,并且他的小说多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来说明徐志摩小说中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名人名言录     
结婚是受欢迎的,因为它把最大限度的诱惑和最大限度的机会结合起来了。 —肖伯纳 结婚有许多痛苦,但独身主义毫无乐趣。 —塞缪尔.约翰逊 爱情的道路要比铺石子的大道更粗糙。 托马斯·哈代名人名言录@子青~~  相似文献   

15.
苔丝悲剧的现代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苔丝》看哈代的悲剧思想 哈代对西方明的大胆批判和对生活的坦诚表现使得他的小说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气氛。由于他从自己对生活和人的认识与思考出发,歌颂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赞扬人们同命运抗争的精神,哈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悲剧思想。他的这一悲剧思想与悲观主义截然不同,而且不同于古希腊人的悲剧命运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寻根》2016,(3)
正徐志摩于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作为其学生的赵家璧不胜悲痛。为了表达对恩师的纪念,整理出版他的作品自然是最好的表达方式。通过赵家璧之手,徐志摩的《爱眉小札》在十余年时间里竟然推出了五种不同的版本。1936年是徐志摩诞辰40周年,赵家璧决心为恩师举办一纪  相似文献   

17.
托马斯·曼(1875—1955)把列夫·托尔斯泰视作自己的伟大楷模,他象这位俄国作家一样善于观察:比如,对登门造访的客人,托马斯·曼有时手持一具观剧用的望远镜,透过窗子,仔细地观察来客,捉摸他们的独特之处,便于以后能把所观察到的人物特征写进他的小说中去。托马斯·曼在动手写他的长篇家族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之前,便早已为之集录了不少人物的讲  相似文献   

18.
马太·帕克英国牧师。英语中的成语“大鼻子帕克”就是来源于他的名字。“大鼻子帕克”的含义是“爱管别人闲事的人”。帕克是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坎特伯雷地区的大主教,他尽管腼腆,温文尔雅,但主管着教堂的一切事务,于是,他的政敌就叫他“大鼻子帕克”。梯尔·布莱希丹麦天文学家。在一次决斗中,他的鼻尖被对手用剑削掉了。后来,他装上一个黄金做的假鼻子,这恐怕是价格最贵、分量最重的鼻子了。西兰诺·蒂·伯乔兰克法国诗人、小说家。伯乔兰克是个思想活跃人物。他因鼻子长的奇特,曾与侮辱他的人进行了* 余次决斗。托马斯·韦…  相似文献   

19.
赵玫 《世界文化》2014,(10):35-37
这个小镇叫Salem。被译成“萨勒姆”。也有译作“歇冷”的。“歇冷”的名字很好听,有点像当年徐志摩将佛罗伦萨翻译成“翡冷翠”。翡的冷的翠。我猜那一定承载着徐志摩时代的忧伤。不过我宁可将这个小镇称作塞勒姆,因为这几个宇和Salem的发音最为接近。于是就塞勒姆,这座马萨诸塞州北部的优雅的小镇。宁静而神秘的,有着古老英国乡村风情的。  相似文献   

20.
英国演员伯顿逝世英国演员理查德·伯顿于1984年8月5日在瑞士病逝,终年五十八岁。伯顿在日内瓦附近的赛利涅自己的别墅里病倒后,被送往日内瓦湖畔靠近尼翁的一家医院。据医院一位负责人说,他在那里经医生检查后,旋即转往日内瓦的州立医院,在该院去世。他的姐姐凯瑟琳·托马斯夫人在她南威尔士的家中说,伯顿先生死于脑溢血。伯顿是南威尔士的一个矿工的儿子,他的很多影片享有国际声誉,如《克娄巴特拉》(一译《埃及艳后》)、《喜剧演员》、《马》、《悍妇驯服记》(一译《驯悍记》)、《从寒冷中来的间谍》、《贝克特》、《巨蜥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