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是世界一大奇迹.这个奇迹的创始人名字叫:袁隆平. 阳春三月,我来到湖南安江农校档案室,一边查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及其成果的档案记录,一边听他们讲述人类饥饿之救星袁隆平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画面编辑人员的工作素养和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电视新闻节目的流畅性,也关乎观众的视觉体验和理解效果.电视新闻画面编辑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逻辑性与主题性,其中逻辑性是指电视新闻画面编辑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开展,如时间顺序、视觉逻辑顺序以及轴线规律等.主题性是电视新闻节目中画面存在的价值和传播的内涵.因此,本...  相似文献   

3.
电视画面构图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是电视摄像的成果体现.画面构图是摄像人员拍摄电视画面的一个主要环节,电视画面构图好的比画面构图差的更具形象的吸引力,更令人爱看、耐看,也更能传达摄像师的表现意图.  相似文献   

4.
《新闻天地》2008,(7):33-34
6月9日,湖南某电视台在报道全省雨情水情的4条新闻中,有多处编辑了资料画面,其中最为明显的一条是《山体滑坡现场,邵阳城步县兰蓉乡》。这条新闻是电话连线记者刘×的报道。报道说城步县来龙乡凌晨4点开始下雨,早晨8点雨量明显增大,到11点水位最高的时候,淹没了来龙乡的一条河堤,部分公路以及依山而建的民房都已经被毁损,目前没有人员伤亡。新闻画面采用了分割式,  相似文献   

5.
张淼 《记者摇篮》2009,(4):74-74
所谓电视的画面语言,指的是一定时间内单位电视视频画面信息及负载的同期声.每个画面语言都是一个具有自身独立的形式感的个体,一定数量的画面语言便组成一条完整的信息。要使电视画面语言成为观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构图、布光、镜头运用、画面组接等各个方面下功夫,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电视造型语言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电视画面,电视画面构成了电视节目,电视画面是对有关电视摄像效果的一种体现。相应的拍摄人员进行拍摄的时候,必须重视画面构图,因为电视画面构图会直接关系到相应电视屏幕效果的高低,还会同观众的视觉反应和信息的思维接收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笔者从几个方面探析如果在拍摄中取得良好的构图效果的技巧,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汪舒 《视听》2023,(5):146-147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会议新闻报道意识上的偏差和采编方式的创新力不足,电视新闻会议报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重视画面语言叙事的情况,会议新闻也表现出内容空泛、画面呆板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新闻传播效果。对此,应完整准确地了解会议精神,拍摄富有特色的画面;选准镜头,突出会议的新闻价值;运用影像思维方式拍摄会议画面,不断开拓时政新闻报道空间,实现时政报道的新闻价值与艺术价值相统一。  相似文献   

8.
新闻图片,首先是新闻,其次才可考虑画面视觉形象的表达是否恰当、完美。那么,是新闻就要符合新闻的基本要求。而相当多的新闻图片来稿,只注意了画面视觉形象的“好看”,忽视了新闻信息的传达。一些摄影者以为只要画面漂亮,就是好新闻图片。他们尤其忽视了最重要的“时间”要素,要么没有,要么模糊或者模棱两可。在信息时代,读者重视的是新闻的时间和速度。因此,要想提高新闻图片的信息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重视用画面说话。新闻图片也可以说是视觉新闻,它的冲击力在画面上,而不是在说明词中,如果图片本身吸引不了读者,说明词写得再好也起…  相似文献   

