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针对以往材料等专业的“腐蚀与防护”课程实验单一,方法陈旧的不足,提出了“金属腐蚀与防护”综合性实验的较新设计思路并进行了初步实践。该综合性实验包括5组实验项目,主要依托现代电化学腐蚀测试仪器——电化学工作站来进行实验,其中不仅涉及浸泡失重法、线性极化法、塔菲尔极化曲线法、电化学阻抗谱等腐蚀测试分析技术,还包含了缓蚀剂保护、涂镀层保护和阴极保护等主要的防腐蚀方法。这些实验项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探索性和应用性,有助于使学生深化对金属腐蚀与防护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得到较全面的相关实验技能训练和综合分析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针对有机溶剂对金属腐蚀,介绍有机溶剂腐蚀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在有机溶剂中抑制金属腐蚀方法,提出采用缓蚀剂技术控制有机溶液的腐蚀和提高防护手段。  相似文献   

3.
正专家简介:刘莉,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金属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获吉林大学化学分析专业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学位。主要围绕纳米材料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特别是纳米结构尺寸效应,及海洋极端苛刻环境下材料腐蚀与防护问题开展一系列研究工作。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 C I论文35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  相似文献   

4.
针对有机溶剂对金属腐蚀,介绍有机溶剂腐蚀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在有机溶剂中抑制金属腐蚀方法,提出采用缓蚀剂技术控制有机溶液的腐蚀和提高防护手段。  相似文献   

5.
腐蚀科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具有两个特点:1.腐蚀及其控制问题涉及各个生产领域,腐蚀科学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2.腐蚀科学的基础研究涉及物理化学、电极过程动力学、金属学、材料力学、固体物理和表面科学等基础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它的发展需要不同学科的科学工作者的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977年把“金属腐蚀与防护机理研究”列为重大项目。项目内包含9个子课题,分属于水溶液中的腐蚀与防护,高温腐蚀与防护和应力腐蚀开裂及其控制等三个领域。中国科学院的两个研究所和5个大学中的6个系参加了这一重大项目。本文介绍了项目实施三年来取得的成果和今后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6.
上海金属腐蚀与防护技术中心(下简称“中心”)是1985年9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所发起,经过上海市科委批准,由上海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联合组成的一个面向上海市、面向上海经济区和面向全国的专门从事金属腐蚀与防护技术研究开发的行业性技术中心。“中心”实现了两个结合:一是研究、设计、工程、使用单位的结合;二是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1 立项背景 金属腐蚀遍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各个领域,危害十分严重。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铁量相当于年产量的1/4—1/3,发达国家每年为解决腐蚀问题所花费用占国民经济的2%-4%,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因此,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已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保护资源、节约能源、节省材料、保护环境等问题。国内外已经采用不同方法对金属材料进行了防护,如:采用电化学保护法、表面处理方法、在腐蚀介质中添加缓蚀剂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电磁兼容的定义,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严重影响;重点分析了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的危害——电磁骚扰在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中的现象、特点及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电磁兼容的定义,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严重影响;重点分析了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的危害———电磁骚扰在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中的现象、特点及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电磁兼容的定义,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严重影响;重点分析了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的危害——电磁骚扰在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中的现象、特点及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电磁兼容的定义,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严重影响;重点分析了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的危害——电磁骚扰在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中的现象、特点及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电磁兼容的定义,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严重影响;重点分析了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的危害——电磁骚扰在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中的现象、特点及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电磁兼容的定义,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严重影响;重点分析了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的危害——电磁骚扰在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中的现象、特点及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压力容器在化工生产中几种常见的腐蚀情况,探讨了影响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与腐蚀机理,并结合不同的防蚀机理、防护效果、施工难易程度,选择一种措施或同时采取几种措施进行联合保护压力容器,以求寻找腐蚀防护的最佳方法,从而确保压力容器在化工生产中安全与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当代电化学科学技术要求实现对电化学反应的控制(加速或阻化),前者如电池中的电化学反应,后者如金属腐蚀中的电化学反应。要实现对电化学反应的控制,必须了解构成复杂电化学反应的基元步骤。在已经知道的电化学反应,包括电催化反应中,基元过程在微秒和纳秒时间标度内进行。因此,应当发展时间分辨达微秒和纳秒的电化学现场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建立相应的测量系统。电化学现场时间分辨光谱技术主要由时间分辨光谱、微电极和电化学控制技术组成。目前,尺度达微米级的超微电极,时间分辨允许达到纳秒级,性能优良的通用电化学控制仪器,时间响应只能达到微秒级,极化电流小于微安级的电化学控制系统,响应时间可能达纳秒级。  相似文献   

16.
海水是一种多种组分的水溶液,溶解有多种无机盐类,这使得海水成为天然的强电解质,具有导电的特性.海洋中的金属材料在与环境介质间发生化学或电化学相互作用中会引起材料的破坏或变质,发生金属腐蚀现象.据互联网统计,世界每年因腐蚀而损失的金属材料达1亿吨,世界各发达国家每年因金属腐蚀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3.5%~4.2%,超过每年各项大灾(火灾、风灾及地震等)损失的总和,而其中因海水而腐蚀的金属材料高达近4000万吨.文章就海水腐蚀金属的因素及相应的防腐保护做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无论从技术方面还是从材料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现代工业中重要的复合型材料,是在航空工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其应用中,仍因其自身特点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仍需要作出进一步的努力。本文对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树脂基复合材料防护涂层现阶段研究情况,并对树脂基复合材料防护涂层在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科学应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1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ESD(静电放电)防护技术在电路维护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IC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发生ESD现象。本文以集成电路的ESD防护技术为中心,浅谈了ESD防护技术的重要性,介绍了ESD的成因,列举了一些ESD基本防护器件,分析了ESD防护技术中的全芯片技术,并针对当前ESD防护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点蚀是金属腐蚀中的主要破坏形态之一,它具有速率快,破坏性大,不易发现等特点。在普光气田高酸环境下,金属材料点蚀问题更加复杂,气田投产后,通过选用抗蚀材料、添加缓蚀剂、参数检测调整等多种防护措施防止生产系统点蚀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控制了点蚀对设备的危害,保障了集输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0.
师昌绪,1920年生于河北省,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师昌绪是我国著名的材料科学家。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高温合金及新型合金钢等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他组建了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领导建立了国家材料环境腐蚀站网,为我国材料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大量基础性数据。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1998年获得国际材料研究联合会颁发的"实用材料创新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