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德 《武当》2010,(10):47-49
三丰派 三丰派,即张三丰派。这里所指张三丰乃元明之际的武当丹士张三丰。(按:历史上曾有三个张三丰(峰)。一为《神仙鉴》所载刘宋时张三峰,号朴阳子,传房中御女三峰采战之法,正统丹道家深恶痛绝,因元明张三丰原名三峰,后知其故避“三峰”不用而改三丰。二为北宋徽宗时武当内家派创始人张三峰。  相似文献   

2.
钱惕明 《武当》2007,(4):12-15
武当丹派的源流 武当派始祖张三丰,北宗传人,而丹法却承接南宗,并融会贯通,主张性命双修,三教同流。现世存留的《张三丰全集》,是道家内丹学史上的一部名著,也是武当丹派武功行走架的指南。  相似文献   

3.
汪登伟 《武当》2014,(12):46-49
(接上期)二、三丰丹诀的分类及真伪从题名三丰未佚之书来看,其丹诀大约有四类,一是如《金丹节要》之类的采补法,一是"体隔神交"之类双修法,一是如《张三峰祖师玄要篇摘锦》之类的清修口诀,一是"抉破一身内外两个真消息"的玉液金液两品大丹。局面较为混乱,让人莫衷一是。《金丹节要》是传说中最早的三丰丹诀。  相似文献   

4.
李国兴 《武当》2006,(6):41-44
张三丰,元明之际著名道士。他不仅精通内丹术,又擅长拳术。太极拳即其所创。张三丰的内丹功法及其理论,具有极其显著的时代特征。这对我们了解内丹学术的历史演变过程,有着特殊的研究价值。张三丰丹法的内炼思想,主要体现在《大道论》、《玄要篇》、《道言浅近说》和《无根树》等著述中。其阐述简明扼要,直接了当,颇具特色。现将其内丹功法的实际操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久增 《武当》2016,(4):68-71
现在已有充足的史料证明元明时代的武当道士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始祖。张三丰不但是太极拳的创立者,还是善于养生的长寿者。目前论述张三丰生平事迹的文章和书籍已有不少,从其中可以看出张三丰养生长寿之谜。按照《明史》记载,张三丰原名张通,生活于元明之际。据清代李西月编的《三丰全集·芦汀夜  相似文献   

6.
杨春  沈智 《武当》2005,(5):31-32
张三丰为宋明间的道士,字君实,号玄玄子,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据载,张三丰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精通少林和武当拳法,精研文武二道。其后,他的武技流传达数百年,至今方兴未艾,地域遍及大江南北。有关张三丰的种种神迹流传甚广。据《王征南墓志铭》、《宁波府志·张松溪传》和清朝黄百家《内家拳》等,称其为"武当丹士"。张三丰是内家拳的奠基人, 有"夜梦元帝授之拳法,劂明以单  相似文献   

7.
孙亦平 《武当》2009,(7):44-44
有关张三丰其人其事,在史料中有不同的记载与说法,颇多传奇色彩,但他的句字是与明代武当山道教的兴盛联系在一起的。相传,张三丰在武当山修道多年,开创了内丹之新理路,对推动道教思想与实践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清代李西月编《张三丰先生全集》为例,来展示张三丰内丹道之特点。  相似文献   

8.
这篇《王征南墓志铭》(据粤雅堂《南雷文定·卷八》)是武当丹士张三峰创内家拳说的最早依据。有人以此为明代武当丹士张三丰创太极拳说的最早依据。于是,出现了下述引起太极拳传承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邓清泉 《武当》2014,(6):9-11
太极拳源出于道教祖师张三丰,传世有《三丰全集》,系清代李浊崖大师,西派丹法的宗祖之大师亲编而成。言“三丰祖师,曾为中山博陵令,与刘秉忠友善,曾于北岳修行十六载”,曾作《悠悠歌》。歌云:  相似文献   