9.
电视画面是电视记者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主要元素,也是电视记者报道新闻事件的基础。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于艺术创作不同,其只能面对新闻事件现场进行选择,画面一定要清晰,且主题明确,还需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文章主要针对新闻事件中电视画面拍摄的拍摄技巧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0.
久经传看而让人铭刻于心的一幅幅影视画面,大都有一个个引人注目的"眼睛",就是画面中能够突出画面重点、聚集画面亮点、凝结画面焦点的关键点。画面的"眼睛"是画面构图不可或缺的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新闻图片资源日益丰富。面对来源多样化的新闻图片,编辑人员在选取、使用时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关系,即客观性与艺术性的关系、画面与文字的关系。新闻图片强调对人、事、物的客观、忠实记录,而优秀的新闻图片又合理运用了摄影艺术表现手法。画面与文字说明就像新闻图片的"两条腿",只有协调配合才能以最佳方式传递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2.
蔡放 《今传媒》2012,(1):127-128
在眼球经济时代,新闻画面的好坏对于新闻栏目的竞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画面的制作者,摄像记者的拍摄水平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质量高低。文章对摄像记者如何拍好电视新闻画面提出了几点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除了通过画面语言真实地记录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外,往往还能通过其特有的表现手段使新闻主题概念发生位移、延伸,因之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思索.这样就出现了"图有尽而意无穷"的画面外语言,新闻作品本身对命题意义深层次分析的穿透力和对读者心灵的震撼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也是新闻照片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体裁,其独特魅力之所在.为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摄影记者在拍摄时通常要有意识地选景构图并运用各种技巧,来营造作品耐人寻味的画面外语言,其手法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媒体逐渐走进千家万户,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电视画面的衔接顺畅,是编辑工作人员合理运用技巧手段的重要结果,可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但是,在电视画面编辑工作中,如何能够使编辑人员巧用编辑技巧,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对此,作者主要从该问题着手,针对电视画面编辑技巧的运用而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向 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获奖人员和集体颁奖。江泽民总书记亲自签署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向首次获奖的吴文俊、袁隆平同志颁奖。 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经多年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而成为闻名遐尔的“杂交水稻之父”。而今,他的“优势杂交”又向新的领域延伸——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研究水稻的优势杂交为毕生事业,历来与资本市场井水不犯河水。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健 《声屏世界》2000,(6):51-51
所谓视觉逻辑,通常是指电视新闻文字受电视画面支持配合这一特定现象,具体表现就是镜头中的拍摄事件、动作与文字是否按逻辑合理组合。这是电视新闻记者采写新闻与其它新闻媒体记者新闻写作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因为其他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只要读起来顺。,听着顺耳,而不需要与画面相配合,但电视新闻记者采写稿件的词句安排,却一定要受拍摄录相素材带的视觉逻辑制约,例如:有这样一组访贫问苦新闻镜头,在编成电视新闻时,从一个镜头到另一个镜头的切换。都应该使有关动作相协调。也就是说在第一镜头的最后,如果访贫问苦人员进了被…  相似文献   

17.
杜德印 《记者摇篮》2009,(5):91-91,16
一部电视片的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解说词和摄像,当然后期制作亦不能忽视,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是电视摄像的成果体现。画面构图是摄像人员拍摄电视画面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它是与电视屏幕效果的好坏、受众的视觉反应和思维接收息息相关的。构图能力是电视摄像人员画面造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摄像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个任何W一的本重新要闻性教,科记书者中采,写都新反闻复也强遵调循新着闻这中一五原则。但是,我国新闻界编采人员对披露新闻来源并不重视,认为只要交待了新闻的几个重要因素就  相似文献   

19.
电视画面是电视时政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得体的编辑,对增强受众现场感、参与感,提高时政新闻的可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电视画面能够直观、生动地展示正在发生、进行的新闻事件。然而,就大多数时政新闻而言,在表现新闻的现场感、参与感方面较为欠缺。通常,时政新闻中的会议较为枯燥、空镜头太多。文章从电视画面编辑工作规则、提高时政新闻电视画面编辑工作质量的有效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浅析,以期对电视时政新闻从业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那些眼神     
画面中的那些眼神直视着迎面而来的模特,也正对着作为画面观者的我们.当时装表演之类秀场在各种境地滥觞,观赏者的眼光便成了我们理解奢华与时尚、理解公众心态,甚至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