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童坦君院士是我国老年医学基础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现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衰老与抗衰老科学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卫生部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先后主持多项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攻关课题等,科研成果先后获得15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和荣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主编《医学老年学》等专业书籍4部,参编50余部。  相似文献   

2.
卢耀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地质科技二等奖、全国科技图书二等奖及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荣誉奖、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河北省特殊贡献院士奖。  相似文献   

3.
《大众科技》2010,(6):5-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齐飞教授研究小组与法国南希大学Battin—Leclerc教授研究小组合作,首次在实验上验证了碳氢化合物低温氧化机理中广泛应用20多年的重要假定——过氧化物的存在,揭开了碳氢化合物“自燃”的秘密。该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2013年“国际嗓音研讨会:生理、语言和文化”于10月9E1至12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会议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文科基地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和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资助。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分别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天津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同仁医院、解放军301医院、上海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延边大学等单位,共76人。会议由林幼菁博士主持,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跃红教授、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陈保亚教授和语言学实验室主任、本次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孔江平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5.
邹应全,男,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感光学会理事,中国感光学会非银盐专业委员会、印刷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协会理事,《信息记录材料》杂志编委。邹应全教授是国际有影响的从事感光材料和光聚合基础与应用研究的专家、国内非银盐感光材料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专家之一,他从事化学科研教学工作27年,曾主持或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多年来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在多个领域取得创造性成果。  相似文献   

6.
秦咏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98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毕业,1993年挪威奥斯陆大学获硕士学位,1999年芬兰奥鲁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年北京大学博士后毕业,2002年至2003年在德国Ruhr大学作为洪堡学者;参加或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农业部等多项课题研究,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奖项;至今共发表SCI收录的研究论文26篇,被SCI他引400次。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1):41-42
1首席科学家 陈建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1963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至今.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专家委员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联合北京天体物理中心主任,国家大科学工程LAMOST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国际天文联合会专门委员会组委,美国Fundamental Cosmic Physics学报Coeditor.1979-1980年在澳大利亚英-澳天文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Mt.Stromlo天文台访问学者,1982-1983年在欧洲南球天文台访问.其后曾访问北美、欧洲、南美、日本及亚洲等20多个国家.  相似文献   

8.
王鸿桢,地质学家,1916年11月生,山东苍山人。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秘书长、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兼副院长、武汉地质学院教授兼院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主要研究成果是:建立了四射珊瑚的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出版了《中国古地理图集》,提出了构造阶段的观点,形成了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提出了地球史上不同级别的节律及其可能的天文控制因素,以及地球演化中曾发生阶段性有限膨胀的设想。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等20余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集体,1982年)、二等奖(1987,1991年),国家教委高校教材特等奖(1988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4年),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特别奖(1996年)。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地     
原子量的新标准我们知道,科学界原来是以天然氧原子作标准来确定原子量的。氧的原子量定为整数值16。1929年,科学家焦克和琼斯顿发现,天然氧是由氧16、氧17和氧18组成的(它们分别占99.7587%、0.0374%和0.2039%),这样,情况就变得复杂了。物理学家选择了氧16为原子量标准,氧16的原子量定为16。而化学家则继续使用由三种同位素组成的天然氧作为原子量标准,氧的原子量被定为16。这样就产生了两种原子量标准,即化学标准和物理标准;相应地,也产生了两套原子量,即化学原子量和物理原子量。物理原子量的单位称为原子质量  相似文献   

10.
2000年6月30日,陈佳洱主任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分别与英国工程和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主任Brook教授,英国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委员会(BBSRC)主任Baker教授在英国伦敦附近的小城Swindon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从而使NSFC在原有的与英国皇家学会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条新的、而且是重要的合作渠道.  相似文献   

11.
最近,高等学校又有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级验收,这四个实验室是: 北京大学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文理科结合的实验室。创建于1986年,1988年通过国家验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程民德教授,顾问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常迥教授,实验室主任为北京大学石青云教授。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始建于1986年,在校内精密仪器、机械、化学等系支持下,经全室教职工共同努力,于1988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实验室学术委员  相似文献   

12.
1 首席科学家陈建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 3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至今。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专家委员主任 ,中国科学院 北京大学联合北京天体物理中心主任 ,国家大科学工程LAM OST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 ,国际天文联合会专门委员会组委 ,美国FundamentalCosmicPhysics学报Co editor。 1979— 1980年在澳大利亚英 澳天文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Mt.Stromlo天文台访问学者 ,198…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5,10(4):335-336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刘振兴研究员冲破了30多年来经典磁场重联的传统观念,首次提出流体涡旋诱发磁场重联的新概念,创建了涡旋诱发重联理论,并与北京大学濮祖荫教授等合作,系统地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研究磁场重联开辟了新的途径。该项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齐飞教授研究小组与法国南希大学Battin-Leclerc教授研究小组合作,首次在实验上验证了碳氢化合物低温氧化机理中广泛应用20多年的重要假定——过氧化物的存在,揭开了碳氢化合  相似文献   

15.
生命何时出现“雌雄之分”?我国科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昀,在不久前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从微观形态比较的角度明确提出:生命最迟在6亿年前就出现了性别分化,即“雌雄之分”。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古生物学界的一个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16.
徐厚恩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系教授,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顾问,国际科联环境问题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委员。近日,记者专访了在我国毒理学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徐厚恩教授。  相似文献   

17.
应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邀请,以瑞典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主席古斯塔夫森博士为团长的瑞典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代表团一行8人于1989年1月11日至21日来我国进行了访问。外宾在华期间先后访问了北京、西安、上海地区的有关接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单位。外宾在京期间,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会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瑞典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属政府机构,其宗旨是促进、资助和协调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瑞典自然科学领域中基础研究方面有三分之一的资助来自该委员会。1988年春,我委常务副主任胡兆森同志率代表团访问了该委员会,曾就双方合作交流及签订谅解备忘录事进行了讨论并取得了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18.
陶其敏,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原所长、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曾担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病毒性肝炎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检验杂志》主编和《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编委。曾牵头承担了“六五”至“十一五”期间的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伴随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在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如何高效利用有限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逐渐成为业界各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太阳的光和热,为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生命提供了原动力,而太阳能作为清洁、安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正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将成为新一轮国际新能源领域竞争的战略至高点之一。太阳能已被世界各国政府确定为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相信也将成为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日新月异,北京大学教授邹德春作为"国家重大科学  相似文献   

20.
认识星球     
正等离子体层顶表面波震荡磁层和极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魏勇研究员等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张效信研究员、北京大学濮祖荫教授、宗秋刚教授,山东大学史全岐教授等合作,结合我国风云三号卫星广角极光成像仪极光图像、国际卫星遥感和就位探测数据及地磁台站数据(涉及9颗不同轨道卫星和2个地磁台站系统),发现了P S W证据,证明了极光边界波动(命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