10.
谢怀召 《武当》2006,(7):39-41
人为何可以学仙? 丹道学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所谓的“成仙”。而学仙的首务必须知道为什么可以学仙,可以成仙,其理何在。如果连金丹大道的基本原理都无从知晓,那么就无从分辨方法的对错与正邪,导致盲修瞎炼,也容易人云亦云,无所适从;或难以树立信心,将信将疑。所以,大多数丹书开篇首先要阐述成仙之理与性命之要。如《性命圭旨》之《大道说》和《性命说》,《三丰全集》之《大道论》,《黄元吉道门语要》之《探性命之源》等。  相似文献   

11.
刘铁成 《武当》2011,(10):9-11
(接上期)二、三元连中,一气太玄世传的丹道流派虽多,然莫不以三元丹法为纲宗。所谓三元者,人元金丹,地元神丹,天元大丹者也。历史明载,古来三元丹法得其全者有二人,一为纯阳祖师吕洞宾,一为武当张三丰祖师。三丰祖师得三元丹法之大成而创法武当,  相似文献   

12.
孔令宏 《武当》2007,(10):42-44
张三丰,名通,又名金、全一、君宝、思廉、玄素、玄化等,字君实,又字玄玄、山峰、三峰、铉一等,号昆阳,又号玄玄子。因为他不修边幅,人们称他为张邋遢。《三丰全书·芦汀夜话》记载,张三丰自称生于蒙古定宗三年(公元1248年),曾为中山博陵县令,后弃官出家,在终南山遇到火龙真人,被授予丹诀,后赴武当山修炼,不久出走,不知所踪。  相似文献   

13.
肇明 《武当》2013,(5):39-40,41
张三丰是道教门中继吕纯阳之后,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位道长。他为后人留下了诸多不解之谜,其生年即有宋人说、金人说、元明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卒年更是扑朔迷离,无从稽考。本文拟广容诸说,祓其迷雾,存其本真,作一初略而有益的探索。一、张三丰生年考辨(一)张三丰北宋说谓张三丰为北宋人者,滥觞于清初学者黄宗羲(161 0-1695)及其子黄百家。黄宗羲在《南雷文定·王征南墓志铭》中言道:"……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内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张松溪为最著。"稍后于《王征南墓志铭》的雍正《宁波府志》(雍正十三年(1 7 35)版)《张松溪传》,亦有张三峰为北宋人说,其略云:"松溪,鄞人,善搏,师孙十三老,其法自言起自宋之张三峰。……"清初,王士祯(1634-1711)于《拳技派》中亦记曰:"拳勇之技,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丰为内家,三丰之后,有关中人王宗,宗传温州陈州同。州同,明嘉  相似文献   

14.
汪登伟 《武当》2015,(1):50-53
笔者以为,张三丰最重要的著作《金丹直指》与《金丹秘旨》保存在《金丹破疑直指》(《登天指迷说》、《服食大丹说》)和《玄谭》(《返还证验说》、《一粒黍米说》)中。这几篇文献内容前后照应,自成一系统。虽然用了采补、双修的术语,却另有含义。如果张三丰真传下了丹诀,与其相信前面所说的三种,还不如相信这"抉破虚空内外两个真消息"的龙虎大丹法。因为,作为一代大师,在丹道的继承传播中,必定会有自己独特的、难以被常人超越的、对后世具有重大影响的东西,"抉破虚空内外两个真消息"所述丹理  相似文献   

15.
这篇《王征南墓志铭》(据粤雅堂《南雷文定·卷八》)是武当丹士张三峰创内家拳说的最早依据。有人以此为明代武当丹士张三丰创太极拳说的最早依据。于是,出现了下述引起太极拳传承者和研究音关注的问题:1、本文作者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州,亦号南雷,是明清之际的大儒。这篇《王征南墓志铭》是他根据"高辰四状其行,求予志之"。写成的。其中"有所谓内家者,……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的源流说,是否可信? 2、宋之武当丹士张三峰,是否是明代武当丹士张三丰? 3、明代的内家拳,是否是后来的太极拳? 4、此铭文中"三峰之术,百年以后,流传于陕西,而王宗为最着",此王宗,是否是后来署名为《太极拳论》作者的王宗岳?  相似文献   

