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虽然目前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抗癌手段越来越多,但还是无法消除癌.症,很多人仍然因饱受癌症的摧残和折磨而痛苦不堪。2010年5月,“合成儿”的问世让我有了灵感。我在2010年第8期《科学与文化》的《“合成儿”可以很友好》一文中写下这么一段话: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癌症已经成为杀人夺命的主要“疾病杀手”之一。可是一位名叫西奥·科尔伯恩的美国女科学家不久又发出了更为惊人的警告,就是近年来环境保护科研工作者最前沿的研究发现——“环境激素”对人类社会,或者说是对地球生灵造成的越来越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工作精神压力渐渐增加,加之环境污染加重,使得癌症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态势。癌症会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有关癌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界研究人员的关注,文章就癌症的年轻化趋势展开论述,旨在警醒读者提高防范意识,并且期望能够为癌症的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韩士德 《金秋科苑》2010,(22):89-91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古埃及木乃伊、人类骨骼化石以及文字资料后发现,古代人患癌症的比例非常低。但在当今工业化国家,癌症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类第二大“杀手”。  相似文献   

5.
癌症仍然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敌人。不过,近来人类对癌症有了比较新的认识,对癌症的防治也出现了一些突破。新计划与新方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和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于2005年12月13日宣布启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研究。这个研究有助于增进人类对癌症生物基础的认识。反过来也可通过进行新的试验,便于在早期最容易治疗的阶段及时发现癌症并针对癌症最薄弱的部位实施新的治疗方法,最终制定防治癌症的新对策。现在有200多种不同的疾病基本上属于癌症范畴,原因在于分子路径断裂使细胞失去控制…  相似文献   

6.
癌症就像一个魔鬼,一直是人类的心头之痛。联合国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每年将有高达1320万人死于癌症。数年来,人类与癌症抗争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却一直没有将其征服。近日,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给了全球癌症患者一线曙光,他们历时10年终于研制出一种治疗癌症的“万能药”,能够有效治疗多种癌症肿瘤。这项研究结果刊登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国际媒体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蓝月 《金秋科苑》2009,(11):33-33
美国病毒学家R·杜尔贝科1986年5月7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癌症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分析》的文章,他指出:“人类DNA序列是人类的真谛,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这一序列息息相关。”该文后来被称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书”.  相似文献   

8.
科学流言榜     
《百科知识》2022,(35):29-32
<正>“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支持。打一针癌症疫苗就不得癌症了吗流言:一家德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创始人称,针对癌症的疫苗可能在2030年前上市。人类终于有希望打一针就不得癌症了。真相:这是一种误读。和我们小时候打的乙肝、小儿麻痹之类的“预防性疫苗”不同,癌症疫苗是“治疗性疫苗”,而且一种癌症疫苗往往只针对一种癌症,现在并没有广谱的癌症预防疫苗。  相似文献   

9.
蓝月 《今日科苑》2009,(11):33-33
美国病毒学家R&#183;杜尔贝科1986年5月7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癌症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分析》的文章,他指出:“人类DNA序列是人类的真谛,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这一序列息息相关。”该文后来被称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书”.  相似文献   

10.
癌症是人类 2 0世纪没有攻克下来的致命疾病 ,又被称之为“恶性肿瘤”。因为尚无根治之法 ,所以有“癌症猛于虎”,“谈癌色变”之说。在唯物辩证法看来 ,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有因果关系 ,癌症当然也不例外。中国医学有句很经典的话“治病必求其本”,意思就是只有找出致病的原因 ,从根源上解决才能把病治好。一、癌症的根源是什么癌症是人体 (包括一些动物 )内异变的细胞。这些本来正常的细胞为什么会变异成畸形的细胞呢 ?是什么原因引起它们的异常变化呢 ?刺激 ,反复的异常刺激使本来正常的细胞发生了异常的变化。每一种生物都处在自然界的各…  相似文献   

11.
1987年日本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利根川进提出了人类疾病的新概念——基因病,他指出:“人类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受损有关”。1975年美国著名病毒学家杜尔贝科指出:“人类的DNA序列是人类的真谛,包括癌症在内的人类疾病的发生都与基因直接或间接相关。”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发明了在活细胞中基因重组技术,并用该技术在细菌中生产出人体生长激素。80年代,科学家们研制出  相似文献   

12.
一、研发背景糖尿病是人类重要的代谢疾病,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人类第三大杀手。由于糖尿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21世纪的灾难”。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维康 《今日科苑》2007,(17):79-80
国家卫生部在2006年5月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中透露:近年来癌症死亡占总死亡率的24%,居死亡原因之首,也就是说,我国每死亡5人,就有1人是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在一般人看来,癌症是如此可怕,但美国癌症协会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到2020年,世界上将有1500万癌症新病例发生,癌症虽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但是却是最容易预防并可以治疗的疾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科学生活》2011,(12):62-63
万能药即所谓的能够治疗所有疾病的“神药”,用来对抗各种疾病进而延长人类的寿命,它是战胜癌症、艾滋病、病毒感染等所有疾病的终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康乐 《金秋科苑》2008,(23):81-81
如今,人们普遍关注“夺命没商量”的癌症,却不知,动脉硬化才是人类寿命的“第一终结者”。早在19世纪,法国名医卡萨尼斯就断言:“人与动脉同寿”。意思是,人的动脉在不断硬化阻塞,最后当重要脏器(心脑)梗塞坏死之日,也就到了我们寿终正寝之时。  相似文献   

16.
如今,人们普遍关注“夺命没商量”的癌症,却不知,动脉硬化才是人类寿命的“第一终结者”。早在19世纪,法国名医卡萨尼斯就断言:“人与动脉同寿”。意思是,人的动脉在不断硬化阻塞,最后当重要脏器(心脑)梗塞坏死之日,也就到了我们寿终正寝之时。  相似文献   

17.
汤钊猷 《青海科技》2001,8(5):56-57
记得几年前我曾应当时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之邀,到该校作了一个关于保健的报告。我是搞癌症研究的,“保健”不完全是我的本行。我之所以答应,是因为当时杨校长说起,他们学校有一位名教授,50几岁突然心脏病发作而去世,我随口说了一句,“其实很多是可以预防的”。他马上就说,那就请您来做个报告。确实,“中年健康”是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要谈中年健康,就要“有的放矢”。20世纪人类与疾病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传染病得到基本控制。但当传染病得到控制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就成为人类死亡的两项重要原因。这也同样是…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在上海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中,有关环保专家语惊四座:我们不仅要关注癌症的防治,还应该认识更多比癌症更可怕的危险信号——“环境激素”犹如新世纪的瘟疫悄悄地走进我们人类的生活。新公害躲也躲不开人们通常将有害物质按其  相似文献   

19.
癌症一直被称为“不治之症”,长期困扰着人类,也困扰着医学界。攻克癌症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课题之一。根据唯物辩证法“一分为二”的观点,任何人体内或多或少总存在着癌细胞。健康细胞与癌细胞时刻都在进行着“弱肉强食”的生物竞争,即互相吞食。当健康细胞占主导地位时,人体是健康的,癌症不会发生;反之,由于某种原因致使癌细胞占主导地位时,就会发生癌变,即患癌症。这就是癌症的机理。根据分子物理学的原理,人体内的所有细胞时刻都在振动着,并有其固有的振动频率,而且不同器官由于其组织结构不一样,它们的固有振动频率就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生态环境安全意识的加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越来越满,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追求安全、健康、营养,吃得放心的农产品已成为一种新趋势。因此,农产品的安全性成为全球人类关注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