16.
李国兴 《武当》2003,(3):10-12
张三丰是明代著名的道教人物,其功绩在于开创了武当教派,深化了内丹修炼技术,创编了太极拳与内家拳等。据《道统源流》记载,该派渊源于陈致虚和陈抟。清李西月则认为:“大道渊源始于老子,一传尹文始,……文始传麻衣,麻衣传希夷(即陈持),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或以为隐仙派者(《张三丰先生全集》)。所谓的“隐仙”,是指隐居山  相似文献   

17.
武当丹派武功,自始祖张三丰开山以后,绵延数百年,以武当剑等武功称著于世。自上世纪初,第十代传人李景林(芳宸)扩大传授范围以来,更成为世人仰慕的武林瑰宝。武当丹派的由来先从“丹”字说起。丹字的本  相似文献   

18.
张华  郑勇华 《武当》2009,(12):39-40
成书于明宣德六年(1431)由任自垣编撰的《敕建大岳太和山志》,最早记载了明太祖访寻张三丰的事迹。书中记道:“(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祖皇帝遣三山高道使于四方,清理道教,有张玄玄(玄玄,即为张三丰的字)可请来。”在其他历史典籍中,也有记载太祖派人四处访寻张三丰的。如明万历十四年进士何乔远编撰的纪传体史书《名山藏》,记载明太宗至穆宗十三朝二百余年史事,  相似文献   

19.
刘会峙 《武当》2006,(1):19-21
据《明史·方伎传》、《张三丰传》、《张三丰全集》、《县志》、《碑记》等历史文献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 (今辽宁)人,名全一,君实,字玄玄, 号三丰,道号玉虚子。先世为江西龙山人,祖父裕贤公,携本支眷属,徙辽阳懿州。有子居仁,亦名昌,字子安,号白山,即先师父也。壮负奇气, 元太宗收召人才,分三科取士,子安赴试,策论科入选。然性素恬淡,无意仕宦,终其身于林下。定宗丁未 (1247年)夏,先师母林夫人诞先师。时四月初九日也。  相似文献   

20.
从文献、实物、考古三个方面论证张三丰与太极拳没有关系。通过文献考证认为,张三丰的籍贯、名字号、体貌特征以及生活习惯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道教思想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是道教理论家和实践者,但并不是太极拳的创始人;明朝皇帝寻求张三丰的踪迹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治病仙方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仙游行迹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通过研究分析主要实物之《张三丰遗迹记》碑内容可知,无论是记载张三丰的籍贯、行迹、与人交往,还是记载明成祖派人寻访张三丰其人,都未看出张三丰在太极拳或内家拳上有任何建树。从碑文记载内容可证,张三丰与太极拳不发生任何关系;从明清时期流传下来关于张三丰的大量遗物、遗迹、遗诗等证据链分析可证,张三丰与太极拳没有任何关系。通过对《南雷文定·王征南墓志铭》的研究认为,太极拳附会神仙张三丰是从内家拳附会的张三峰移植过来的;《三丰全书》中王渔洋摘录的所谓内家拳源流来自于黄宗羲作的《南雷文定·王征南墓志铭》,玄武大帝授拳于张三峰荒唐无稽;从《墓志铭》记载对王宗与王宗岳误传推断宋之张三峰传拳也是附会;无证据证明太极拳就是内家拳,从而推证内家拳或太极拳并非张三峰(丰)所创;移植内家拳的张三峰为太极拳的张三丰,是《三丰全书》出版以后的附会;王宗岳的理论和张三丰没有任何关系,太极拳非张三丰所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